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難道新聞報導有錯?
上星期,媒體報導自去年來推行的「我的第一家園計劃」,所有的申請全都被銀行拒絕,沒有一家銀行批准。
但在這兩天內,首相、林祥才和國行先後作出回應,並且提供數據,真不知哪個才是正確。
首相在國會透露,截至今年一月,政府(怎麼是政府,不是銀行?)共接獲1623分「我的第一家園計劃」貸款申請,389分獲批,其中280份獲得4110萬元擔保(Cagamas)。
國行文告指出,同樣截至今年一月,共有1624分申請,其中562份因重複申請被拒,另505份不符資格,389份獲批,其餘168份還在審核中。
林祥才則引述財政部的統計,說接獲1623份申請,但當中銀行只批准280個申請者,相等於17%云云。
綜合三者的回應,可以作出以下的結論:
申請者共1623-1624人。
562份因重複申請和505份因不符資格而被拒,剩下556-557份。
389份獲批,168份還在審核中。
在389份獲得銀行批准的申請中,只有280份獲得Cagamas(大馬再抵押機構)的擔保。
報導沒有講清楚,Cagamas的擔保是不是條件之一,那109份不獲Cagamas擔保的申請者,是否因而無法獲得貸款。
報導也沒有講清楚,獲得Cagamas擔保的280份申請者,他們的貸款是否已經發放,還是仍在處理當中?
如果真的有這280份申請者在「我的第一家園計劃」下受益,爲什麽之前媒體膽敢說是“零”批准?
就算有280戶家庭申請成功,這樣的批准率也太低了吧!
自去年三月推介以來,至今恰好一周年,平均每個月僅有23-24份申請獲得批准。
共有26家銀行機構參與這項計劃,也就是說,每家銀行機構平均只批准一份申請,有些根本是“打蒼蠅”。
這樣的一個計劃,你說到底是成功還是失敗呢?
兼任財長職的首相,他在治理財政這方面的KPI顯然是不及格的。
1 comment:
媒体报导与官方回应前言不对后语。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