Thursday 19 November 2009

明讯: 因为它是一个品牌


从在九月证实重新上市以来,明讯终於今天再次在大马股市粉墨登场。

有听到同事说,明讯上次是以每股15块多私有化,如今献售价每股4.75元(集团献售价5元),所以相当便宜,值得投资。

这样的比较,其实是大大的错误。

两年前,明讯不错是以每股15.6元向投资者献购,比当时市价13元还高出20%;一转手,明讯即刻以16.4元价钱把25%的股权卖给沙地电讯。

这样一买一卖,阿南达即刻赚了马币5.4亿元。

如今在首相的要求下,明讯卷土重来,教投资者趋之若骛,但,不可不知,此明讯已非彼明讯。

首先,当年的股票总额是24.6亿股,如今公开发售22.5亿股,是现有股本的30%,也就是说,现在上市的股票总额已涨至75亿股,是以前的3X。

其次,重新上市的明讯只涵盖本地业务,没有包括其在印度与印尼的海外业务。

这样的情况下,实在难以拿之前与现在的明讯价钱来做比较。

由於票额已经增加了3X,而此次上市只是国内业务,因此,不能说此次的上市价5元比之前的15.6元便宜。

也不能因为票额增加了3X,而将之前的15.6元除以3等於5.2元(15.6/3=5.2),而说它现在的合理价是5.2元。

因为,重新上市的明讯并没有包括其海外业务在内。

假设这两年来,明讯在国内的业绩仍然保持,理论上,重新上市的明讯实值就应该少於5.2元。

如此讲起来,大马的投资者岂不是被shortchange了?

另一点让我感到困惑的是,招股书里提到,此次筹资所得,将用作扩展印度和印尼的业务,以及偿还部分债务用途。

上市的又不是印度和印尼的业务,却拿筹获的资金去扩展这两个国家,那将来所得的利润,是否又运回来国内呢?

正确的做法,理应是国内筹资在国内用才对。

海外业务若要用到资金,那就应该将海外业务上市才对(不管是在国内还是海外上市都不要紧)。

是否因为国内市场已经饱和,而海外仍有市场,所以才要到海外去扩展业务?

倒过来说,饱和的国内业务市场上市,有成长空间的海外业务却没有上市。

你发现到其中的奥妙吗?

也许很多人要买它,只因为它是一个品牌,至於是否股有所值,那又是另一回事。

4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还有一个很多人忽略的点是Maxis的PAR Value是RM0.10,IPO价格是RM5.2,是52倍的PE,很高。另外,这次Maxis好像不是发售新股,卖出的是大股东Ananda的股份,那表示所有筹集到的钱是进入大股东的口袋,与投资或还公司债务无关。这与之前星洲日报上市一样,所有的钱筹集进张晓卿的私人口袋一样。星洲日报的报人还虚伪的在报上说是为了充作扩展业务之类的话。

近朱者赤 said...

分析得非常好.帐面通常都是最好看的.

· 康華 · said...

无名,明讯面值的确是10分,不过,那是原本的资金,对营业中的公司来说,NTA(net tangible asset)和本益比(PER)比较重要。

你说的不错,这次发售的并不是新股,而是现有股东“出让”他们的股份。但在招股书上是说用来扩充海外业务和还债。

· 康華 · said...

chchoo,多多指教。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