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也难怪,斋戒月后天开始,可以想象一旦MCO解除的话,民众将会倾巢而出或涌现返乡人潮,这是当局所感到担心的。
诺希山说,是否要结束MCO,有六大考量因素:
1)边界管制:避免来自国外输入确诊病例;
2)行动管制:避免社区人传人,在家受感染的机会较低,外出人潮聚集又狭窄的地方相对风险较高;
3)医疗系统:是否能在24小时内取得检测结果,医疗设备如病床、加护病房是否充足等;
4)保护高风险群:乐龄人士、残疾人士、接受化疗者、慢性疾病者等;
5)人民需习惯新生活常态:继续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避免群聚;
6)社区所采取的防疫措施:遵守卫生部指示,避免疫情蔓延。
他说,上述规划中的框架需要每一个部门或机构去研究,如何进行“软着陆”的退场机制。最为关键的还是边界管理和行动管理,必须控制这两方面才能考虑结束MCO。
边界管理,不应只是管制国外人士入境我国,从国外回来的大马人也应该同样受到隔离,此外,跨州、县、岛及社区也应该继续受到管制或隔离。
诺希山也透露,病愈者有复发的可能,之前已有三宗个案,如今本州也有五宗来自山打根和京那巴当岸的个案,在出院一周后复检时又呈轻微的阳性,理应痊愈后会产生抗体,但没有数据证明抗体能避免再受感染。

针对这点,诺希山说目前还没有结论性的研究。这不代表无症状者就不会传染给他人,所以民众还是小心为妙。
因此,就算MCO不再延长,相信当局也会有条件式的开放,即把上述因素纳入考量,尤其是跨界跨区的人潮流动,不能因此而松懈。
前天提到几位不听话到处趴趴走没有保持社交距离又群聚用餐的副部长、州大臣和行政议员等人,总警长阿都哈密声称已对几人完成调查并交由副总检察长采取行动,至今未闻后者的回应。
虽然上述几人都已作出道歉,但这种违法的事岂能道歉了事?高官若能道歉了事,对那些被罚1000大元的老百姓岂非很不公平?
防长伊斯迈沙比里说,没人可以凌驾法律,不管是谁,只要违反MCO者必将受到对付。
其实,既有人证物证,警方根本都不用调查,应该像对待平民那样即刻罚款或提控,那就能大快民心,像民众爱护诺希山那样也获取大大的赞,何乐不为?
事关重大,不止高官不应享有特权,明知故犯,更应罪加一等。

如此狂妄自大,警方应该不需等民众投报,直接开档调查扣捕即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