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30 November 2011

慕以丁是馬來人的副首相,還是一個大馬的副首相?


以為莎麗扎會如她所說在大會上透露些甚麼,結果還是一番謾罵,對象便是公正黨的婦女組主席祖萊達。

仍是老調重彈,便是「養牛計劃」與她無關,因為「他做他的工,我做我的」。

她指的「他」便是她老公。

她說:「如果因為我老公涉及NFC而要我辭職,那祖萊達也應該叫阿茲莎辭職,因為她老公安華涉及刑事罪。」

莎麗扎似乎忽略了一點,「養牛計劃」事關公共利益,國家稽查司揭發:2.5億公款疑被濫用。

且不提安華案件是否政治陰謀,那也是他個人道德問題,兩者怎可相提并論?

莎麗扎若要針對,也應該針對國家總稽查司安比林,不是祖萊達或阿茲莎或安華。

這根本是逃避問題嘛!

她聲稱「養牛計劃」與她無關。

她忘了308後她輸了大選,她去見前首相阿都拉,后者制造一個新部長職位給她,再將「養牛計劃」給了她家人。

她還好意思說「養牛計劃」與她無關?

X X X

每一次的巫統大會,各領袖都會發表出位言論以獲黨員支持。

在昨晚的大會開幕儀式上,我國副首相慕以丁以署理主席身份發表煽動性的“聖戰”(Jihad)言論。

我覺得做為國家副首相,將來也可能是國家首相,卻發表這樣的言論,是很不恰當的。

難怪他說他是以「馬來人為先」。

昨晚他演說的主題,就叫《以民族生存為先:一場聖戰》。

甭說當未來的首相,他現在還配當副首相嗎?

他說:「當前政局令馬來人不安。」

我還以為報紙打錯了標題。

不是「當前政局令非馬來人不安」嗎?

老實說,我不喜歡提種族宗教的課題,因為當我這樣提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好像也如對方那樣在玩弄種族宗教課題。

是的,這些所謂的政治人物就是喜歡玩弄種族宗教課題,尤其是在大會的時候。

他們等同煽風點火的玩弄,最容易激起黨員的情緒,為的就是要爭取黨員的支持。

慕以丁要以「馬來人為先」,在大會上玩弄馬來人課題,他不妨問一問,自己是馬來人的副首相,還是大馬人的副首相?

將來他若坐正了,那他是馬來人的首相,還是大馬人的首相呢?

他們這種狹隘的觀念,才叫國內的非馬來人感到不安呢!

勝敗乃兵家常事,慕以丁卻把來屆大選當作是一場定生死之“聖戰”,讓他族聽來膽顫心驚。

他說第13屆大選將是定奪馬來人前途的選舉,是一場“所有選舉之母”。

言下之意,那是他們的“背水一戰”,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試想想,萬一,我只是說萬一而已,他們真的輸了來屆大選,他們會怎么做?會不會有人乘機制造混亂現象呢?

就像歷史的那一年那樣?

Tuesday 29 November 2011

「養牛計劃」無關巫統婦女大會


針對「養牛計劃」醜聞,莎麗扎兩次的回應都叫人失望。

總稽查司揭發該計劃in a mess後兩個星期,莎麗扎第一次回應。

但她答非所問,反指那是政治議程,是在野黨企圖打擊巫統婦女組和國陣婦女組的一項陰謀。

天,那是由國家總稽查司所揭發的,幾時總稽查司被當成了反對黨?

而且那又與巫統婦女組和國陣婦女組何關?

她還為其家人叫屈,說其丈夫和三個孩子一家人都很努力,理應獲得「養牛計劃」,不應該遭到在野黨這些批評。

不懂她指的“努力”是哪方面的,可能是很努力地在爭取project吧!

反正是NEP,沒有人說你家人應不應該獲得該計劃。

也沒有人批評你的家人。

人民只想知道,為什么計劃和成績落差那么大,那些錢用去了甚麼地方,就那么簡單而已。

你看,這是不是轉移焦點?

而且我有一點納悶,全家四個大人僅靠一個「養牛計劃」過活?

在獲得「養牛計劃」之前,他們各自做甚麼工作?

巫統大會在即,莎麗扎第二次作出回應。

這次她說:「養牛計劃」與她無關,不過,她將在大會發表政策演詞時向“那些外面的人”傳達一兩項訊息。

我想說:「養牛計劃」也與巫統大會無關,為什么要在大會上回應此事,而不是直接向人民交待?

她還強調,她只是要作出回應,不意味着她會針對此事作出解釋。

即是說,她還是不會針對此件醜聞作出任何解釋。

她又再把婦女組拉下水,說是反對黨因為妒嫉婦女組所以才會那樣做。

覺得她真是無中生有,婦女組有甚麼值得人家妒嫉?

婦女組里的成員應該抗議,因為那是她家人的事,與巫統婦女組完全無關,為什么三番兩次把婦女組當作擋箭牌,只因為她是婦女組主席?

若要還你家人一個清白,你就應該大大方方地針對問題一一做答,而不是顧左右而言他,答非所問。

這樣一來,人民不是更加起疑嗎?

Sunday 27 November 2011

明年白糖補貼六億元


我以為自從通過FELDA子公司MSM“私營化”上市后,白糖已經不是一項統制品。

今天讀報,讀到消費部長伊斯邁沙比利說:因為國際白糖起價,政府明年將補貼白糖6億元。

雖然白糖今年上了市,政府也讓白糖價格從每公斤1.65元漲至2.30元,原來政府還有繼續在補貼白糖。

之前的報導是說,原本的補貼4億元,今年讓白糖大幅起價后的補貼是1.17億。

消費部長這次update道:今年的白糖補貼總額是2.38億,幾乎是原本預測的一倍。

既然都上了市,公司就應該“自力更生”,爲什麽政府還要補貼?

不僅如此,結果今年的補貼還是升漲近倍,明年補貼升漲兩倍?

6億元補貼,比未上市前和未大幅漲價前的4億元補貼還高?

難道公司虧了錢?

去找了MSM的業績來看,截至今年九月的財報顯示,營業額保持在16億左右,盈利從1.95億揚升至元2.50億,漲幅是可觀的25%。

根據公司IPO時是作的盈利預測,明后兩年的淨利分別是3.14億和3.39億。

既然年年賺錢,爲什麽還需要政府補貼?

這個補貼,是補貼給公司,不是給人民哩!

伊德利斯的ETP,不是口口聲聲說要減少補貼嗎?

伊德利斯只是針對汽油補貼。

爲什麽白糖可以例外?而且不跌反升,升得比未上市前和白糖未起價前高。

這點我真是想不明白。

伊斯邁解釋說:明年白糖補貼提高至6億,是因為國際白糖價格調高。

MSM原來做的是白糖進口工作?我以為它應該做的是提高國內蔗糖的培植。

可能有吧,但是不夠,還是要靠進口。

讓我想起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NFC,所謂的養牛計劃,原來也是從外國進口。

從外國進口,直截了當,風險沒有那麼高。

既然如此,那還要政府補貼做什麽?

一家賺錢的公司,爲什麽還要接受政府補貼?

這點我還是想不明白。

Friday 25 November 2011

大馬內需很強?


記得納吉在提呈預算案時樂觀預測,明年經濟成長可達5-6%嗎?

首相認為我國不會受到全球經濟走勢影響,因為我國將靠內需。

當時我說,說這樣的話,不是自欺欺人,就是不懂經濟原理。

只要靠自己就能超越他國的經濟成長率?難道我國內需很強勁嗎?

納吉口口聲聲只說要國家成為一個高收入國,看來他所謂的“高收入”是指“高通膨”。

看看近來物價不斷升漲,當局不但不設法抑制,還帶頭讓統制品也一并起價。

幾天前,大馬經濟研究院(MIER)也給首相潑冷水,說如果僅靠內需,國家將無法達到所訂下的經濟成長目標。

MIER執行董事查卡里亞指出,海外需求是國內需求的4倍,即是說,內需僅占國家經濟成長的2成而已。

因此,不要以為國家只要靠自己,就能避過任何的經濟災難。

首相的想法,真是太天真了。

MIER預測今年全年經濟成長僅達4.6%,明年還會低過今年。

好啦,今天讀到國家首席秘書莫哈末西迪也來給國家做預測。

他接受《大馬局內人》訪問時說:國家只需要短短兩年,就可以擠入世界銀行“十大最具競爭力國家”名單內。

不久前,大馬在全球競爭力排行榜中,從去年的第26名躍升5名至21名,在亞太國家位居第六,東盟國排名第二。

我們一直排在新加坡背后。

新加坡在全球排名第二。

當然我不是質疑大馬無法擠入全球十大,我只是覺得這位首席秘書的理論很無厘頭。

他說:如果將公共領域提前20-50年至今,企業領域也提前50年至今,國家就將更具有競爭力,甚至成為世界第一。

我翻譯能力不好,《大馬局內人》原文如下:

“Our country can become more competitive by having the public sector 20 to 50 years ahead and bring it to today; and have the corporate sector 50 years ahead and bring it to today. Then, our country Malaysia can indeed be Number 1.”

他究竟要表達甚麼呢?我讀了幾遍,還是一頭霧水。

老實說,我對國家經濟前景很悲觀。

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依德利斯的ETP呈現多了,就可以看得出,所提出來的計劃,其實都是東并西湊,然后「占為己有」的。

例如以前我就提過,明明是一些私人領域計劃,為何會出現在依德利斯的ETP,甚至首相的預算案中?

就算沒有ETP,沒有PEMANDU,沒有依德利斯,這些私人領域計劃還是可以照跑啊。

首相署里KPI部門,有需要依德利斯和許子根兩人嗎?

他們的情況,就像當年的莎麗扎和黃燕燕兩人。

國家公仆人數臃腫不堪,從首相署里官員人數就可見一斑。

納吉就是喜歡巧立名目,推出各種各樣的字母計劃,但真正落實的有多少?這些計劃又為經濟帶來了怎樣的“轉型”?

不止百姓感覺不到,相信連高官本身也看得眼花繚亂。

Thursday 24 November 2011

政府財政管理制度出了問題


反貪會說「養牛計劃」屬刑事案非貪污,將案件交給警方去調查。

兩個星期前,反貪會也說一宗望遠鏡的采購案不是貪污,只是買貴了。

看來,國家貪污案太多了,多得讓反貪會吃不消,不得不對“corruption”一字重新定義。

「養牛計劃」上,反貪會顯然只是針對公司挪用公款買公寓一事,才會做出那樣的結論。

但,根據報導,除了購買公寓,「養牛計劃」也涉嫌動用公款在其他不當的開銷,這些難道不需要一并調查嗎?

反貪會不愿調查,警方只好接手。

與其同時,公帳會也着手調查「養牛計劃」。

倒讓我想起PKFZ。

PKFZ經過各造翻翻覆覆的調查,從內部到交通部到公帳會到反貪會到警方到總檢察長....,最后由首相成立一個以政府首席秘書莫哈末西迪為首的超級特工調查隊。

希望「養牛計劃」最后不要淪為另外一個PKFZ。

言歸正傳。

今天讀到新聞,公帳會主席阿茲米認為是政府財政管理制度(government's fiscal management system)出了問題,所以他將傳召財政部和政府首席秘書問個清楚。

財政部?是不是傳召也是首相的財政部長?還是第二財政部長?還是助理財政部長?

政府首席秘書?那個說對國家稽查報告內容不會擔心的政府首席秘書?

又是他?

不止如此,公帳會也應該傳召凱里,這宗「養牛計劃」,他似乎知道滿多事情。

更令人震驚的是,阿茲米透露,原來農業部在2009年發出了2.5億元貸款,卻在去年才與NFC簽署合約。

先出錢後簽約?哪有這樣的做法?

這些財官是真不懂還是假不懂啊!

這樣的事如果是在銀行發生,銀行職員或經理早都被炒魷魚了!

而且,不止是「養牛計劃」如此,他說其他政府部門也是那樣。

讓這種官來管理國家財庫,你會放心嗎?

難怪阿茲米會說:“政府的財政管理制度”出了問題。

這些公款都是億億聲的呢!政府怎可如此掉以輕心?

先出錢,過了整整一年後才來簽約?

萬一這期間對方有甚麼三長兩短,或領了錢不認帳?那政府要向誰要錢?

這點,財政部要負起最大的責任。

難怪NFC可以把錢拿去亂亂花。

原來國家財庫,就是這樣被掏空的。

http://www.themalaysianinsider.com/malaysia/article/finance-minister-ii-dodges-nfc-query/

Wednesday 23 November 2011

任期最短的上市公司董事


很多股友開始時都說買股做投資,不知不覺中卻變了投機。

當然那也無可厚非,但要見好就收。

問題是,“見好就收”的平衡點在哪里?這點,每個人的標準又不一。

例如近日暴起暴跌的豐升,除了炒家們,有多少股友真正從中獲利?

我想是少之又少,更多恐怕是被燒得遍體鱗傷。

原因還是:不懂見好就收。

更大的原因就是一個“貪”字,結果由“貪”變“貧”。

投資股票的第一教條不是說了嗎:Don't Be Greedy?

這個道理人人都懂,但要依教奉行,恐怕是說易行南難。

豐升從10月13日的8分錢,一路飚升至11月14日的2.14元,漲幅是驚人的2575%。

這樣的走勢,并非空前,當然也不會絕后。

大家不會忘了當年的奧金、利高和北婆等股吧!

湊巧的是,所舉的例子都是沙巴股。

它們的下場,最后都是從交易所除牌。

豐升不是沙巴股,卻與沙巴扯上了關系。

因為,所要注入的資產都在本州。

豐升特別引人注目,是因為其一剛加入的非執行董事,是首相納吉的公子。

在市場的推波助瀾之下,豐升在短短一個月內暴漲。

無可否認,因為有首相公子這個品牌,才是其股價最大的推動力。

其實,所提的一系列工程計劃,目前也僅止於“計劃”而已。

這樣的情形,公司的實價有可能在短短一個月內取得>2000%的漲幅嗎?

偏偏在股市里,就有很多不怕死的敢死隊。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因為是愿者上鉤,如果最后輸得一無所有,那也怪不得別人的。

豐升在15日被交易所列為“指定股”,恢復交易時一連兩次跌停板,但在第三日又奇跡式地漲停板。

被列為“指定股”,意即必須先現金後交易。

第三日漲停板那天,以當天91,090,000交易量乘以1.35漲停板價,總值約略1.23億元。

炒家若非資金雄厚,豈有可能如此一擲“億”金?

最離奇的是,納吉公子是在10月28日上任,短短24天後,卻在周一(21日)辭去其董事職。

他辭職的原因是“不想讓別人趁機大事渲染並造成股價劇烈波動”。

相信他也破了交易所的記錄,成了有史以來任期最短的上市公司董事。

話雖如此,他仍然保留其2.2%股份。

豐升也應聲滑跌,再次面對跌停板厄運。

可以預見,此次事件,或將成為來屆大選首相所需面對的課題之一。

或許,這才是首相公子辭去公司董事職的最大原因吧!

http://klse.i3investor.com/servlets/fdnews/204763.jsp

Tuesday 22 November 2011

政府不必賠償,人民再被揾笨!


也許很多人忘記了,EPF連同友乃德收購南北大道這回事。

去年差不多這個時候,政府宣布以每股4.6元將南北大道“私有化”。

為什么政府決定將南北大道“私有化”?因為這樣一來,政府就不必為路費漲價或賠償而頭痛。

雖說是“私有化”,“私有者”卻不是政府本身,而是捉EPF和友乃德來作笨。

友乃德是政府的GLC,原本就已持有了38.5%股權。

EPF已持有南北大道12%股份,“私有化”行動後,股份增至49%。

因此,與其說是政府“私有化”南北大道,不如說是政府利用EPF資金以達到目的。

但EPF的錢,是人民的錢,那不是政府的錢啊!

說到底,政府連“私有化”都要人民來買單。

如此說來,這還能算是“私有化”嗎?

這樣的一個架構,EPF能有多少話事權?

根本沒有,因為控制權仍在政府手里。

上周,友乃德CEO宣布說:為了減輕政府財政壓力,友乃德和EPF議決,政府無需付出總共65億元的賠償!

這65億元包括尚欠的29億,“五年不漲價”需賠償的36億,加起來就是65億,完全一筆勾銷!

這65億,EPF的部分是32億,等於說:EPF幫政府“私有化”也罷,還要平白少了這32億元的收入。

想一想,過去政府都一直在賠償,EPF一買過來,政府就不必賠償。

所以為什么EPF被拿來當“私有化”的工具,原因再明顯不過了吧!

但,大道并未因“私有化”而停止收費,它反而還延長收費期限,只是在4年內停止漲價,到了2016年,它還是會每3年調漲一次,只是漲幅減半至5%。

你說,人民是不是再被揾笨?

政府真有誠意的話,就不應該拿EPF的錢當政府的錢來用。

去年底,有家叫Jelas Ulung的公司出價每股5.2元收購南北大道。

5.2元比4.6元還高出13%,原本價高者得,卻被當局拒絕,這不是很奇怪的事嗎?

“政府不必賠償大道”之新聞已經見報一個星期了,在野議員至今仍未針對此“不公平”事發表意見,反而只是緊咬着「養牛計劃」不放,那也很叫人不明。

Monday 21 November 2011

「養牛計劃」回扣當收入?


與其他「醜聞」有異,「養牛計劃」讓高官們語無倫次,卻也因此“自暴其醜”,不符“口供”,實在少見。

在其他「醜聞」里,高官們都急着劃清界線,唯恐避之不及。

但「養牛計劃」卻教高官們紛紛為它說好話,難道背后又有甚麼不為人知的秘密?

欲蓋彌彰,沒想到一宗「養牛計劃」弄得高官們真狼狽。

前文我就懷疑了:發展商包租兩年,每月7萬租金,有可能嗎?

果然,經過產業專家質疑後,說那兒租金最高也只有兩萬四,不可能七萬元,「養牛計劃」執行主席也就是部長夫婿才改口說:每單位月租只是18,000元。

他解釋說:因為他是以690萬現金購買,所以每月獲得10%或高達57,000元回扣。

“兩者加起來(18,000+57,000)總數是75,000。”

回扣當收入?這是甚麼爛邏輯?

這位教授的會計概念也太差了吧!,

讓我想起一個這樣的笑話。

百貨商店大減價,店內百貨一律減50%。

某太心想,買100減50,買1000減500,買愈多就愈便宜?

於是,這位太太就進去瘋狂地大買特買,回家自然被老公罵。

她卻理直氣壯地說:罵甚麼?我花了幾千塊錢購物,不等於幫你賺了幾千元嗎!

18,000租金,690萬元買價,不計利息,要32年才能夠回本呢!

這還不止呢!今天這個「養牛計劃」又被爆料,原來購買公寓算是小事,這筆政府貸款還被轉移到另一家公司,在新加坡設立兩家與「養牛計劃」毫不相干的公司。

這次,凱里要怎么說?

難道又要說:這是為了更高回酬的投資?

這已經是屬于CBT了!

反貪會說這不是貪污案,而是刑事案,所以應該由警察去調查。

至于送牛給高官,花近百萬元到澳洲“取經”,全家人用公費去朝圣,這些更不用說了。

根據這位部長夫婿自己透露,除了獲得政府2.5億元貸款,公司還獲得特別1300萬元獎掖。

這1300萬獎掖,也已經發出了50%。

但,為什么公司不務正業,竟把到手的錢拿去投資在公寓、到鄰國去另開公司,還到澳洲取經、到麥加朝圣,送牛給高官?

和政府簽的合約更奇怪,部長夫婿說:貸款要在完全發完後,公司才需要開始還錢給政府。

有關款項是存在一個escrow戶口里,當公司需要claim時,就必須向財政部闡明用途。

那當時購買千萬元公寓,或到麥加朝圣,或到澳洲取經,或在新加坡開兩家公司時,有沒有向財政部闡明用途呢?

而“貸款要在完全發完後,公司才需要開始還錢給政府”這條clause有個技術性問題,那便是:只要公司沒有用完escrow戶口里的貸款,公司是無需攤還貸款的。

早就說了,敦馬時代的政府,就是喜歡簽這些對己不利的合約,沒想到現今這個政府(應該是在阿都拉時代)也“蕭規曹隨”。

連「養牛計劃」的執行主席都“不打自招”了,凱里、農長,還有正副首相們,還有甚麼話可說呢?

難怪總稽查司報告會說,NFC計劃真是一團糟!

Friday 18 November 2011

「金槍魚計劃」敗因分析


「金槍魚計劃」為什么會失敗?

根據公帳會呈給國會的調查報告,主要問題如下:

1。農業部、漁業發展局和首相署經濟策劃單位(EPU),未在金槍魚漁港計劃推行前,瞭解相關公司的資金流動和能力。

2。負責監督該計劃的漁業發展局管理(MITP)未履行職責和責任。

3。坐在MITP董事局的漁業局總監也未嚴格監督計劃推行,沒有保障到政府利益。

4。農業部副秘書長發出支持信,讓政府背負責任;支持信也未獲財政部批准。

5。Bindforce公司和漁業局管理不當,導致計劃失敗。

6。資金完全依賴銀行貸款,但收入不足以繳付貸款。

公帳會最后的結論是:EPU作為這項計劃的決策者,必須為此事負責。

幾天前我曾提到的前第二財長諾莫哈末,現在他就負責EPU這個單位。

當然,就像其他虧損計劃那樣,最后還是沒有人需為這項計劃下臺。

公帳會也提到一封由農業部副秘書發出的支持信。

這封支持信和PKFZ里的四封信一樣,沒有獲得財政部批準。

叫人嘆為觀止的是,這封支持信不是由部長簽,而是由該部門的副秘書長簽名。

既沒有財政部批準,為什么銀行會接受由一個部門的副秘書長簽的支持信而當作是擔保信?

可見這家銀行在批準貸款的程序上也失責了。

公帳會的報告顯示,這個「金槍魚計劃」可說是“始亂終棄”。

把計劃交給一家沒有資金也沒有管理能力的公司,然后又沒有好好監督計劃進行,計劃的不當管理,結果導致整個計劃失敗,那也是必然的。

「養牛計劃」可以從「金槍魚計劃」的失敗學到甚麼?

就是不要重蹈覆轍,否則,公帳會所列舉「金槍魚計劃」的失敗原因,日后都可以用在「養牛計劃」上。

昨天,莎麗扎的先生終于開腔了。

根據媒體的報導,我將資料重整如下:

1。該中心獲得政府2.5億元貸款,利率2%,在第三年獲得所有貸款及在養牛場工程竣工後開始攤還。

2。已獲1.81億撥款,還有6,900萬餘額未發。

3。買了兩個豪華公寓單位,不是一個單位。

4。每單位售價690萬,不是980萬,兩個單位就是1380萬。

5。發展商回租為期兩年,每單位租金7萬,每年可帶來約90萬元收入,等同12.9%投資回酬。(另一報導卻說是兩個單位加起來才是7萬,那回酬率應該是6.4%不是12.9。)

如果記者在場,應該要求澄清這些問題:

1。以目前的操作情況,公司是否有能力在第三年開始還貸?

2。1.81億是如何撥款和它的breakdown。

3。政府是否允許公司拿撥款去投資公寓?

4。發展商包租兩年,每月7萬租金,有可能嗎?市場估計那里租金最高24,000元。

5。包租期滿,兩年後,公司是否還可以每月7萬元的租金租出去?

6。如果不能,以兩個公寓單位的市價,需要兌現的話,是否容易變賣?

分析「金槍魚計劃」的敗因,你就可以避免「養牛計劃」將來也以失敗告終。

Thursday 17 November 2011

「養牛計劃」之前,有個「金槍魚計劃」.....


林吉祥說:125億元PKFZ丑聞相等于當年5宗25億元的土著金融丑聞,它是國家所有「丑聞之母」。

昨天我提到20年前國行炒匯虧了的300億元,倒覺得那才是所有「丑聞之母」,或稱它「丑聞之祖」也無妨。

至今,都沒有人需為當年的炒匯行為負責,當年的國行高官,后來還當了第二財長,現在還在首相署當經濟策劃單位(EPU)部長。

國家丑聞層出不窮,個個貪得無厭,已經到了無法無天,讓人擔憂的地步。

當下最勁爆的丑聞,莫過於莎麗扎家人的養牛計劃。

令人無法理解的是,此丑聞竟然引來各高官的袒護,讓人無法釋疑。

但欲蓋彌彰,官官相護,仍然欠人民一個真相。

不止高官,連無官職的凱里對該計劃也似了如指掌,頻頻為她家人“解圍”,動機可疑。

原來,此計劃是在前首相阿都拉時代推行的計劃,凱里是當時當紅的四樓小子,難怪他那麼急於為該計劃辯護。

阿都拉也開聲了,說各造不應要求莎麗扎辭職,因為她并未涉及該計劃,大家應該去問她丈夫才是。

此事已經沸沸揚揚了兩個星期,至今仍未見其夫婿或孩子出來講話。

說起莎麗扎,她原本就是婦女家庭社會發展部長,但在308輸掉了,因此,阿都拉改委黃燕燕出任婦女部長職。

但后來,阿都拉又在首相署開了一個新“部門”給莎麗扎管,只是負責國內的回教婦女事務。

假設國內的婦女有一半以上是回教徒,那豈不等于分割了黃燕燕一半的工作?

那也是一個部長職,莎麗扎的薪水每月3萬。

等于說,那時我國同時有兩個婦女家庭社會部長:莎麗扎和黃燕燕。

一直到纳吉接任首相,黃燕燕改當旅游部長後,莎麗扎才重作馮婦,做回她的婦女家庭社會部長。

副首相慕以丁也為莎麗扎護航,說那是她家人事,所以她無需為此事辭職。

慕以丁是當時的農長,不得不為她辯解以自保。

顯而易見,這根本就是另一典型的朋黨計劃,如果莎麗扎不是黨婦女組主席,如果她不獲委為部長,如果她在民聯,她家人有可能獲得該計劃嗎?

接任農長職的諾奧瑪不明事理,竟說那是一家私人公司,所以政府不能干涉。

這根本是無稽之談,銀行隨時都可以撤回貸款啦,政府貸款給對方,如果對方用錢不當,為什么不能干涉?

尤其是當對方把貸款用在與業務完全無關的地方?

凱里的辯護最可笑,枉他還是一名牛津生。

他說:該公司拿980萬買一幢豪華公寓是為了投資。

一家養牛公司買980萬的豪華公寓是為了投資?

若是投資,這項投資也是包虧的了。

報導說,該公寓原本市價300萬左右。

為何公司卻以三倍價錢去買?

相信那也是最高峰的價錢。

不計利息,將來有可能以高過980萬的價格出售嗎?

如果僅是收租,那要多少年才可以回本?

凱里的說法未免太天真了。

此外,政府部門出錢,不是要有voucher單等來claim的嗎?

公司如何可以claim到一億多元但又沒有用到,而將“多余”的錢“投資”到其他地方去?

政府真是太容易出錢了,這個制度真的需要檢視一下。

可能案子太棘手吧,反貪會都不愿着手調查,把球踢給了給警方。

暫時還未聽到警方的回應。

幾天前才讀到較不為人知,漁業局與一家私人公司聯營的「金槍魚計劃」,公帳會說最后以“失敗”告終,政府虧損2.9億。

這涉及2.5億元的「養牛計劃」,會面對與「金槍魚計劃」同樣的下場嗎?

Wednesday 16 November 2011

PKFZ:背負125億元的錯


前天我才說EPF對貸款評級的認知,就像《印第安人檢柴的故事》里的那位氣象局官員。

沒想到昨天讀了前第二財長諾莫哈末的供詞,發現這位前第二財長對評估機構給予貸款評級的認知,竟然也是那樣的水平。

如果我們的官員,尤其是財政部官員,對金融財務管理一竅不通,他們要如何來治理國家財政?

當年敦馬炒匯虧了300億,那時諾還是國行里的高級官員。

PKFZ事件發生期間,諾獲委任為第二財長。

前天供證時,他說林良實的支持信具有擔保作用。

昨天他卻改口說林良實的支持信并不代表政府的擔保。

他解釋:因為評估機構依據林良實的支持信給予有關私人債券最高的AAA評級,所以財政部才會假定林良實的支持信是具有約束力的擔保信。

嘩!這不因果顛倒、本末倒置了嗎?

這不與《印第安人故事》里的氣象局人員做法一模一樣嗎?

難道財政部沒有法律顧問嗎?

評估機構錯把支持信當擔保信,財政部接受評估機構的錯,也把支持信當擔保信,還因此替私人公司還債,是一錯再錯,錯上加錯!

財政部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先征詢法律意見再來做決定,而不是因為評估機構這么說了,就傻傻的自愿去背了一身債。

這筆債,已經從原本的10億漲至46億,加上債務利息,將來可能高達125億元。

昨天我說,翁詩杰當交長時拒絕還債的決定是正確的,但財政部overrule了他。

最后翁詩杰連交長總會長職皆不保。

國家財庫,就是這樣被掏空的吧!

前港務局主席李華民的供證也不可忽視。

他說:港務局的法律顧問和稽查該計劃的PriceWaterhouse,都沒有建議要向林良實采取行動。

他在代表港務局報案時,也沒有針對林良實,而是針對KDSB和建筑商BTA。

結果卻是林良實和陳廣才被控以欺騙罪。

看樣子,兩人成了此案的red herring。

難怪看林良實每次上庭時,都胸有成竹。

我預測,最后他將被判清白。

Tuesday 15 November 2011

PKFZ:騙不了聰明過人的敦馬


非常抱歉,昨天我擺了個烏龍。

PKFZ有兩個案中案,分別涉及兩位前交長陳廣才和林良實。

昨天我說:林良實被控欺騙前首相敦馬。

其實,陳廣才的控狀才是“欺騙前首相”,但那時的前首相是阿都拉。

林良實則被控“欺騙內閣”。

為什麼陳廣才僅“欺騙”阿都拉而非整個內閣,而林良實則有本事“欺騙”了整個內閣?

當時我就懷疑,敦馬聰明過人,豈能這麼容易受騙?

難道阿都拉比較容易騙,所以陳廣才“騙”得了他,卻騙不了整個內閣?

而敦馬不容易受騙,所以林良實只好“騙”其他內閣成員?

話雖如此,就算所有內閣成員真的被騙,既是內閣主席,身為首相的敦馬豈會不知?

既然知道,他又豈容他的屬下受騙?

這些都是題外話。

今天讀到的進展,是首相署部長納茲里在供證時,我認為他說到了一個重點。

便是:政府只是會“支持”,不會作出任何“擔保”。

問題是,林良實并非被控簽了支持信,而是被控“欺騙”。

可能總檢察長也認為簽支持信無罪,“欺騙”才是大罪?

說的也是,部長發支持信,不是一件很普遍的事嗎?但支持并不代表擔保啊!

當年納茲里是企業合作社部長。

納茲里說:針對PKFZ籌資一事,政府只是會“支持”,不會作出任何“擔保”,因為政府原則是不要有任何成本開銷。

是不是因為這樣,所以林良實才會發了那封“支持”信,因為它沒有“擔保”作用?

根據納茲里的說法,這也是政府的意思,所以林良實發的支持信是沒有擔保作用的。

而且財政部也說過,前第二財長諾莫哈末也在庭上證實,只有財政部(Treasury)才有資格發擔保信。

如此說來,評級機構怎可憑一封沒有擔保作用而且是由部長簽的支持信給予債券“AAA”的最高評級?

更不可理喻的是,既然是這樣,為何財政部還要為一家私人公司還債?

諾莫哈末本身也說PKFZ應該是self financing,根本都不需為它還債。

欠錢的是私人公司,讓私人公司自己去想辦法,財政部可以完全不理啊!

為什么后來還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替它還債?

記得後來的交長翁詩杰也拒絕還債,但財政部卻overrule了他。

財政部自愿替私人公司還債,其實它大可辯說支持信不是擔保信,而且也非來自財政部。

評級機構一廂情愿把支持信當擔保信而發出三條“A”的評級,評級機構本身是否也要負起責任呢?

有沒有發現,各造的言行不一,而且自相矛盾!

難怪林吉祥說,PKFZ是所有丑聞之母(mother of all scandals)!

Monday 14 November 2011

PKFZ:印第安人檢柴的故事


很久沒有寫PKFZ了。

這次要寫PKFZ的案中案,便是林良實欺騙前首相敦馬一案。

上周五,當年給私人債券“AAA”評級的評估機構的前COO出庭供證時說:有關債券獲得“AAA”最高評級,是因為有前交長林良實發出的支持信。

一名部長的支持信是否有“擔保”作用呢?這讓我想起以前讀過一則有關印第安人預報天氣的笑話。

“一個印第安人部落的老酋長死了,大家選出了一位新酋長。

冬天即將來臨,印第安人問這位新酋長:今年的冬天會寒冷嗎?

新酋長還沒有學會部落祖先預測天氣的本領,只好叫族人先去檢木柴,自己偷偷撥電給國家氣象局。

國家氣象局回答說:依目前情況來看,應該是個寒冷的冬天。

於是,新酋長召集所有族人,叫他們要多多收集木柴,族人也很聽話地上山檢柴準備過寒冬。

一個星期後,沒有跡象顯示天氣會變冷,新酋長不放心,又打電話給國家氣象局。

氣象局回答說:今年的冬天會非常冷。

於是,新酋長又一次召集族人,說今年的冬天會非常冷,要大家繼續檢柴,族人也更努力地上山檢柴。

再過了一個星期,新酋長再次打電話給氣象局:你們肯定今年的冬天會很冷嗎?

氣象局人員有點不耐煩了,說:我可以很準確地告訴你,今年冬天將是有史以來最冷的冬天。

新酋長問道:你怎么能夠如此肯定呢?

氣象局人員理直氣壯地回答:因為我看到印第安人正在瘋狂地檢木柴!”

評級機構給一家私人公司發售的債券三條“A”的評級,是因為當時交長林良實的一封支持信?

卻不是根據私人公司本身的還債能力(credit standing)?

我覺得“credit”這個字非常有意思,它可以是貸款,也可以是信用。

當然,如果你沒有信用,人家也不會給你貸款。

評級機構單憑一封支持信就給“AAA”的評級,這個做法似乎本末倒置哩!

更甭說支持信是否有“擔保”作用。

而這邊廂,在回覆總稽查司報告時,EPF說:去年批給兩家公司的73億貸款沒有要求政府“擔保”,是因為對方是獲得“AAA”最高評級的公司。

為什么那兩家公司會獲得“AAA”評級呢?

這可與“印第安人預報天氣”的笑話非常相似呢!

Friday 11 November 2011

東尼行空


證監會調查亞航馬航股票交易是否涉及內線交易?

這是今天讀到的一則新聞。

但,這不是上個月就出現了的新聞嗎?

已經一個月了,為什么現在還在調查呢?

比起證監會調查森那美E&O的速度,馬航亞航股票交易的調查速度,是不是太慢了呢!

其實,證監會的反應,我都嫌來得太遲太慢了。

證監會主席還說調查不設時限。

兩家航空公司是在八月初進行換股計劃,隔了整整兩個月,證監會才在上個月展開調查。

如今已經一個月了,新聞標題仍然一樣,讓我懷疑是否讀到舊聞。

我在8月8日的博文就寫了這樣一段文字:

“但,知道內幕者上周早就進場了。

比如:公積金早自上月底就大量買進亞航賣馬航。

亞航也在上周價量忽升,突破了4元新高。

可見知情者不止公積金局。

是巧合,還是內幕交易?就讓交易所去質問吧!”


http://steppenwolf-kanghwa.blogspot.com/2011/08/blog-post_08.html

這其中有沒有內線交易?

我在9月14日的博文再次提出這個疑問。

其實唔駛問阿貴,答案已經太明顯了。

而當局要遲至兩個月後才說要調查,這個反應也太慢了。

http://steppenwolf-kanghwa.blogspot.com/2011/09/queens-park-rangers.html

三個月後還未查出一個結果來,調查的速度也太慢了,可說是慢加慢。

那誰是取得內線消息而從中牟利的最大嫌疑呢?

亞航從原本的2.5元左右一路升漲,直至暫停交易公布消息前沖破了4元,已經太高了。

復牌當天卻被猛拋股票,一天內即跌了50分。

但是,換股比率是以暫停交易前的股價來算。

東尼以10%亞航股份換得20.5%馬航股份,可說是超值。

http://steppenwolf-kanghwa.blogspot.com/2011/08/blog-post_10.html

當時我也說,換股計劃只利益東尼,看不出如何對馬航有利。

當時的understanding是,馬航將攻“優質”市場,而亞航將專注在“廉價”市場。

昨天卻讀到一則令人納悶的新聞,便是東尼欲成立一家新“超級優質”的全方位航空公司。

根據《The Sun》報導,這家航空公司連名字都有了,叫Caterham Jet。

納悶,因為當時不是說東尼要讓馬航“起死回生”嗎?

現在竟然又要弄一家新的“超級優質”航空出來?

不可能“自己”打“自己”嘛!

東尼的動機,真是高深莫測!

Thursday 10 November 2011

經濟轉型計劃:買一幢公寓來養牛


上個星期,依德利斯悲觀地警告百姓們,若不實施消費稅,國家就將在2019年破產。

隔天,他卻改口說:經濟轉型計劃(ETP)已經處在正確軌道上,國家仍有機會在2020年成為高收入國。

當時還對他這180度的思變感到不解。

今天,又讀到他在一場論壇上發表演講說:ETP落實一年後,已經取得積極的成果,所以國家不會破產。

看來,專家學者說的話應該不會錯吧!

所以大家可以放心,ETP一年有成,國家不會破產,再九年後就能晉身高收入國。

但是,當你讀到政府的種種弊端,不當的財務管理,各部門機構極盡其能的搜刮,國家財庫近乎被掏空,這些都是民脂民膏,不能不教人擔心,國家經濟真的轉型了嗎?

經濟要轉型,必須從根本開始,如唐代宰相魏徵說的,君臣必須有其德義。

依德利斯真的相信國家經濟在短短一年內就轉型了,還是自欺欺人?

對稽查司針對各部門千瘡百孔的報告,至今他未發一言,更甭說他對哪個部門機構作出了甚麼譴責。

如果這些部門機構本身都不轉型,依然抱殘守缺,國家經濟又要如何轉型呢?

依德利斯只是在閉門造車。

最可怕的是,明明稽查司報告都指出來了,高官們仍然不愿正視,還要官官相護。

如在國家養牛中心(National Feedlot Centre)計劃上,稽查報告都說整個計劃in a mess了,正副首相卻還說計劃“非常成功”。

農長諾奧瑪還在國會與民聯議員爭得臉紅耳赤,但又答非所問,解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凱里也莫名其妙的為部長的家族做辯護,還搬出部長的丈夫是一名生物學家,對養牛行業有一定的認識云云云。

有關計劃是在阿都拉期間獲批的,那時凱里還是四樓的天之驕子。

難道這也是當年四樓驕子的國家計劃之一,所以凱里才知道的那么周詳?

最后,連部長本身也作出反擊,說她家人非常努力地在工作,不應受到在野黨那樣的攻擊。

但她仍然沒有針對問題作出解答。

錢用去了哪里呢?

其中一項,竟然是以980萬買了一幢豪華公寓。

買一幢公寓來養牛?太難圓其說了吧!

依德利斯,看看你在大出洋相的同僚,你真的相信經濟轉型了嗎?你真的相信國家會成為一個高收入國嗎?

不如叫你的官僚先思想轉型吧!

這樣,國家才有希望。

Wednesday 9 November 2011

政府的15億元Petty Cash


安華說,根據稽查報告,國庫的應急基金(Treasury's Contingencies Fund)總額15億,去年底剩7914萬,顯示有14.2億下落不明(missing)。

針對這,財政副部長阿旺阿迪答說是安華蓄意誤導人民;其實,財政部已經在今年三月通過附加供應法案將14億元填補回去,所以missing的問題并不存在。

阿旺也透露說:首相挪用應急基金的14億元進行各項撥款,其中首相署PEMANDU獲得6千萬元,是最大筆的撥款。

但阿旺沒有說其余的13.4億用在哪里,只說通過的附加供應法案清楚列明14億撥款的去向。

看回今年三月的附加供應法案,所通過的數額高達131.87億,首相署的撥款達3.17億元,并非阿旺所說的6千萬。

從這事件,可以看出首相兼任財長的權力實在太大。

應急基金里的撥款不是小數目,卻可以像petty cash這樣隨意提用。

這政府的petty cash,要等到隔年附加供應法案通過後,才獲填補回去。

可以想像,這樣一個“便利”,由于數額太大,實在容易被濫用。

聯邦憲法第103條授權財長負責此應急基金。

所以我說,政府里兩個最重要的職位不應該由同一人擔任,這中間存在着太多太大的利益沖突。

你看,要等到隔年附加供應法案通過後才獲填補,這長達半年至一年的時間隔得太久了。

如果財長是另一人,最起碼可以起制衡作用,不會亂來。

現在卻是一人坐大,一手遮天,若非總稽查司highlight出來,可以說神不知鬼不覺。

Tuesday 8 November 2011

政府向EPF借錢,誰來做擔保?


總稽查司報告出爐,大家只專注在那些超支報大數“但沒有貪污”的部門和機構,卻忽略了一家與我們有切身關系的機構,那便是公積金局(EPF)。

報告提到:

“截至去年底,EPF在沒有政府擔保前提下,發出13項總值達551億元的貸款。在這13項貸款中,總稽查司發現,只有一項高達213億元的貸款申請,是可以在沒有擔保的情形下獲得批準發出。”

也就是說,其余12項高達338億元在沒有獲得擔保就發出去的貸款是“違法”的。

針對這,EPF解釋,當局是直接發貸款給政府、政府證券和AAA級評級的公司,因此他們無須政府擔保。

有關比例是:39%政府、48%政府證券和13%AAA級公司。

在一則報導提到,獲得大馬信用評估機構(RAM)“高度信用評價”的兩家公司,獲得總值73億元的貸款。

目前尚未讀到總稽查司的答復,那便是:發給政府的貸款,是否無需擔保?

政府如何擔保政府?這之間存在着利益上的矛盾,總稽查司不可能不懂得這點,為何還提出需要政府的擔保?

我覺得,既然是借給政府,卻還要由政府本身來擔保,那也是多此一舉。

如果貸款者本身又是擔保人,他都無力還錢了,他又如何做擔保?

通常的擔保,都是來自第三者。

但在這樣的情況,誰可以擔保借給政府的貸款?

至于因為獲得AAA級評級的兩家公司,EPF豈可單憑RAM的評級就不要求擔保?

RAM的評級只供參考,隨時可以根據公司表現而有所調動,假設日后公司表現欠佳而評級被調低,EPF才來要求擔保嗎?對方睬你都傻。

當然,如果是借給GLC或子公司,就需要政府的擔保。

在政府的擔保下,EPF也批準了15份總值356.9億的貸款申請。

相信這15份有擔保的貸款都是批給GLC。

但是,我以為EPF應該是拿雇員的錢去做投資,而不是貸款給政府機構和子公司的,然后獲取較低的回酬。

當然,如果你把貸款當投資,那我就無話可說。

但,眾所周知,EPF時常被政府當作是GLC或政府本身缺錢時的拯救工具。

不止是GLC,還有朋黨公司。

美其名是投資,其實是變相的打救。

你看,股市綜指已經從風暴期間的800點倍漲,目前在1500點之間,但EPF的回酬率只從最低的4.25%增至5.8%,太少了吧!

1990 - 8.0%
1991 - 8.0%
1992 - 8.0%
1993 - 8.0%
1994 - 8.0%
1995 - 7.5%
1996 - 7.7%
1997 - 6.7%
1998 - 6.7%
1999 - 6.84%
2000 - 6.0%
2001 - 5.0%
2002 - 4.25%
2003 - 4.5%
2004 - 4.75%
2005 - 5.0%
2006 - 5.15%
2007 - 5.8%
2008 - 4.5%
2009 - 5.65%
2010 - 5.8%

Monday 7 November 2011

提升學生的英文水準,才是上上策


政府在英文教數理課題上舉棋不定。

今天的新聞就看得我眼花繚亂,不知道政府究竟作出了決定沒有。

一則是前首相阿都拉呼籲各界接受有關廢除決定。

另一則由教育總監阿都嘉化透露:由各校校長自行決定用國語還是英語教學,而學生若不接受可以轉校。

第三則則說:國民型中學靜觀其變,等接到教育部的通令才定奪。

但昨天,不是已經報導說,明年將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恢復母語教學數理,至2016年就全面恢復母語教學,而中學則在2021年。

(其實小學共有六年,所以若從明年算起,要到2017年小學才能完全恢復母語教學數理,而五年中學要到2022年才完全恢復國語教學。)

各界仍然對數理教學課題上感到混淆,可見大家對政府的朝令夕改作風已經怕了,等首相回來,可能又有180度的改變也說不定。

我認同半島一個校友會的立場,便是小學用母語教學,中學則以英語教導。

但大家似乎忽略了另一個重要問題,與其只是在數理教學的媒介語上爭論不休,是否有考慮過增加英語課的次數呢?那才是提高學生英文水平的做法啊!

林吉祥就建議將英文列為SPM必須及格的必考科。

覺得這個建議說易行難,真要實行的話,等學生的英文水平普遍提升后再來談也不遲。

國民型中學和獨中的英文水平比起來,覺得國民型中學的學生就吃虧了。

這是我看到身邊親戚朋友們的孩子課業表現所得到的一個結論。

當然會有一點以偏概全,我相信肯定也會有例外的。

我要帶出的是,國民型中學的英文水平會比較差,我覺得是被國語大量使用英文字但又以國語拼音所“害”的。

而數學和科學里的許多字彙,尤其是特有名詞,是國語原本沒有,都是英文拼音過來的,這樣子,用國語教學數理,學生們怎不感到混淆?

基於這個問題,不如就讓中學生以英文來學這些詞彙或名詞,那也名正言順。

這些讀國語的學生,就算大學畢業出來后,英文還是不靈光。

雖然大學用的是英文課本,聽我的講師朋友說,學生們可以用國語作答或寫論文,試想想,這樣子,我國大學生的英文水準又如何進步呢?

更可憐的是,進到社會,很多公司文件和書信來往都是用英文,這些畢業生如何能夠適應?

以前我就提過的,公司里的一些年輕畢業生,很多時候都把英文字用國語來拼音,讓人讀得哭笑不得。

你說,這不是因為國語大量運用英文字所帶來的反效果嗎?

所以,不管是以英語或國語教數理,根本的問題并沒有解決到。

說不定過了幾年,換了一個新教長,或換了一個新政府上來,又換了一個數理教學政策。

受苦的是我們的孩子。

先提升學生的英文水準,那才是上上策。

Friday 4 November 2011

大馬官吏的金錢觀


先講一則歷史故事。

唐太宗和魏徵是一對有名的君臣。

魏徵據理力諫,讓唐太宗對他又恨又敬,說:安國立民,犯顏直諫,唯有魏徵。

魏徵上書《諫太宗十思疏》:“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意思是:樹木要高大,一定要先穩固它的根本;流水要長遠,一定要挖深它的源頭;國家要安定,國君必要有道德仁義。

魏徵病死後,唐太宗非常傷心,他把魏徵比喻為一面鏡子,對群臣說:“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朕當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朕遂亡一鏡矣!”

魏徵已逝,當今,還有沒有魏徵這樣的忠臣呢?

當政者,又具不具備道德仁義呢?

說回官吏對金錢的觀念,不得不叫人對他們處理國家錢財的方式感到憂心。

如反貪會副主席對預算的看法竟然是這樣:

撥款1000萬,用了750萬,還剩250萬,所以開銷還是便宜。

卻不提貨不對辦。這是甚麼邏輯?

只要不超支,就算價錢比市價高出幾百甚至幾千倍,都還算是便宜?

難怪反貪會放着幾千萬元弊案不去查,卻在2400元的國旗上挑骨頭,還鬧出人命來。

根據他的邏輯,那些常常超支的部門機構,以后會不會故意提高預算,那樣做,以后就不會超支,只要不超支,在預算之下,那就是“便宜”,誰管所買的價錢合理不合理。

就算不合理,也只是“買貴”了,那不算是貪污。

嗚呼唉哉。

Thursday 3 November 2011

不是貪污,是買貴了!


買貴了,不是貪污!

當我看到這個標題,真讓我欲哭無淚。

我們的高官可以蠻橫強詞奪理到甚麼程度?從這就可見一斑。

還是在總稽查報告課題上,有多不勝數報大數的不當開支。

其一是國家海洋公園局(Marine Park Department)採購的雙筒望遠鏡,每個價格56,350元,比市價1,940元高出驚人的2805%!

這太可怕了吧!

而且要買的是夜間用的望遠鏡,但貨不對辦....。

可見這些官員不是無能,就是愈來愈放肆。

以前,只聽過所謂的10%部長、20%先生.....當時已經覺得不可思議,現在竟然以兩千倍數的價格來亂買,國家不破產都幾難。

昨天才說依德利斯應該叫這些腐敗官員們停止貪污,而不是要百姓們為這些貪官買單。

今天讀到反貪會副主席蘇克里說的一番話,都不知要仰天大哭還是大笑。

他說經過調查後,涉案官員并沒有貪污,他們只是沒有依照財政部的指示和政府競標程序而已。

“沒有依照財政部的指示和政府競標程序”,那也是一種濫權啊!

在英文里,那是corrupt practice!

蘇克里又說:海洋公園局總共批準了1000萬元款項,結果只用了750萬,仍在總額以下,所以還是便宜。

讀到這里,我差點昏過去了。

因為沒有用完批準的款項就算很便宜?有比這更荒謬的邏輯嗎?

這些政府官員,完全沒有一點金錢觀念,難怪國家錢財給他們弄得一團糟。

天,快來救這個國家吧!

張念群說,反貪會在稽查報告提呈給國會的第二天就開了36個檔案,一個星期內,扣掉屠妖節和周末兩天,反貪會在短短四天就完成了海洋公園局的調查和結案,這個速度讓人咋舌。

這方面,反貪會的工作效率倒頂高呢!

讓我想起了趙明福案,區區的2,400元小旗,就被懷疑涉貪,這數十萬至數百萬的采購,結論卻只是買貴了!

我只能無語問蒼天,天理何在?

除了望遠鏡,公園局也以超逾市價數百倍的價格購買LCD電視、DVD機和手提電腦。

但,反貪會的調查結果是:官員沒有貪污,只是無心之失。

如此失職的官員,是不是應該炒掉算了,以免繼續濫用公款?

反貪會建議公園局對相關官員採取行動,並把得標公司列入黑名單。

反貪會只是建議而已,公園局要不要采取行動,那也無人知道,過不久,大家又把有關事件忘掉了。

今天的另一個標題,是依德利斯受訪時說:經濟轉型計劃(ETP)已經處在正確軌道上,國家仍有機會在2020年成為高收入國。

有沒有察覺,這位仁兄一直在自相矛盾?

昨天,他才剛警告百姓們,若不實施消費稅,國家就將在2019年破產。

轉一個身,他又說國家有機會在2020年成為高收入國。

難道在短短一年內,國家就能夠來個大翻身,從破產國搖身一變為高收入國?

太戲劇化了吧?

還是,他確定國家將落實消費稅,那國家就不用破產,國家就有機會在2020年一躍成為高收入國?

與其說是高收入國,倒不如說是高通膨國。

我敢肯定,若真的落實消費稅,實際通膨率將升得更高(官方數據就不敢講)。

如果物價跟着升漲,就算人民收入高了,那也只是cost of living升高,如果standard of living沒有跟着增長,那又算甚麼高收入國?

津巴布韋百姓的收入夠高了吧!

但,那里的百姓每天活在水深火熱中,老師一個月的薪金只夠買兩片面包。

你要嗎,這樣的一個高收入國?

Wednesday 2 November 2011

依德利斯:消費稅可以救國


真是說到曹操,曹操就到。

昨天提到依德利斯的破產論,今天讀到依德利斯在昨天主持的“經濟轉型執行方案匯報會”上再次提到,國家將會在2019年破產。

他說:“如果政府稅收沒有增加,行政開銷包括補貼沒有減少,每年經濟成長低於4%,我國赤字將年增12.5%,到了2019年,國家就會破產。”

他說:要增加政府稅收的一個方法,就是實施消費稅(GST)。

根據他這個說法,他似乎認為,實施消費稅,就能夠避免國家破產。

他呼吁民聯給予配合,協助政府落實消費稅,不要再反對。

今天,民聯就答說不。

民聯議員說:與其支持實施消費稅,不如支持設立一個“金錢事務問責委員會”,確保政府轉型計劃不會脫軌。

他們說:政府隨意浪費人民金錢,才會導致國家破產。

至今我還是不明白依德利斯的邏輯。

他說若以消費稅取代現有的5%銷售與服務稅,很多物價會更便宜,一些物品甚至可能豁免消費稅。

如果物價會因此更便宜,消費稅又如何讓政府的稅收增加?

與其只要落實消費稅和減少人民補貼,如果依德利斯也針對稽查報告,要各部門落實撙節措施,叫首相將各部門的貪官污吏炒掉,一個一個繩之以法,那我才會相信,國家將有希望,不會在2019年前破產。

依德利斯不能對政府高官的貪污腐敗現象視而不見,而只要人民來負起國家不破產的重任。

如民聯議員說的,那只是把錢“塞進有破洞的口袋”,於事無補。

記得年初,依德利斯就說:為了提高國家的競爭力,消費稅的落實乃勢在必行。

七月間,他又說消費稅將在兩年內落實。

如今他說:不能再等了。

只是因為民聯領袖“大做文章”,所以政府遲遲不敢落實。

也許依德利斯必須先說服人民,消費稅如何會比銷售服務稅好。

不是因為“全球已有143個國家實施消費稅,包括非洲的蘇丹和鄰近的柬埔寨”,所以我國也要實施。

個人覺得,實施消費稅,影響人民的層面更廣,尤其是那些低收入者,那不更增加人民的負擔嗎?

物價如何會因實施消費稅而更便宜呢?我想不明白。

我想,如果各部門機構不再報大數,不再以超過市價10倍甚至100倍的價錢采購物品,不超支不浪費,不通過中間人,不貪污濫權,所省下來的錢,就足以增加國庫收入,政府也無需向人民征消費稅,國家也不會破產。

火車與油槽車相撞事件


不知道還要制造多少次意外,當局才愿考慮關閉必打丹至丹容亞路這段鐵道?

亞庇機場前面的道路,應該不可再叫十字路了,因為除了十字路口,它還有高架公路,還有繞道,還有直接通往亞庇機場的大道,可叫不熟悉者眼花繚亂,亂了方向。

每次經過這里,總教人戰戰兢兢,你要格外小心,因為這里還有一條火車軌道,你的聽覺要好,提高警惕,注意由遠而近的火車鳴笛。

而且,自從建了高架公路後,路旁的控制亭或柵門就好像不見了,經過這里,真的要人人自危。

其實,這里已經發生過好幾次火車汽車相撞事件,多至大家已習以為常。這里的車輛流動量日愈增加,又有太多鐵軌公路的平交道,火車每天來回經過好幾次,隨時都有可能造成意外發生。

之前也曾提議過,應該中止丹容亞路的火車服務,把終站移至洛交宜或京那律,那里的交通就沒有那么繁重。

但建議歸建議,最后仍然不了了之。

前陣子還看到當局鋪了新火車軌道,讓人覺得很矛盾。

記得好幾年前,不是說鐵道局連年虧損,要終止丹容亞路至保佛的火車服務嗎?

現在不止買了新火車廂,連鐵軌也煥然一新了。

為什么會有這180度的計劃大轉彎?我百思不解。

周一發生的火車油糟車相撞事件,應該是最嚴重一次的火車意外。

不幸中的大幸,報導說200乘客中沒有人死亡,只有幾個重傷。

另一個大幸是,意外不是發生在機場前面的十字路口,因那時正是下班的最繁忙時刻,否則后果更不堪設想。

此次意外發生在不遠處的油站路口,但已夠叫人膽顫心驚了,因為它就發生在油站前面。

今天讀到鐵道局長總經理莫哈末津說:當局不會關閉丹容亞路至必打丹的鐵道。

也就是說,雖然此次再次發生了火車撞車的意外,當局還是不考慮中止這段的火車服務。

至于為什么,莫哈末津沒有進一步說明。

他反而說,該處是個非法路口,當局將關閉該路口。

此外還有70多個非法路口,“為遏止悲劇發生,鐵道局正努力關閉所有非法路口”。

覺得好荒謬,該路口是油站的出入口,它也是油站後面友誼花園住宅區的出入口,如果關閉了這個路口,油站的顧客和該區居民要如何出入?

此外,所鑒定的多達70個非法路口,你如何一一去關?

這根本不是解決問題的做法。

解決問題的做法,應該就是中止丹容亞路的火車服務,將火車終站移至洛交宜或京那律并無不可。

不然就是建一個高架鐵道,這樣就不會與公路或大道交叉,減低意外發生的危險。

但,有這個必要嗎?

Tuesday 1 November 2011

預算案和稽查報告不可做比較?


預算案和稽查報告不可做比較?

首相署部長納茲里說:沒有條例規定總稽查司報告必須與財政預算案同一天提呈給國會。

雖然沒有法律規定稽查報告必須與財政預算案同一天宣佈,但這已經是歷年來的慣例,有時候還會比預算案早。

簡單的理由就是讓議員們可以拿兩者做比較。

別忘了除了議員們,人民也有權力知道:人民的錢是怎么花。

還是,政府就是不想人民拿兩者來做比較?

總稽查司安比林也證實,今年的報告比預算案早了幾天出爐。

如果過去可以同日和提早,為什么從去年開始,卻蓄意要延至預算案後才讓報告曝光呢?

如果不要同日公布,那稽查報告也應該比預算案提早出爐。

你要知道過去怎么花,才知道該如何為明年做預算,如何增減。

納茲里說,延遲是為了確保兩者都能獲得同等報導。

這個理由說得非常牽強。

言下之意,大家都把焦點過度放在稽查報告上,導致預算案被忽略掉。

好,問題是,為什么稽查報告額外受到關注?

理由很簡單,因為每年都有那么多的不當的開支超支報大數,但政府包括相關部門首長們,卻都不當是一回事。

這些都是人民的納稅錢。

不要忘了,稽查報告除了要提交給國會,也要讓人民知道國家的錢有沒有恰當使用,和用去了哪里啊!

你如何能夠一面向人民灌輸政府錢不夠用所以不得不減少人民補貼提高消費物價格,另一方面又年年曝露這些政府部門機構里的不當超支和開銷,又從來沒聽說過有誰需要為這些貪污濫權行為負責或革職?

延遲提交,就能夠確保大家不會注意嗎?

應該將這些貪官污吏繩之以法,否則,稽查報告遲早還是要面對國會,面對人民啊!

依德利斯只會恐嚇人民說不減少或取消補貼,國家就會在2019年前破產。

他應該警告這些政府部門和機構首長才對啊!

詭異的是,首相至今仍未對稽查報告作出回應,這是很不尋常的。

更不尋常的是,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幾乎每年的報告,都沒有提到首相署的開支。

眾所周知,首相署是最臃腫的部門,若說首相署年年沒有超支過,預算都很合理,那就難以叫人置信。

此外,稽查報告好像也沒提過財政部。

難道這兩個部門都不需稽查?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