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在脸书问,如果油价可以东西马统一,物价为何不可以?
我一时手痒留言:何止,东马油价以前还比半岛便宜,一直到阿都拉的时代。
原来很多人不知道,不然就是忘记了,十多年以前,本州汽油价格每公升比半岛低两分,砂拉越则便宜一分。
但在2008年,当国际油价冲至145美元历史新高的时候,我国政府也在一夜之间将国内油价调涨80分至每公升RM2.70,是有史以来涨幅最高的一次(请看《政府疯了!》20100421)。
在该次的油价变动,政府也趁机将东西马油价统一,虽是产油州,沙巴砂拉越从此无法享有较低的油价。
说到油价,在还没有发生石油危机,未转用公制(metric)计算的六、七十年代,油价还是以每加仑计算的呢!一加仑约等于4公升,可以想象那时的油价有多便宜。
我们遗忘了的事情还不止于此。
本州也曾拥有一家银行,就叫沙巴银行,还有一家沙巴金融,却在90年代银行大合并时,与几家小型银行被并成一家,即现在的安联银行,沙巴银行和沙巴金融也从此走入了历史。
早期马新汶的币值相等,即兑换率一兑一,没有汇差,因此是通用的。1973年,大马退出三国货币通用协议,新汶两国货币仍互通,渐渐马币就被新币及汶币反超,现在一新元/汶元兑三马币左右,马币变相贬值了三分二(请看《三国元异:马币、新币、汶莱币》20090102)。
而在马来西亚成立之前,两岸三地还用过各自的英殖民期钞票,本州也有本身的北婆罗洲钞票,独立后,本州已改名沙巴,北婆钞票仍然通用,却在1967/68年左右贬值了15%,即原本一元值的北婆钞票现在只可买到85分值的东西,教平民百姓们叫苦连天。
不止州名被改,原本叫Jesselton的州首府在1967年被改为现在人人知晓的Kota Kinabalu。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当官的欲去殖民化,也曾想把保佛改名为哥打巴达士(Kota Padas)。
州选举快到了。这次的州选将不与联邦大选同步举行。其实,早期的州选举都是与全国大选分开的,一直到团结党州政府瓦解,巫统接过州政权后十年,才在2004年州选与联邦大选开始同步。而且,考虑到偏乡地区交通不便,早期的本州选举都要分开两天举行的。
本州第3任首长马士达华,他在任时,取消了电台华语节目,禁止戏院上映武侠片、只有周六周日两天可以上映华语片、影片一度不能有华语字幕、教会学校周会祈祷需改用国语、社会闻人被迫改教,一时罄竹难书。
这都是我们现在已经遗忘的往事。
https://www.sinchew.com.my/content/content_2326672.htm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