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31 December 2014

來到2014年的最後一天

來到2014年的最後一天,就寫些心事,如果你讀不明白,那沒關係,可以跳過不看;如果你知道我在說些甚麼,覺得熟悉,歡迎你對號入座。

其實,這趟回來,原本是想跟大家道別的了,不好彩發生了一件事,叫平生好打不平的我打消辭意,只爲了要保護一位我敬仰的人,所以又留了下來。

但,有些人有些事,與之前都變得不一樣了,教我感到格格不入,卻又說不出哪裡不對勁。

是我的問題嗎?還是他們變了?

有些人說話不同了,有些人做事的方式也不同了。

時間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不,更貼切的說,名利權勢可以改變一個人,變得目空一切,變得貢高我慢。

從正面看,他變得更有信心;反面是,他不再聽取他人的意見。

這就是人性吧!不是有句話:權力腐敗,絕對的權力絕對的腐敗嗎?

不管你是如何辦事能力強的人,不管你開始是如何的謙卑,在一個位子坐久了,你就會愈來愈傲慢。

我看過不少這樣的例子,在政壇也好,在公司也好,在社團組織里都好,這種例子比比皆是。

原本也不想參加任何會議了,同事說給他們支持一下吧!

卻發現,自己說的話再也沒有力量。也不怪,我只是個旁聽者,不該發言,發了言人家可以選擇要不要聽。

以前也說過,自己原本也沒有什麽領導能力,之前人家願意聽我的,只是看在我坐的位子上,現在既然從座位走下來了,人家憑什麼還要聽我的?

但以往所認知的是非與對錯,組織的規則與共識,訂下的原則與價值,幾時通通丟到一邊去了呢?

上面的人做事愈來愈專制,也愈來愈功利,他們不會察覺到,說了等於沒說,因為他們不會聽你,反而說你負面。

我看回去年今天我所寫的,事情并沒有改善,反而與我漸行漸遠。

自己作的業自己要受。這一年來發生的事,我想當初如果相信我所說的,不讓事情發生,或者就不會有今天這個局面了。

我不說,他們也不承認自己的問題,仍然固執己見。

這樣說好像很主觀,因為對方也可以說:爲什麽你不承認自己的問題,爲什麽你這麼固執?

好吧,有些事放下了,你就不會再那麼在意了,反正是非成敗轉頭空,誰製造的問題,誰就要自己去收拾,這就是責任感。

這樣的一個環境,不要怪爲什麽沒有人敢承擔起責任,好好的反省,問題往往來自上層。

因為有些人可以把自己包裝得很好,當我把真相說出來,沒有人會相信。以前我也是被包裝誤導了,如今我已看清真相。

或者我不該說得那麼無情,只不過是理念不同,只是道不同不相為謀,沒有所謂的對與錯,只是角度與觀點不同而已。

但請不要強詞奪理好不好,硬把黑說成白,把非說成是,把不明就理者說得服服貼貼,我同情對方,因為那是他自我保護而自圓其說的一個手法。

人家不說,不代表人家相信你。這個簡單道理,每個人一定要知道。

Tuesday 30 December 2014

外包NGO政府

砂拉越幾個地方昨天也開始浸水,今天中午亞庇也下起豪雨,相信是被菲律賓的薔薇颱風掃到,目前未有哪裡浸水的報導。

可以說,整個國家都泡在大水中。

網友留言說,印尼亞航飛機失聯是屬於印尼的空難。

言下之意,不應將此失聯事件算進大馬的帳。

若是這樣,那MH17事件是不是也不屬於大馬,因為它從荷蘭起飛,然後在烏克蘭上空墜毀?

當然不能這麼說,雖然印尼亞航是在印尼註冊,但其CEO還是Tony Fernandez,不能說與大馬完全沒有關係。

東尼通過大馬亞航持有印尼亞航的49%股份,那是因為印尼法律不讓外國人持有超過50%股權,其餘股份必須由當地股東持有。

情形就與馬銀行、CIMB和大馬種植公司到印尼成立分行/公司一樣,它們必須將至少51%股份讓給當地公司或私人。

所以說,印尼亞航原本就是大馬亞航的分公司,不能與大馬脫離關係。

這個國家,到底受到了什麽詛咒?昨天我提出了這個疑問。

今天也看到一些英巫文章問了同樣的問題,是不是來自上天的懲罰?

這個國家,有太多的濁氣,有太多的怨氣,如果你相信磁場的原理的話,負面的磁場吸引負能量的產生,日積月累,有一天終於爆發。

所以人不可以太自大,在天地面前更要謙卑。

但國家領袖們有想到這點嗎?災難當前,還要在鏡頭前作秀。

讓我想起達摩大師說的:毫無功德。

昨天問大家:有沒有發現,首相夫人並沒有隨首相回國?

今天讀到報導,原來首相並不是乘他的專機回國,他另乘軍機回來,而原有的專機卻飛去了洛杉磯再飛到印第安那州。

專機停在印第安那州幹什麼?一切盡在不言中。

之前的報導還說:首相的家人很傷心的看著他離開(sad to see him leave)。

覺得首相的新聞官真的有再送去上課的必要,怎能說首相家人傷心是因為首相先回國?應該說是爲了國家災難而傷心落淚才對嘛!

人家說“做戲也要做整套”,不正是這個意思嗎?

從這點,可見首相全家大小,包括他的隨行團,都還留在那裡度假。

首相的隨行團成員,必定也包括莎麗扎在內。

大家請注意一下,凡有首相夫人的地方,她必跟在她前後左右,她幾乎已成了她身邊的婢女了。

領袖從來不懂輕重緩急,只會乘機作秀,宣佈撥款治水了事。

大水未退,一個馬來NGO就宣佈說要在首都號召一場兩萬人的大集會,“以重拾馬來人的力量”。

你看這些人,國難當前,這些人還要搞極端,難怪有不少人受到IS的感召,紛紛飛到回教國去當恐怖分子。

當然警方會給這場大集會一張準證。問題是,在這時刻,恰當嗎?

這個馬來NGO來頭不小,不久前,首相署的回教發展局(Jakim)委派它與25杰巫對話。這個馬來NGO叫馬來人協商理事會(MPM)。

是的,你眼睛沒有老花,MPM代表首相署與25杰巫對話。是不是很奇怪,既然是NGO,憑什麼它能夠代表政府,甚至代表首相?難道首相連會見這25人的勇氣都沒有?

當然你可以說,它們都是國陣政府的外包組織,有什麽不可以?

就像PERKASA和ISMA,它只是我國近年來興起的外包組織之一,這個國家,就快被這些外包組織當政府了。

姑且叫它「外包政治」吧!

這何嘗不是亡國的一個徵兆?

國家將亡必有妖孽。扶不起的阿斗,再這樣下去,這個國家就快滅亡了。

Monday 29 December 2014

阿拉之怒


國家流年真不利。

上周才說國家超過半數遭遇大水,週末的時候,讀到雪州成為第九個“淪陷”的州屬,意即半島只剩下檳城和馬六甲沒有水患。

而禍不單行,昨早又傳來亞航從印尼飛新加坡失聯的消息,至今仍未有其真正下落。

第一次是意外,第二次是巧合,第三次是什麽?

我腦海里想到的是,是不是這個國家領袖壞事做得多,所以受到上天懲罰?但受業的爲什麽總是無辜的人民啊?

我不知道我們的領袖有沒有想過這樣的問題,東海岸發生嚴重水患的時候,回教黨聶阿茲的兒子聶阿都卻發表驚人謬論,說發生天災是來自阿拉的懲罰,因為國家沒有落實回刑法。

聶阿都也是一名回教黨領袖。

只有狂妄自大的領袖,才會有這種想法。

爲什麽他不倒過來想,因為國家執意要落實回刑法,所以才會被阿拉懲罰?

吉蘭丹原定今天召開特別州議會,以通過落實回刑法法案,結果因為州議會的馬路浸水不通,會議因此取消。

如果聶阿都夠謙卑的話,他應該尋求阿拉的寬恕,并呼籲吉蘭丹即刻撤回有關法案,因為阿拉已經動怒了,這才是國家尤其是半島會發生這百年大水的原因。

古人早就教我們要敬天地畏鬼神,不是迷信,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半島爲什麽會遭遇洪水災難,當然不是因為沒有落實回刑法,大馬水務能源研究協會指出,樹木遭到大肆砍伐,才是水災的最大禍首。

可見天災來自人禍。

不懂對天地敬畏,破壞大自然,結果災難肆虐,不管你相信與否,這是人為的報應,而人民卻要共業。

有報導說今年全球各地共發生了六次空難,而我國就占了三起,這也太離奇了吧!

更離奇的是,這三架失聯飛機,至今都無法找到下落。

三起迷離空難,要布達什麽訊息給我們呢?

在天地面前,我們還敢自大嗎?

來自霹靂的宗教司哈魯三尼(Harussani Zakaria)開始自省。他說,我國再三發生空難和空前嚴重水災,是因為國家無止盡的政治鬥爭,所以才會受到阿拉考驗。

“Due to this incessant political fighting, we are being tested by Allah.”

雖然哈魯三尼和聶阿都同樣提出天譴論,出發點卻不同,前者反觀內省,後者唯我獨尊。

若真的通過回刑法,下一屆大選,回教黨恐怕會一敗塗地。民聯還是趕快與它脫離關係明哲保身的好。

但是首相又有沒有想過,爲什麽災難愈來愈多?再看回頭,其實不止今年,自從納吉上臺以來,不就有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事件發生嗎?沉冤未雪的案件,就有好幾宗。

凡事發生,一定有其原因的。

領袖們每天只在製造宗教種族問題,放任土權ISMA鬧事,對經濟日走下坡束手無策,對民生問題視若無睹,還要粉飾數據來自欺欺人。

國家最缺乏的,就是正能量。

國家最缺乏的,就是以民為本,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能力的領袖。

領袖人才都到哪裡去了?

還有,有沒有發現,首相夫人並沒有隨首相回國?

Friday 26 December 2014

今年國家流年最不利

民聯曾經爆料,首相一年只有幾天出席國會會議。

其實,首相與夫人大部份時間都不在國內,一年到頭都在往國外跑。

有時是爲了官務,那也無可厚非,例如不久前一連好幾個世界峰會。不過,在那樣的峰會上,往往是國際應酬多於官務需要,對國家的意義不大,可有可無。

而且有必要一定要帶夫人出席嗎?許多年前並沒有那樣的畫面,是誰帶起的潮流?

這麼說有些人可能不同意,會說那是爲了外交。

但我國不是有個外交部長嗎?這類外交的形式活動,何須勞煩首相出馬?

除了官方活動,首相和夫人也常常到海外度假,而且是乘坐專機,動用公款。如此公器私用,更是大大不該。

今年國家流年最不利。

兩次馬航班機意外,MH370至今不知下落,MH17至今仍不知被誰打下來。

跟著油價暴跌,馬幣走軟,高官領袖還要嘴硬,說對國家經濟大大有利。

而其實在油價暴跌之前,其他原產品包括棕油樹膠等價格已經往下掉,但都不如此次燃油價格暴跌所帶來的影響嚴重。畢竟,國庫收入有四成靠的是油氣。

因此,之前就有朝野領袖叫首相不好出國度假,先處理好國家問題再說。

首相沒有回應。若沒有《華盛頓郵報》爆料,說納吉與奧巴馬在夏威夷打高爾夫球,人民還不知道原來首相早在20日(上週六)就已離開到美國去了。

東海岸早在上個星期就已傳出災情,首相還是選擇去度假,就算早與奧巴馬安排好打球,總可以取消吧!畢竟哪個重要?

因此,當新聞被轉載到國內,引起人民一片嘩然。

這樣一個不懂事情輕重的首相,國家還能夠有期望嗎?

叫我想起好多年前,當阿都拉還是首相,柔佛也發生百年大水災,阿都拉卻飛到澳洲去為他一個親戚的餐館開幕。

親戚的餐館會比國家發生的大水災重要嗎?

結果親戚的餐館在短短幾年後就宣告關門。

唉!爲什麽歷史總是在重演呢?爲什麽領袖總是不能從前人汲取教訓呢?還說什麽全民首相?

這次的災情更嚴重,不止是一個州發生水災,也不止在東海岸發生,報紙報導有多達六個州,分別是吉蘭丹、登加樓、彭亨、吉打,玻璃市和霹靂,災民人數超過十萬人。

不要漏掉沙巴,加上沙巴就有七個州。這裡的保佛、丹南和古達的災情也不輕。

如果把吉隆坡也算進去,那就是七個州加一個直轄區,超過半個國家都淪陷在大水中,這還不夠嚴重嗎?

但聽到副首相慕以丁說:還不夠嚴重到需要頒佈“緊急狀態”。

對國家領袖來說,要怎樣的狀態,才算是“緊急”?我不懂。

Thursday 25 December 2014

美國油價比大馬便宜70sen!

美國零售油價跌到最低每加侖1.69美元,等於馬幣多少?

等於馬幣1.56元!比我國RON95現在的2.26元還便宜70分!

我是這樣子算出來的:

一加侖等於3.785公升,一美元兌馬幣3.50元,1.69/3.785x3.5=1.56.

即是說,依據美國零售油價,到了明年一月一日,我國RON95就應該從當下的2.26元大降70分至1.56元,降幅30.9%!

但我保證,政府不會依照這個算法將RON95降到1.56元的,因為它會說它有它的算法。

至於是如何算法?至今未見部長把已經答應公佈的油價方程式公佈出來。

這個政府,可說已經誠信破產了,你不能再相信高官領袖們的任何說法,因為他們就是以為人民好騙,這些年來都將人民騙得團團轉。

國家目前面對的不僅是油價挫跌,馬幣也在貶值中。

但,我們的領袖,包括國行總裁和副財長馬斯蘭,卻還面不改色說有利我國經濟。

PEMANDU的依德里斯也那樣說。

他說會有更多國外遊客到來我國遊玩。

是嗎?但肯定不會是沙巴。連旅遊部長納茲里都說,沙巴還是很危險。

依德里斯照例搬出他的ETP,怪人民未察覺在ETP下,國內公共交通、鄉村電力和就業機會已經大大提升。

我想叫他過來沙巴看看,這裡的公共交通還是很糟糕;不要說許多鄉村沒有電供,連亞庇一個所謂的首府城市,還是停電不斷;如果就業機會提高,那本地青年就不用到半島或國外去找工作了。

還是,他的ETP只在半島落實,漏了東馬?

可是他說,ETP已成功讓國內2900萬人民受惠。

2900萬人民?那不就是大馬整個人口嗎?爲什麽東馬這裡完全沒有察覺到啊!

回教黨的瑪夫茲就直截了當質問政府,馬幣增值貶值,都說能為國家帶來好處,到底他們是不是在說謊?

他也呼籲政府成立一個皇委會調查1MDB,這個皇委會要有一個測謊機,那就能測試這些人是不是說真話。

就好像調查本州非法移民的皇委會,調查的結果竟然是:「IC計劃」有“可能”存在,但它沒有政治動機,沒有人需為州內龐大的非法移民人數負責。

然後,內長阿末扎希受委當非法移民工作委員會主席,但他卻已預先聲明「IC計劃」不存在。

既然不存在,那還成立這個工作委員會來幹嘛?

省了吧!不要浪費時間,也不要欺騙人民了。

Wednesday 24 December 2014

不可過問1MDB

在上星期五的博里提到:副財長馬斯蘭說1MDB在開曼群島的70億元“投資”,有一半已經贖了回來,其餘一半將在年底贖回。

當時就質疑副財長這番話。果然,前天就讀到1MDB主席羅丁(Lodin Wok)的文告,解釋若將這筆錢贖回來,公司將面對現在匯市波動的風險。

那這筆錢究竟是帶回來了沒有?希望馬斯蘭和羅丁能同時澄清一下。

但是,羅丁不贖回的原因是站不住腳的,如公正黨黃基全說的,趁馬幣現在疲弱,將錢運回來是有著數的,因為馬幣貶值,換成馬幣的數額變得更多。

黃基全舉例,1MDB是在2012年9月將錢移到開曼群島,當時馬幣兌美元是3.07,以目前3.48計算,1MDB已經從每一美元賺取41分。

當然也別忘了這筆錢是舉債得來的,到了償還期的時候,1MDB還是得以美元還債。

羅丁因此說,除了當初政府提供的100萬元資金,1MDB其餘資金不是來自納稅人的。

言下之意,1MDB因此無需向人民負責,人民也無權過問。

當真如此嗎?但公司如今債臺高築,一旦還不起的話,是不是由人民買單?別忘了財政部提供的“支持信”。

若非有政府的“支持”,誰會願意借錢給一家資本只有100萬而債務卻已超逾420億元的公司?

至於為何通過高盛借“高利貸”,羅丁則沒有提到。

報導也說納吉首相上週六與敦馬會面,向敦馬解釋1MDB的債務情況。敦馬有沒有接受首相的解說?且看他會不會繼續對1MDB抨擊就知道。

身為1MDB的顧問主席,首相有責任向人民交代成立1MDB的目的是什麽。

如敦馬說的,成立1MDB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順便一提這位羅丁的背景:

他曾是軍人基金局(LTAT)總裁和Boustead副主席,兩者持有Perimekar的20%股權。而Perimekar的大老闆則是涉及蒙女案的阿都拉薩巴金達。Perimekar當政府中介,當年向法國購入兩艘Scorpene潛水艇,導致蒙女枉死。

沒有殺人兇手的蒙女案,至今沉冤未雪。

羅丁也是阿芬銀行董事,是當年Perimekar的貸款銀行。

Tuesday 23 December 2014

有聖誕 無火雞

兩星期前,就讀到農業部透露聖誕節可能沒有進口火雞賣的新聞了,那時候只說因為進口商面對技術問題。至於那是什麽技術問題,則沒有說明。

昨天讀到,所謂的技術問題,根據獸醫局總監說的,原來是因為原本出口halal火雞的公司已在去年聖誕節關門大吉,因此我國不能保證今年聖誕節是否有足夠的火雞供應。

有沒有聽錯?供聖誕節的火雞要halal才可以進口?聖誕節幾時變成了回教徒的節日呢?

不是有人叫回教徒不可慶祝聖誕節嗎?為何另一廂又要halal火雞才可進口?豈非自相矛盾?

這個國家,正經課題不去管,卻整天只在宗教種族課題上鬧個不休,天天讀到的國內新聞,無一不與宗教種族課題有關。

國家如何足以成長,怎樣成為先進國?

今天則讀到沙巴大學終於讓學生們在校園內慶祝聖誕。

這之前,學生們都是在校外慶祝這個節日。

若非上個月由民統主席威弗烈丹高提出質問,相信今年的聖誕慶典仍舊是在校外舉行。

丹高說,其實該籌委會已經繳了訂金給沙巴基金局,以租用基金局禮堂作為慶典用途。

但根據沙大副校長莫哈末哈倫的說法,該校從來沒有禁止基督徒師生在校園內慶祝聖誕節。

他說那只是個誤會,有關慶典必須移到校外慶祝,因為校園內的泊車位不足。而在校外舉辦,更可以拉近沙大與民眾的關係。

沙大副校長這番辯解,是無法令人信服的。如果是因為校內不夠泊車位,那爲什麽舉辦其他活動包括年度的畢業典禮又沒有問題?參與聖誕慶典的人數會比參加畢業典禮的人數多嗎?

如果聖誕慶典真是“非常”大型的話,爲什麽學校只資助區區的兩千元呢?那不太少了嗎?

事實是,沙大校園“地廣人稀”,我去過幾趟,泊車位相當足夠。

這位沙大副校長的辯解是非常勉強的。

另一個事實是,我不知是否真的有明文規定,沙大是不允許舉辦有宗教色彩的活動,也不允許宗教團體在校內辦活動。

幾年前,慈濟即曾申請在校內為畢業慈青同學舉辦感恩晚會,原本已經獲得批准,卻在最後一分鐘被拒絕,晚會被逼臨時改在里卡士體育館進行。

原因就是因為校方發現慈濟是個宗教組織。

Friday 19 December 2014

人民安心去度假

副財長馬斯蘭又在那裡說廢話。

不久前,他才在國會里誤導大家,說政府沒有為1MDB一筆30億美元債券發出“支持信”,過後又改口說那只是“支持信”不是“擔保信”。

老實說,政府的“支持信”和“擔保信”有什麽分別?從PKFZ我們已經看到,兩者沒什麽不同。

這一次,他說他“預測”從明年一月一日起,燃油將再跌價!

英文報的標題是,“Minister predicts drop in petrol, diesel prices next year”。

專業一點好不好?油價滑跌,早已是眾人皆知的事實,哪還需要勞煩他“predict”?這位副財長是不是智商有問題?

他還說,人民知道這項大好消息後,他們的快樂指數一定會提高。他叫大家安心去度假!

說這等話的部長,等於侮辱人民智慧,把人民當白癡了!

國際油價近期跌到近乎崩潰,全球各地皆同,唯獨大馬例外。

部長以為這樣就可以瞞騙人民,搵人民笨,人民當然快樂不起來!

政府從本月開始實行「油價浮動制」,結果RON95卻只調降了4分,價錢還高於兩個月前調漲20分的水平。

相對之下,國際油價過去六個月來從>100美元跌低過60美元,跌了近乎一半。

政府能不能慷慨一點?還說是產油國,做到這樣子可真難看啊!

國內油價不隨市價調降,我相信就如拉菲茲前天說的,11月至今這一個半月以來,人民未獲燃油補貼也罷,其實政府已經從中悄悄賺了將近3億元燃油稅。

我不懂馬斯蘭這位副財長的專業背景,不知他是不是與蔡智勇一樣?

但總覺得他不像很聰明那種。

例如當提到一名巫統領袖針對1MDB賬務不明報警一事,看1MDB的帳目就知道大有問題,但他竟輕描淡說,那只是“觀點”問題!

他說1MDB五年來只有這次虧損,難道他不知道過去的盈利都是從資產重估得來的嗎?

之前他說1MDB在開曼群島的70億元“投資”,有一半已經贖了回來,其餘一半將在年底悉數贖回。

真的贖回來了嗎?好像沒有後續報導呢!

說回正題好了。

這次,他還怪責國內商家,說國內物價未隨油價調降。

他怎麼不先問問自己,RON95才降那區區4分啊?

他說這些物價未能調降,因為有10家公司壟斷了80%的日常生活必需品市場,導致這些物價無法隨著市場而自由浮動。

(真好笑,他說的是不是政府對油價管制的managed float system啊!)

他還說已掌握了這10家公司的名單,希望貿消部能與它們洽談。

我心想,國油是不是其中一家?國能是不是其中一家啊?

對,除了燃油,家用的煤氣價格是不是也應該跟著調降?電費是不是也應該跟著調降?怎麼都沒有人提出來呢?

針對電費之調降,今天讀到報導說,政府要等到明年六月才要檢討。

國能解釋說,在成本轉嫁機制(ICPT)下,電費每半年檢討一次,那爲什麽這個12月不檢討,要等多六個月呢?

我很小人,我覺得政府是希望那時候油價回升,那時就有藉口說電費不用調降了。

就像政府雖說讓油價自由浮動,結果是每個月才浮動一次,而且是管制式不是自由式的。兩者同出一轍。

國能承認油價下跌雖造成煤炭和天然氣成本走低,但匯率疲軟導致其美元債務負擔加重,因此還要評估實際影響後才能決定電費是否要調整。

絕妙的是,國能把責任推給政府,說電費的漲跌是由政府做決定的。

副財長有聽到嗎?這些人民日常生活的物價,都是由政府壟斷的呢!

唉!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國家現在就是面對這樣的問題,我擔心的是,我們會不會步俄羅斯後塵啊!

而我們的首相,一年到頭都在海外快活逍遙,不知民間疾苦。國家正在水深火熱當中,他感不感覺到啊?

連巫統領袖都叫他留在國內處理問題,不要再往外跑了,他聽不聽得到呢?

Wednesday 17 December 2014

俄羅斯上演大馬當年升息歷史?

上周才說,當前情勢與98年金融風暴爆發前的跡象有些相似,昨天就驚見報導說,俄羅斯在一夜之間將銀行利率(BLR)從10.5%暴升650個基點到17%。

這已是俄國今年來第六度升息,上週四才將利率從8%升至10.5%,短短五天後劇升至17%,意即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俄國利率已漲了一倍以上。那些貸款者豈不叫苦連天?

這個情況,不與我國在98年間,BLR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內,從5%一路飆升到13%一模一樣嗎?

上一回的金融風暴,據說先從泰國開始,迅速蔓延到亞洲各國,包括大馬在內。這一次的金融風暴,會不會就從俄羅斯掀開序幕,會不會比你我想像中來的更急更快更嚴重?

俄國爲什麽不斷提高其利率?原因便是爲了抑制其貨幣盧布跌勢。

盧布自上個月來便一直暴跌,據說因為俄羅斯面對西方國家的經濟制裁。

讓我想起不久前讀到報導,說油價挫跌是為了打擊靠石油收入作為資金來源打聖戰的ISIS,現在看起來,倒更像是在制裁也是盛產石油的俄羅斯。

爲什麽要對俄羅斯施壓?原因就在俄羅斯介入了烏克蘭東部的政治衝突。

馬航MH17七月間在烏克蘭靠近俄羅斯邊界上空被導彈擊落墜毀,機上283名乘客和15名機組成員悉數罹難,那是誰幹的好事?烏克蘭和俄羅斯互相推卸責任。

從這不幸事故,發現俄羅斯當前所面對的情況,原來和我國扯上了關係,這是感應、報應還是共業呢?

記得在最近幾個全球領袖出席的大會上,各國領袖與俄羅斯的普丁總統面咗咗,在G20峰會上,被冷落的普丁更一臉不悅地離場并提早回國嗎?

不管針對誰、制裁誰,總之油價重挫已導致盧布加劇貶值,爲了抑制跌勢和隨之引起的通膨現象,俄國政府不得不提高銀行利率。

提高利率,就能解決問題嗎?當然不會,反之通膨現象更嚴重。

這個現象,我國在98年的風暴期間就經歷過了。記得安華還是副首相也是財長的那個時候嗎?那時候,馬幣被貨幣炒家索羅斯狠狠狙擊,一度跌到接近五元兌一美元。

(索羅斯是炒作馬幣黑手,當年敦馬這麼說。但許多年後,他又說不是索羅斯,兩人還握手言和。)

身為當時的財長,爲了抑制馬幣跌勢,安華同樣採取升息策略,記得BLR一度最高升到13%,讓借貸者喘不過氣來。

安華還將銀行的呆帳(non performing loan)限期從6個月縮短至3個月,讓銀行呆帳忽然大增,許多大企業因而陷困,車貸屋貸亦不可倖免。

當然擁有現金者則眉開眼笑,因為銀行定期存款也跟著升到10%以上。

除了升息,安華當時還打算接受IMF的援助,敦馬堅決反對,結果終於發生了安華被革職事件,安華以涉嫌洩露國家機密和性醜聞等莫須有罪名被捕,遂有了「烈火莫熄」。

當時還有一個陰謀論,說安華那麼做,是想要敦馬早下臺,那他就可以更早當上首相。如果此話當真,安華豈非弄巧反拙?

如果沒有當年沒有發生金融風暴,恐怕安華早就當上了首相,也輪不到阿都拉和納吉。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安華付出的代價也太大了。

大馬歷史恐怕也不會是當今這個模樣。

不過,世事從來難以預料,敦馬對他的接班人向來都有意見,包括阿都拉和納吉在內,就算當年沒有發生金融風暴,安華也未必有機會,至今可能都還由敦馬當首相。誰知道?

既有前車可鑒,如今油價重挫,同樣是產油國的大馬能夠倖免嗎?國庫已空,國油收入劇減,加上股匯雙雙暴跌,深不見底,納吉首相要拿甚麼來拯救國家經濟?

平時未綢繆,如今從何補牢?有名無實的Najibnomics,不過是一個學術名詞。

隨著敦馬近來毫不客氣地公開批評納吉與他的政策,來自巫統內部的反對聲音也逐漸多了起來,納吉卻老神在在,一律不回應,還是他根本就一籌莫展,束手待斃?

他會不會遭遇與當年安華同樣的命運?新一輪風暴才正要開始。

Monday 15 December 2014

馬幣與油價齊跌有利赤字?

油價不斷滑跌,影響馬幣狂瀉,外資出走,導致馬股近乎崩潰。

一些專家認為,低油價時代來臨,情況至少持續一年;也質疑明年預算案將如何達標,如何減赤?加上政府舉債度日、揮霍無度,人民對國家前景,更不敢有所期待。

面對淒風苦雨此刻,OCBC經濟學者威廉托(Wellian Wiranto)獨持異議,認為油價馬幣雙低,其實有利國家赤字。

可惜他并沒有如何以數據來支持他的論點,有的話只輕輕帶過,無法令人信服。

他的論述大略可分為以下四點,但似乎都沒什麽重點。若說這是一名資深專家的看法,倒叫我相當失望。

1.油價伴隨馬幣走軟,將可抵消赤字擴大衝擊,因此對國家財政狀況影響並不如市場預期般嚴重。

如何抵消擴大赤字衝擊?他沒有進一步說明。而既然赤字因此擴大,自然證明了油匯走軟對赤字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2.原油價格下跌,國家收入可能較少,但油匯走勢加上燃油津貼取消,將有助減少赤字。

他舉例,國際油價從每桶105美元跌至70美元,政府收入將減少大約150億元馬幣,但政府將從取消燃油津貼節省200億元,即使政府將半數節省下來的資金花在BR1M上,這仍足以緩和石油相關收入的影響。

這點我不敢苟同,就算威廉的數字正確,政府也只能從中凈省了50億(200-150),假設半數花掉在BR1M,政府也只能多出25億元,這根本是微不足道的。

何況目前油價已跌破了60美元,若以每跌一美元國家石油收入即跌4.3億馬幣計算(150/35),那就等於政府收入再少了43億,這已將近侵蝕掉原先所節省的50億,剩下區區7億元,連支付BR1M都不夠!

3.大馬雖是亞洲唯一石油凈出口國,精煉石油產品近期也在成長,因此,石油凈出口數額並不明顯,也因此,油價低迷對我國石油貿易收益影響有限。

他的意思是不是說:因為石油“凈”出口數額不多,因此低油價對國家石油貿易收益影響有限?

我找不到石油“凈”出口額的數據,但我不認同低油價不會影響國家貿易收益數額。這位經濟學者應該提出數據來說服讀者。

不過,最令我懷疑的論述,莫過於這點:

4.馬幣疲弱進一步扶持政府收益,因為以馬幣計算的石油收入將會顯得較高,這將抵消低油價對政府收入帶來的衝擊。

這不是自欺欺人嗎?因為實際上,以美元計算的石油收入還是跌了。

而且那也不是一定的。如果馬幣跌幅高於油價跌跌幅,就算是以馬幣計算,政府的石油收益還是會低於之前的。

以下簡單例子顯示,石油的馬幣收入跌了至少35%!

之前:US105XRM3.1=RM325.5
現在:US60XRM3.5=RM210.0

燃油對民生來說是一項必需品,正因為它是必需品,所以需求未必會因價格下跌而增長,這需視其需求彈性(elasticity)而定。

從商人角度看,需求愈無彈性,售價愈高,商人獲利愈多。

一般上,這些必需品容易被官商壟斷,原因即在此。

爲什麽政府必須為一些必需品制訂價格,原本的原因就是避免這些物品被無良商家所壟斷,但一旦官商勾結,以反壟斷之名,行壟斷之實,結果人民仍然必須繼續受苦。

說回OCBC的分析報告,我是根據《東方》的新聞作出評論,我找不到其英文原文,所以這裡所提的若與原文有所出入,在此先向威廉先生致歉。

Friday 12 December 2014

油價每月浮動一次

國際油價昨天跌破60美元大關,再創五年新低。

國內油價雖已“浮動化”,人民甭想國內油價跟隨國際市場下調,因為部長已經表明,國內油價將只每月調整一次。

即是說,下一回油價有望下調,還必須等到明年一月。

至於降幅這次是多少?我想大家也無需期待太多,因為上一回,RON95僅調降4分,RON97反而調降更多(9分),降幅是前者的2.3倍。兩者差距20分,一些駕車族遂改用RON97,導致市場忽然供不應求,必須從新加坡進口RON97。

讀到這則新聞的時候,覺得真荒謬,大馬身為一個產油國,竟然需要倒過來向新加坡一個石油進口國輸進RON97。

消費部秘書長阿利亞斯解釋說,這是因為RON97需求“激增”所致。

如此一來,RON97的成本會不會因此增長?其零售價下個月會不會不跌反漲,或降幅縮窄呢?

既然我國油價機制採取的是「管理浮動制」,爲了不讓兩個RON價差太小,導致RON97需求高過RON95,相信當局或會將兩者價差擴大吧!

由於12月的降幅太小,引起人民質疑,消費部長哈山馬力說將公佈油價的計算方程式,讓人民瞭解油價是怎麼得來的。

但12月已過了近半,至今未聞當局已經把計算油價的方程式公佈讓大家見識一下。

既然有了方程式,將它公佈出來有那麼難嗎?

月初,拉菲茲說,RON95應該調降至1.72元,而非區區4分至2.26元。

他引述副財長馬斯蘭上個月說的話。副財長當時說,若國際油價下滑至70-75美元,政府就會建議將RON95下調至1.72元。

拉菲茲不是無的放矢,我上網去查舊聞,馬斯蘭的確有那樣說過。

可能那時候他也沒有想到國際油價會跌到那麼低,所以才會說得那麼“有信心”吧!

如果國際油價在70-75美元之間,RON95的“浮動”價就應該是1.72元,那根據目前的60美元水平,RON95零售價應該是在什麽水平呢?

我看回五年前寫的blog,根據那時的算法,

RON95起碼也要降到1.60元,才算反映實價。

但你認為當局會從2.26元一下調降66分至1.60元嗎?我說不會。

那時,政府恐怕又會想出各種理由來抑制國內油價的降幅了。

藉此油價波蕩時刻,所謂的「浮動制」,卻是每個月才調動一次,時間上隔得太久了。

若說每週一次太頻密,那至少也該改為為每半個月吧!

油價狂跌,影響股匯兩市,兩者跌到淒淒慘慘戚戚,卻在《東方》讀到華僑銀行經濟學家Wellian Wiranto獨排眾議,指油價馬幣雙低將有利國家赤字,非如市場所預期的負面。

覺得他的理論很有趣,但今天寫太多了,下周再和大家分享他的看法。

Wednesday 10 December 2014

改為全日制 英文會變好

副首相兼教長慕以丁說他不明白,爲什麽我國英文這麼差,從幼兒園到大學,學生都在學英文,但大學生畢業出來後,仍然說不好英語。

讀到這則新聞,我懷疑他是不是才剛上任當教長,才會說那番話。

我國英語水準早就一落千丈,他是現在才察覺到的嗎?不然,在他當教長的那五年期間,他都在懵懵懂懂地當嗎?

而且,是誰在幾年前,以要“提高國語地位”為由,硬硬將「英語教數理」政策廢除的呢?

兩年前,首相不是已經宣佈,要從印度引進教師來我國教授英文,以“反映政府積極提升英文教育水平的決心”嗎?

當時就覺得奇怪,爲什麽這件事由首相而不是由教長宣佈。而後來到底有沒有落實呢?知道首相的性格,大概他也只是說說而已。

那在敦馬仍是首相期間,爲了提升英文水平,教育部也曾把退休了的英文老師召回學校去,聽說後來換了教長又換了政策,這些退休英文老師教教下也不教了。

像這種沒有決心朝令夕改的教育政策,我國英文水準怎麼會好?

記得我的孩子剛進小學的時候,每週的英文課只有兩三節,學校只有在星期六主動為學生補課,包括英文課在內。

那是華小,國小有沒有那麼做就不知道了。

後來,教育部卻禁止學校在星期六為學生補課,除非是課外活動。

你看,英文節數不夠,學校選在星期六為學生補課,教育部卻不允許。

學生平時也不說英語,在學校不說,在家更不用說,在那樣的情況下,學生的英文水準有可能會好嗎?

就算進了大學,用的是英文課本,講師用英語教課,但到了考試或寫論文,學生竟然可以選擇用國語寫或作答,叫人匪夷所思。

這樣子,學生的英文水準又怎樣會好呢?

爲了解決學生英文不好這個問題,教長就想出了一個解決方案,那就是希望將學校“改為全日制,讓學生有更長的上課時間來學習英語”。

又一個「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政策。

但教長真的那麼肯定一旦落實全日制,學生的英語水準就能獲得提升嗎?

我們有沒有能夠教英文的教師?他們的英語能力與素質又如何?這些教長都沒有提到。

我相信他只是一時興起忽然提提而已,因為他是在出席「高等教育發展藍圖對話會」時提出。

幾天前,他不是一反常態,忽然鼓勵國人及學生學華語,“因為華語很重要"嗎?

他甚至透露將把中文列為國小必修課,并將從中國聘請大批華文師資近來我國教華文等等等。

我還以為我眼花看錯了新聞,因為這根本不像他平時的性格呢!

我想,要華文師資,在國內培養就好了,何須勞師動眾到中國去聘請?這些中國來的老師會說馬來話嗎?如果不會,那些國小學生如何聽得懂?

如果教長對此事認真的話,那他何不先承認獨中,承認統考文憑?這不是很荒謬嗎?

我覺得這只是他的三分鐘熱度而已,他只言不行,不會真的付諸行動,就像兩年前說要從印度聘請英文老師進來一樣,最後也無了下文。

Tuesday 9 December 2014

大馬人很笨!

油價續創新低,馬幣也創下多年新低,這個情況與98年金融風暴爆發前的跡象有些相似。

卻有領袖說低油價低匯率對國家來說是好事,因為物價會隨之下降,出口會增長。

理論上是那樣子,但現實里會那樣發生嗎?

不要再自欺欺人了。

像油價高的時候,高官就說政府不得不增加燃油補貼是一項負擔,如今油價跌不見底,就聽到專家說,政府雖然因而節省了120億元燃油津貼,卻也因為油價大幅滑跌而減少了200億元石油收入。

政府不對人民說實話,如今得到報應,如此得不償失,也算是給政府一個教訓吧!

所以你說,低油價對一個產油國來說,應該是好事還是壞事?

過去政府一直說不能再繼續給予人民補貼,因為負擔太重,卻不說政府其實從石油得到的收入比燃油補貼更多。

做為東馬子民,說到這更讓人生氣,因為有三分二的油氣收入都是來自東馬,這個國家根本就是靠東馬兩州來度日。

不要說我煽動,因為這是事實。

當年我們的州領袖太笨,所以才會答應僅抽取區區的5%石油稅,然後又將另外5%石油稅給了聯邦,國油盈利也讓聯邦獨取。這樣公平嗎?

當首相說東馬是國家的定期存款的時候,州領袖還洋洋得意。那到底是讚歎還是恥辱啊?

就好像上個月納吉過來為幾個國陣州成員黨主持大會的時候,也公開讚歎百林對國陣的忠誠。百林聽了,是高興還是悲哀呢?我很想知道。

然後,納吉宣佈成立「州非法移民工作委員會」,并委任百林當這個工作委員會的主席。

如我說的,納吉喜歡成立委員會,但往往沒有下文。百林說,至今他都沒有收到任何委任狀,相信納吉回到半島去後就忘得一乾二淨了!

做為產油國,人民享有燃油補貼乃天經地義,問題在政府的揮霍無度,管理不當,造成國債高築,結果風暴一來,政府就顯得手足無措,才會造成馬幣疲弱不堪。

國家會不會重蹈覆轍?人民除了咬緊牙關,逆來順受,努力祈禱,國家前途在無能領袖手中,實在也做不了什麽。

週末的時候,敦馬在他的部落格大罵大馬人笨。我心想,這不就是領袖所要塑造出來的人民性格嗎?領袖就是要人民笨,他們才容易將人民玩弄於他們的股掌之間。

我覺得,大馬人不是笨,而是太認命。

當然我也知道敦馬指桑駡槐,其實他指的是納吉首相。

但爲什麽他在巫統大會期間不發一言,現在又來展開新一輪的謾駡?

當年不是他把阿都拉罵到下臺嗎?難道這次對納吉,他完全無法可施?

他說大馬人很笨,讓外國人擔任馬航CEO。

他這樣一竹竿打沉一船人,把人民也罵進去,對人民很不公平。

他也忘了馬航會有慘不忍睹的現在,與他在過去執政的22年期間不無關係。

馬航是從一開頭,不是在他卸任後才出現問題的,他忘了他也無數次拯救過馬航嗎,但最後仍然虧損連連?難道他看不到問題的源頭,是從他那個年代就開始的?如果聰明如他都解決不了,又何況他人呢?

他甚至揶揄政府,如果讓白人當馬航CEO,那有一天白人也有可能當大馬首相。

噢?納吉不是他當年屬意的人選嗎?爲什麽如今又後悔了?

我倒不覺得由白人當馬航CEO有什麽大不了,膚色不是問題,重要的是他的辦事能力與表現。

反正過去都由大馬人當CEO,結果都無法讓馬航反虧為盈,這次讓外國人來試一次又何妨?

我反而擔心這位馬航准CEO上任後,會不會因面對我國的處事方式而起文化衝擊(culture shock)?我國的政治干預、裙帶關係、官僚作風、貪腐現象等等,他受得了嗎?

或者這樣說,他能夠呆多久呢?老實說,我不是很樂觀。

其實,有法令規定說:官聯企業的CEO必須由大馬人做嗎?我相信沒有。

但我相信倒有不成文的規定,說這些GLC的CEO必須是馬來人/土著吧!君不見一向都是如此嗎?華人,往往就只有當副手的份。

這次敦馬的反應那麼大,可能就是基於這個原因吧!更何況他一直都是一名種族主義者,委任華人都不得了,這次竟然請了一名洋人來當一家GLC的CEO,這口氣他哪裡吞得下?

Monday 8 December 2014

州民州領袖又被搵了一大笨

調查州非法移民的“皇家”報告出爐,與其說將困擾州民幾十年的非法移民真相大白,其實它引起了更多混淆。

其一就是報告出爐當天,其秘書才澄清說它不是“皇家”委員會(RCI),但要繼續稱它為RCI也無不妥。

是不是RCI,竟然如此草率兒戲?

若非RCI,爲什麽當初宣佈成立時首相說它是RCI?若非RCI,爲什麽還要最高元首過目?

其二,「IC計劃」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爲什麽無法確定?如此模棱兩可,導致媒體報導各異,身為讀者的我也讀到眼花繚亂。

杰菲里直斥政府首席秘書阿里韓沙歪曲報告內容,把「IC計劃」“可能”存在說成不存在。

杰菲里是州立新黨主席,他是副首長百林胞弟。

百林也忍不住開聲,說他至今仍未接獲受委「非法移民工作委員會」主席的委任狀。

他不知道這個工作委員會的工作性質是什麽。

他問道:它只是個工作委員會、管理委員會還是諮詢理事會?

http://www.thestar.com.my/News/Nation/2014/12/04/rci-report-pairin-says-unsure-of-role-in-working-panel/

百林會那樣問,那也無可厚非,因為他是在報告出爐前受委,現在卻跑出另一個委員會,如我上周提出的疑問,兩個委員會的工作會不會重疊?

報告建議政府成立一個永久委員會和一個擁有權限的管理委員會。

(擁有權限?這個建議可圈可點。)

如果政府不接受,報告建議考慮成立一個獨立的移民諮詢理事會。

(一個“獨立”的理事會?我們有多少個“獨立”的理事會/委員會啊?這個建議也可圈可點。)

針對報告的建議,聯邦“决定”成立一個由首長慕沙和內長阿末扎希聯合主席的「沙巴外來移民永久委員會」,加上早前納吉委任百林為主席以“針對報告作出研究及建議”的工作委員會,所以就有兩個委員會了。

報導說,以百林為主席的工作委員會將向慕沙和阿末扎希內長的永久委員會提呈建議,永久委員會再提呈給首相和聯邦內閣探討。

即是說,百林的工作委員會,不過是永久委員會里的一個工作單位,可能不會擁有什麽實權,因為建議獲不獲得接受,還得通過另一個委員會,最後還要帶進聯邦內閣里去討論。

這樣的一個工作委員會,能有什麽實權?做起來真是大大無癮。

知道首相的作風,成立這樣一個以百林為首的工作委員會,不過是爲了敷衍州民了事,最後恐怕也落得如其他形同虛設的委員會的下場,發揮不了什麽作用。

百林是團結黨主席。難怪週末的時候,團結黨議決要先瞭解以百林為首的工作委員的職權範疇後,才決定黨主席百林是否要接受有關職位。

看樣子,這個工作委員會的成立,都會“有排來拖”了!

州民和州領袖們又被搵了一大笨。

Thursday 4 December 2014

這個RCI原來不是RCI

沙巴非法移民皇委會報告終於在昨天出爐,可說是千呼萬喚始出來,但,那是不是州民所期待看到的皇委會報告?我不認為。

最令人感到困惑的是,這個皇委會是在2012年由納吉首相親口宣佈成立的,但在報告出爐後,其秘書沙里布丁卡欣才宣告說,它其實不是「皇家委員會」(Royal Commission),它的全名叫「沙巴非法移民調查委員會」(Commission of Enquiry on Illegals in Sabah)。

不過,這位秘書說,由於它是由國家元首所直接委任,大家繼續稱它為RCI(皇委會)也無妨。

既由國家元首委任,卻又不用“皇家”兩字,那又何必由最高元首委任,直接由首相宣佈委任就可以了!何必多此一舉?

而當初首相宣佈成立的時候,它的確是個RCI。

我覺得去掉“皇家”兩字,是後來才做的決定,而其中因由就不得而知了。

根據媒體報導,該委員會所作的調查報告可以歸納重點如下:

1.「IC計劃」有可能存在。

只是有可能嗎?那到底有沒有呢?

覺得這個結論很荒謬。在花了將近兩年并傳召了211人供證後,花了那麼多的財力人力,卻無法斷定是否有「IC計劃」的存在?

其實,該計劃在本州被廣泛稱為「M計劃」,背後人物呼之欲出。

2.「IC計劃」無關政治,沒有政府或政黨涉及,而是不法集團與貪官勾結牟利。

如果沒有背後的政治人物撐腰,這些貪官敢那麼膽大包天嗎?如果沒有政府或政黨涉及,爲什麽委員會又提到背後有政治議程呢?

而且,來自國民登記局的貪官在供證時皆提到敦馬當時的政治秘書Abdul Aziz Shamsuddin和副內長梅格朱尼的名字呢!說沒有政治人物涉及,誰相信呢?

當時敦馬除了是首相也兼任內長一職,他真的對此一無所知嗎?

總檢察長阿都干尼輕描淡寫指出,這些州非法移民成為選民的人數不多,無法影響大選成績。是真的嗎?

3.委員會說報告未直接點名涉及者的身份,因為那不在該委員會的調查範圍。

的確,當初委員會成立的時候,其兩大職權範疇只是兩項而已:

i. 調查非法移民人數;
ii. 調查非法移民成為大馬公民/選民的人數。

它無權提出建議以採取行動對付涉及者。

這點請參閱拙文《沙巴非法移民調查皇委會避重就輕》(14/08/2012)。

http://steppenwolf-kanghwa.blogspot.sg/2012/08/blog-post_14.html

4.委員會只做了一項建議,即成立一個永久委員會(Permanent Committee)及一個擁有足夠權限的外國人事務管理委員會(Management Committee on Foreigners with adequate powers)。

政府若不接受此建議,則考慮成立一個獨立的移民諮詢理事會(Consultative Council on Immigrants)。

針對這,政府已决定成立一個由首長慕沙和內長扎希聯合主席的「沙巴外來移民常設委員會」,加上早前納吉委任副首長百林為主席以“針對報告里的建議作出研究及建議”的委員會,就有兩個委員會了。

這兩個委員會的職責會不會重疊呢?我想不會吧!因為百林只是負責研究報告內容然後做出相關建議,而由首長和內長聯同負責的委員會則是處理州內非法移民問題的永久性委員會吧!

但,那樣的一個負責單位,不是早就有了嗎?但問題還是沒有解決掉啊!

這也再次顯示納吉首相喜歡成立委員會的性格。過去不就時常成立各式各樣的委員會,但最後往往無疾而終嗎?

相信這個非法移民課題最後也是一樣,反正州民對這些非法移民早已習以為常了。

還有,如我在上個月《納吉和敦馬的終極決裂?》(18/11/2014)里質疑,該報告選在此時公佈,可能與剛過去不久的巫統大會有關,也與敦馬有關。

之前,敦馬不斷公開抨擊納吉,當納吉透露說將公佈有關報告後,敦馬似乎就安靜下來了,甚至在大會上也沒說什麽話。

兩者有沒有關聯呢?就讓大家運用大家豐富的想像空間吧!

Monday 1 December 2014

新加坡先大馬破產?


乾脆將油價的「管理浮動制」(managed float sysytem)改稱「管制定價制」(controlled fixed system)好了。

油價部長哈山馬力說,新油價將生效一個月,再下個月可能會有變動。

如果你忘了誰是哈山馬力,他就是陪首相納吉買一塊錢一隻雞的部長,也是插手干預人民銀行提供3200萬元免息貸款給地毯商人迪巴的部長。

可是,之前好像聽哪個部長說,油價將以每10天的平均價格爲準,等於說每10天檢討一次,爲什麽如今改為每月一次?這還能叫浮動制嗎?

所以你說,這到底是浮動制還是固定制啊?

週末的時候,國際油價再創新低,最低跌至66美元。

油盟不減產,據說是因為這些中東產油國不認為減產將使油價推高,因為美國方面不斷大量增產,導致石油市場供過於求。

美國大量增產原因,則是爲了打擊靠石油出口做為作戰資金來源的ISIL恐怖組織。

從今天起,政府“取消”了燃油津貼,採用「管理浮動制」,卻僅將RON95調降區區4分至2.26元,柴油不降反起3分至2.23元,RON97則再降9分至2.46元,與RON95價差20分,是否意味著,從此兩者將保持這個價差呢?

對比兩個月前RON95調漲20分,此次卻降區區4分,根本微不足道,自然引起民間嘩然。

拉菲茲,不用等到年底了,為這個無能政府,即刻就發動全國性示威吧!

國際油價七月以來即開始節節敗退,至今已跌了超過40%,但RON95並未隨之跌價,反而是RON97上個月獲降20分後,如今再降9分。若說還有津貼,看似RON97獲得津貼而非RON95呢!

今天讀到報導,國油CEO三蘇阿茲哈說,如果國際油價維持在75美元水平,國油明年付給政府的股息和稅金或會下跌高達37%。

我心想,如今油價已跌破70美元,那政府的國油收入不是會更低?

這也是給政府的一個教訓和報應吧!

油價高的時候,未看見國庫收入增長,反而是國債年創新高,根本是舉新債來還舊債。

政府揮霍無度,不是超支就是虧損不是津貼就是賠償,這些都可以從總稽查司報告里看得到。

財長首相口口聲聲說要減赤,但我看不到他的減赤意願在哪裡,對年年新高的國債數字,他還淡定的說不足慮。

在上周的巫統大會上,第二財長胡斯尼更大言不慚說,其他國家如美國和新加坡也同樣“債臺高築”,如果要破產,應該是這些國家先破產,大馬不會是第一個。

天!他們真的以為新加坡會先大馬破產嗎!太夜郎自大了吧!

聽到這些國家領袖紛紛發表這種愚蠢言論,教你無法看到國家的未來在哪裡。想到有一天國家的前途就會毀在他們的手上,你會灰心到再也不想活下去。

為什麽他們一直在他們的大會上攻擊華人,把自己當成“受害者”,這不就是對自己沒有信心,充滿自卑的一種表現嗎?想想他們也真可憐呢!

他們那些肆無忌憚的狂妄,爲什麽總檢察長未控以他們煽動罪名呢?

納吉有信心國家將在2020年前成為高收入先進國嗎?我很懷疑。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