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天(6日),轮到身为第15名证人的艾侬供证时,否认她当时做过这样的言论。
我觉得,谁有说或谁没有说这句话,一点都不重要,它并不会影响当年国行炒汇严重亏损的事实。
倒是很好奇,国行炒汇亏损数额究竟是多少?之前有提过85亿、90亿、300亿,RCI主席西迪哈山第一天就已结论说是315亿(请参阅《又一个RCI成立》28/8)。
如今艾侬却说亏损是94亿,前国行总裁洁蒂供证时又说是320.7亿。
为什么亏损数额会有两极,即从85-95亿至300-320亿的差距?从这几天各登场人物的供词来看,数额较少的亏损似乎是从账目上扣除的数额,而300亿以上的数额才是实际的亏损。问题还是,如我上回提的,这200多亿的差额去了哪里呢?
洁蒂是听证会的第16名证人,原本我以为她当时未涉及炒汇事件,却原来那时她是国行驻伦敦的外汇交易office的主管(1989-1994),她的直属上司就是诺莫哈末。
那时伦敦办事处的交易金额是2亿美元,后来获增至5亿美元。她透露,当时诺莫哈末是国行银行部经理兼顾问,相当于现在的助理总裁;她每月都须向对方汇报。
除洁蒂外,关键人物也就是第17名证人诺莫哈末本人也于昨天供证。

他说,虽然国行炒汇亏损,但之前也曾从中获取盈利;而因为在那段时期吸取了外汇交易的经验,让他可以在金融风暴期间提供有关外汇意见,制定保护国家货币政策,使国家避免了数十亿元亏损,结果也让大马比其他东盟国更快从风暴中复苏过来。
不知他言下之意,是否意味着他已“将功赎罪”,当年的炒汇亏损是值得的?也因此,敦马又请他回来当国行顾问,以应付当年亚洲金融危机面对的棘手问题?
但,令人惊讶的是,他说他在那段期间只曾和当时的国行副总裁林西彦讨论国行外汇交易课题,但不曾与当时首相敦马和财长敦达因及后来的安华讨论过。
难道说,身为首相的敦马完全被蒙在鼓里?财长敦达因和后来接任的安华也不知情?
据说,敦达因因为和敦马意见不合辞职,安华才当上了财长。
由此可见,敦马不止和他的几位副首相都难以相处,和敦达因也同样难相处。
诺莫哈末虽说他在事发后引咎辞职,却不承认国行外汇交易完全由他做决定,反之是国行高层及董事局,尤其是国行总裁和“外汇储备委员会”(External Reserves Committee,ERC)做的集体决定。
我觉得总裁和ERC不可能在每天的每一单交易都要由他们做决定,那他们不是很不得空?身为外汇交易的首席交易员,诺莫哈末还是要负起最大的责任的。

不过,如诺莫哈末真的从未和敦马讨论国行炒汇亏损,意即敦马本身也不知情,那成立RCI的目的,可能就要功亏一篑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