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是智慧的时代,也是愚蠢的时代; 是信任的年代,也是怀疑的年代; 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 是充满希望的春天,也是让人绝望的冬天; 我们的前途充满了一切,但甚麽也没有; 我们一直走向天堂,也一直走向地狱.......
Tuesday, 13 September 2011
殖民地的故事
我中學時的歷史不好,中五時只拿了個7。
我喜歡聽故事,不喜歡死背的東西。
其實,如果把歷史當故事來看,我還是滿喜歡的。
歷史最難的部分就是要死背那些年份和日期,這一方面我最差,所以死背不起。
那時的課本還是用英文教的。
現在,History已經變成了Sejarah。
我看了孩子的Sejarah課本,內容沉悶無比。
我想,如果現在再叫我讀歷史,相信我就會考不及格了。
喜歡朝令夕改的教育部,決定從2013年開始,把歷史列為必修和必考科,考生的歷史必須及格,才能獲得大馬教育文憑。
聽教長的口氣,理科生似乎也不例外。
我為大馬的孩子感到悲哀,也為自己感到慶幸。
因為,像我這類不會死背的學生,肯定會因為歷史不及格而考不到大馬教育文憑。
我要帶出的是甚麼?
就是大馬的教育制度,只會教出只會死背只會死讀書的孩子。
雖然我相信孩子的適應能力很強,教育再如何改如何變,對他們都不是問題,但我不想我的孩子只會死讀書。
如果大馬的孩子只會讀死書,我不止為大馬的孩子感到悲哀,我也為這個國家感到悲哀。
最近,「歷史」忽然成了一個熱門課題。
問題是,有人忽然提出,學校課本里所讀到的,好像不是當年的史實。
或者說,我們的歷史,好像都被「纂改」了。
我們所知道的歷史,原來不再是那么一回事?
我想到一個不禁讓我擔憂的問題,如果「歷史」都不能被確認是「歷史」,我們又如何要我們的孩子必須考及格他們的歷史科?
他們要讀要考的,應該是屬于誰的歷史?
先不說末英德拉是不是共產份子,要確定大馬究竟成立了54年還是48年,真的是那么的難嗎?
如今更出現一個更荒謬的理論,原來馬來半島「從來都不是英國的殖民地」!
根據敦馬的說法,英國政府只是受蘇丹的邀請過來保護半島而已。
你會認同這個說法嗎?如果從來都不是殖民地,那國家又何需「獨立」?
那獨立多少年之爭論,也變得毫不重要了!
如果不是殖民地,那當年的鈔票和銀幣,為何印着英女皇或喬治國王的大頭像?
小時我還收集到那時的郵票,上面也印着英女皇或喬治國王的大頭照呢!
看來,我們的敦馬,已經變得老懵懂了。
不止敦馬,連大學的歷史教授,也否認「殖民地」之說。
這可真叫人大惑不解。
沙砂兩州當年也是英國的殖民地,直到1963年才和半島及新加坡成立了馬來西亞。
那之前,沙巴還不叫沙巴,叫北婆羅州。
汶萊當年拒絕隨同,一直到1984年才完全取得獨立。
何謂「殖民地」?
我的《漢語大詞典》如此解釋:
“原指一個國家在國外侵占并大批移民居住的地區。在資本主義時期,指被資本主義國家剝奪了政治,經濟的獨立權力,并受它管轄的地區或國家。”
忽然想到,馬來西亞成立初始,沙巴人口不到70萬,半世紀不到,48年後,本州人口已經沖破3百萬大關,那是驚人的5倍數。
這樣一個成長率,相信在英國殖民時期也望塵莫及。
從同一個角度看,不管是在英國統治時期或大馬成立時期,本州的殖民地地位仍然保持不變。
敦馬當年的M計劃,讓外來人口涌入本州大量繁殖、落地生根,那不也是一個殖民政策嗎?
這樣一個「殖民」政府,不管是來自英國或大馬,又有甚麼分別呢?
這樣看,真正取得“獨立”的,反而是比我們遲了21年的汶萊。
當然,汶萊也可以辯說,之前它并非英國的「殖民地」,它只是受到英國的“保護”。
如今,它的幣值是我們的2.5倍,政府“永不賦稅”,甚麼所得稅服務稅消費稅,汶萊人民聽都沒聽過。
與汶萊為鄰的本州也擁有像汶萊那樣的豐富油藏,但是......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3 comments:
如果大马不要当殖民地,为何不退出commonwealth。
對啊!大馬還是英聯邦成員!自打嘴巴。
哈哈。这个如果传出外国优势一个笑话了。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