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庭当时同意发出临时禁口令,但要沙菲益在14天内入禀法庭正式申请(请看《先从SRC的RM4,200万控起........》20180704)。
上周五,沙菲益正式提出申请,但被高庭法官纳兹兰以“侵犯言论自由”裁决为不合理。
他指出,现有诽谤和藐视法令已足以应付妨碍审判言论等的问题。
针对高庭裁决,沙菲益表示将于今天(14日)进行上诉。
此前批准发出临时封口令的高庭法官是苏菲安,由于被发现他是彭亨州巫统行政议员索菲的胞弟,为避免任何利益冲突,苏菲安因被调任而退审,改由纳兹兰承审此案(请看《SRC案之“案前案”》20180712)。
沙菲益提出的理由是,媒体(包括《砂拉越报告》、《华尔街报》及《当今大马》报道与读者留言),还有敦马、林冠英和潘俭伟等人的相关评论,都有媒体审判之嫌,进而影响司法公正。
他认为,公众的评论也会不利其当事人和审判,其当事人也担心案件证人会受到影响。
控方总检察署检控与上诉组主任哈纳菲(Mohd Hanafiah Zakaria)表示,法庭应驳回申请,因无法向民众发出封口令,这是不可能执行的。

如果只阻止国内媒体和公众评论,外媒却铺天盖地的报道与评论,那又有什么分别,会有差吗?
再说,你如何辨别报道和评论?封口的程度要到哪里?比方说,若是报道案情或聆审的进行,辩方可以硬指为评论而用封口令阻止媒体报道吗?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