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已和Battersea第二期控股公司签署条款协议,以展开初步洽谈。
报道亦做说明:协议非约束性合约,当中条款也将取决于进一步的精密审核和洽谈结果。
也就是说,这等同于一个MoU,不是合约,这期间会有所变化也说不定。
文告也透露,Battersea项目第一期已获得100%认购率,并已在去年末季交盘,第二期项目也几乎获得100%认购率;当初投入的资本,也已重新投资在接下来的发展阶段。
上回提到,EPF、实达和森那美组成的财团在2012年以4亿英镑买下Battersea项目,EPF持有Battersea项目的20%股权,国投则是实达和森那美的大股东,通过后者持有80%股权。
如今,EPF和国投则有意直接投资16亿英镑在第二期的项目,比当初的投资额多出了4倍。
根据英国报《The Guardian》报道,Battersea重建工程成本从原本的7.5亿英镑翻倍到15亿英镑。这或就解释了为何EPF和国投需在发展计划上加额投资,不是一倍,而是惊人的4倍。
该报指两家大马GLF支付超过1,000倍的价格,以购买Battersea第二期项目。
针对此,国投主席阿都华希驳斥为胡扯,说是因为有英国人士不高兴该具有代表性的项目计划由大马财团来发展而乱说。
我去找了原文来读,发现在1987年的时候,该原本是发电站的产业,是仅以150万英镑脱手。如今EPF/国投联手以16亿英镑买下单单第二期,涨幅是高达1,066倍!可见《卫报》说的高出1,000倍的收购价,并非无的放矢。
当然现在的价钱不能和30年前的价钱相比,而且现在该处已转型成一个高档的商业及住宅区,价值不可同日而言。
在否认的当儿,阿都华希或许应该进一步澄清,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大的价差,以及目前的土地估值。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