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黨國會議員黃基全透露,根據首相兼財長納吉的書面答覆,政府在2009年至今年10月期間,在聘請海外顧問公司方面,共花了72.2億!
納吉是在2009年4月上任,至今年10月這55個月期間,等於政府平均花在這些顧問公司的開銷,每年至少16億,或每個月1.3億,或每天440萬元!
這個數字夠不夠嚇人?
而且是逐年增加,平均每年增加13.5%。
黃基全說,那是國家經濟成長值的兩倍!
因此,黃基全問,國家是不是對政府公務員缺乏信心,為何請了那麼多公務員不用,還要花那麼多錢去聘用外國顧問?
還說要減赤減開銷。
不懂這些外國顧問扮演的是甚麼角色?
讓我想起國家的「教育大藍圖」,竟然是聘請外國顧問公司來為國家策劃,這也太兒戲了吧!
505後,首相有沒有顧問或智囊團為他分析大選成績?
我相信是有的,否則他不會以「華人海嘯」做結論,跟著不久就推出「強化土著經濟議程」,說不能讓大占多數人口的族群被邊緣化。
首相以「華人海嘯」來合理化他的「強化土著經濟議程」。但,他可察覺當中的矛盾:一個少數族群如何邊緣化一個多數族群?
難道這個占大多數的人口是個弱勢群體?
既占了大多數,又如何淪為弱勢?這可真矛盾呢!
讓我想起,敦馬也有這樣的論調。他說,華人掌控經濟,印度人不是醫生就是律師,馬來人在自己的國家一無所有(大意如此)。
但,馬來人有政府照顧啊!爲什麽還會處於弱勢呢?
難道政府還未發現問題的癥結嗎?
敦馬自己也提過「拐杖論」呀!何以如今又換了論調?
納吉也樂此不疲似的,大選後就不斷強調他的「邊緣化」論。
他感謝占國家人口67%的馬來人在505時支持國陣,因此他有必要強化他們的經濟地位,遂有「強化土著經濟議程」。
納吉的數學顯然不是很好。
505時,假設所有67%人口都投國陣吧,比例上,國陣是不是應該贏取67%的選票?
實際上,僅有47%選民投選國陣,假設這47%選票也都是馬來票吧,那還有其餘的20%(67-47)選票去了哪裡呢?
納吉總不能否認也有華印裔選民投國陣吧,否則馬華和國大黨的票從哪來?你又怎能「邊緣化」這些支持國陣的華印裔選民?
2 comments:
他比较适合当公司的总裁而不是一国之首。
肯定虧大本。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