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31 December 2015

最後一項減債計劃

今天的重大新聞,對阿魯來說,便是1MDB成功脫售大馬城的60%股權予以海濱控股(IWH)和中國鐵路工程(CREC)為首的財團,價格74.1億。

(1MDB一連兩個買家都是中資財團,那些馬來主義份子不知怎麼想?)

這個價格,與阿魯之前透露的110億價碼相差太遠,少了整整36億。

兌成美金,也只能減掉約17.2億美元。

原本的110億馬幣,以當年匯率3.2兌換的話則是34.4億美,恰巧是17.2億的一倍。

意即賣掉大馬城60%土地,1MDB“虧損”不止36億,若把匯率算進去,虧損則高達74億(17.2X4.3)。

與IWH-CREC成交價格也是74億,等於說,這項買賣讓公司“虧”了50%。

加上脫售Edra虧損62億,1MDB的減債計劃至目前為止起碼準備虧損136億(74+62),這還未把利息成本算進去,公司打算如何解決這筆債?

(請參閱《大馬城將成中國城?》8/12)

阿魯說買方也會吸納該段土地所舉的24億元相關債券。

不確定這24億是否已包括在74億元收購價內,若未的話,1MDB減債計劃後的虧損就可再減24億至112億(136-24)。

阿魯在記者會上說,脫售大馬城土地是1MDB重組計劃的最後一步,表示他已在之前訂下的半年期限內成功完成整個重組計劃,但還有剩下的債務呢?公司將如何解決?

他說,剩餘的40%股權可能轉回給財政部。

中資財團對大馬城的地皮估值是123.5億,但阿魯之前對外聲稱,欲脫售的60%地皮就值得110億,更說有12財團對之虎視眈眈。

其中來自卡達爾的中東集團欲以150億競標,結果卻選了中資財團的74億,看來之前是“報大數”吧!

Wednesday 30 December 2015

江南大叔和劉特佐的那些檳城舊事........

前天,副首相阿末扎希才叫人民不要輕易相信《華爾街報》針對1MDB的報導,人民應該耐心等候國內調查單位的調查結果才是。

言猶在耳,《華爾街報》昨天又再爆料,其中提到兩年前505大選期間,劉特佐如何在檳城主導國陣的競選開銷,通過一個叫「一馬檳城福利俱樂部」的活動進行拉票。

劉特佐儼然就是國陣當時在檳城的競選軍師。

我當時曾提到這個俱樂部(請參閱《1MDB把錢移至Cayman Islands》19/4/2013),因它在那段期間曾一口氣捐了221萬元給檳城106個團體。

不止如此,《華爾街報》報導,「一馬檳城福利俱樂部」還舉辦了多場免費餐和幸運抽獎等活動。當時的媒體也有報導。

你一定會很好奇,「一馬檳城福利俱樂部」資金從何而來?

其主席倪祖韓說:不可說,不可說;捐獻者都要求保密,因為不想“好意被人誤解或政治化”。

他甚至特別強調:資金來源嚴格遵守國行規定,也合乎國際反洗黑錢條例。

言下之意,這個福利組織的資金來自海外,難道就是26億獻金(7億美元)的部份?

那也不奇怪,因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資金皆來自海外,捐獻者都要求身份保密。

這位倪祖韓主席,《華爾街報》透露,是劉特佐在檳城時的同學。

大家一定也還記得,那時請來了紅透半邊天的江南大叔PSY來大跳騎馬舞,據說酬勞馬幣300萬。

當時仍是副首相的慕以丁說,這筆錢不是由政府出,而是有贊助商買單,贊助商是家跨國企業bla bla bla。

江南大叔的經紀公司也很配合,特別向馬新社強調,其演出費不是由大馬政府繳付。

當時聽起來就覺得此地無銀三百兩。

如今終於知道,原來這家慷慨卻又不肯透露名字的跨國企業贊助商,就是1MDB。

當然,公司照例否認《華爾街報》報導,說它別有用意。

既然不實,為何不控告該報呢?尤其是,該報一而再再而三地刊登不利公司,也對納吉首相不利的報導。

提到這,今天也讀到反貪會將成立一個5人小組委員會,以審查納吉私人戶口里26億元政治獻金和SRC案的調查結果。

又證實我之前說的,政府就是喜歡成立一個委員會以審查另一個委員會的調查結果,如此沒完沒了。

沙巴的非法移民調查皇委會RCI報告是個例子,報告出爐後,納吉又成立一個以百林為首的委員會去研究報告內容及提出建議,據說如今建議已經出來了,卻又不知去到哪個部門又沒有下文了。

1MDB的調查不也這樣嗎?原本年底前應該交出來的報告,如今說要延遲到明年三月,然後又要交給公帳會審查。

公帳會審查後又怎樣?可能就是交到國會去報告,再然後呢?大概就是束之高閣吧!

總之,只要納吉一日為首相,不管哪個單位,都不會調查出什麽結果來。

Tuesday 29 December 2015

一個高級委員會

上周才提到,政府4個月前成立了一個「經濟特別委員會」,該委員會自宣佈注資200億進ValueCap“救市”後,就沒有了後續消息。

不知道這個委員會還有沒有在操作,只知道成員之一,納吉胞弟納西爾,從來沒有出席過會議,除了第一次用視訊開會。

昨天,副首相阿末扎希宣佈,政府將在明年一月成立一個「高級委員會」(High Level Committee),他自己當主席,以“探討人民面對生活成本升漲的問題”。

阿末扎希是內政部長。生活成本升漲問題,理應由財政部或國行去操心,不懂爲什麽這個新委員會卻由內政部長宣佈成立,然後又是由他自己當主席?

他說他會先請示財長首相納吉,可見他還未知會首相就先對外宣佈,會不會讓納吉難堪呢?

再說,生活成本問題也屬經濟問題,不是應該也在經濟特委會的討論議程里嗎?何須另外又成立另一個委員會來討論這個問題?

而且,裏面的成員資格也很成問題,竟然包括了兩位教育部長依德里斯祖索和馬哈基爾在內,大概是爲了教育人民如何賺錢省錢吧!

我卻想到,多一個香爐就多一只鬼;成立這個新委員會,不知又要花多少錢了。

高官動不動喜歡就成立一個委員會,但政府委員會的功效究竟有多大呢?

很多政府委員會,大都有名無實,真正認真投入活躍操作的,恐怕寥寥無幾,往往有始無終,最後不了了之。

納吉甫於8月成立的經濟特委會,即是一個例子。

其實,去年的時候,仍是副首相的慕以丁曾經宣佈成立一個「生活成本控制特委會」(Special Committee To Tackle The Cost of Living)。

成績如何?看看今天人民如何生活在水深火熱的高漲成本就知道了。

如今新副首相也東施效顰,甚至稱之為“高級委員會”,以示比慕以丁的“特別委員會”更高一個層次。

可能這才是成立「高級委員會」的真正目的吧!

Monday 28 December 2015

副部長一人打三份工

久未“露面”的阿末馬斯蘭最近又爆紅了!

之前當副財長,如今是貿工副部長的馬斯蘭,上周忽叫人民打兩份工,說這是解決生活費高漲的方法。

過後他還補充說,大家可在週末做點小生意,或做網絡生意,這在外國是很普遍的;政府也鼓勵人民這麼做。

不用說,他這番偉論,又引來網民群起圍攻和取笑。

他在推文里是這麼說的:

Kenapa kita pilih gaji rm2k sebulan & memarahi kos sara hidup, sedangkan kita boleh dapat rm5k & lebih jika berniaga?

“如果做生意可以賺取5000塊或更多,爲什麽我們還要選擇每個月2000塊的薪水,還要謾駡生活成本高漲?”

今天,他又在傷口上撒鹽,說打兩份工有什麽難,他自己一個人就打了三份工:國會議員、副部長和巫統宣傳主任。

(這才知道,原來當巫統宣傳主任是有薪水的。)

然後他又怪媒體斷章取義,他不是叫你打兩份工,而是做網路生意,那就不會影響你原本的工作。

天,國家有這樣的部長人才,不知是不幸還是大幸?

如果沒有中選國會議員,他會有機會當副部長嗎?

可見此人思想真是太簡單了,如果做生意可以每月穩賺5000塊,誰還要打工賺那區區2000塊的薪水?

如果做生意一定賺錢,沒有人會破產,這世上也就沒有窮人了。

副部長大概不知道東馬窮人特別多吧!不要說2000塊的薪水,許多州民連最低薪金制度的800塊都沒有達到,一天三餐都有問題,你要他們如何做生意?

他讓我想起了晉惠帝的故事。看到百姓因為沒飯吃而餓死,他還不解的問:「沒飯吃,為何不吃肉糜呢?」

連飯都沒得吃了,怎還會有肉粥吃呢?

他大概也不知道,國內各大銀行和外資企業都紛紛裁員,如果一份工都找不到,還說要打兩份工?

當然這也不是副部長第一次說風涼話,早在當副財長的時候,他就一直把自己當小丑頻鬧笑話,他還自得其樂,說他已準備被罵足半年。

據說就是因為他口無遮攔,首相才乘內閣重組的時候將他調去貿消部的。

除了財長本身,財政部里還有第二財長和兩位副財長。

馬斯蘭是代言消費稅的副部長,當時幾乎天天上報細數消費稅的好處。

他叫大學生如果外吃嫌太貴和不想給消費稅的話,大可在宿舍里自己煮就沒有GST。

私人醫院太貴的話,可以去政府醫院。

公共廁所收費貴的話,可以選其他的公共廁所。

然後,他又大秀他的“無消費稅炒飯”。

他說人民付了消費稅,就可以拒絕付給酒店或餐廳服務費,引起酒店餐飲業不滿。

事實卻是:消費者不止被要求付服務費,政府還要在服務費上附加6%的消費稅。

總之他的理論就是:不想付消費稅的話就不要光顧。

他也要求商家自己吸納消費稅。

網民們譏笑他愚蠢的時候,他反擊說自己一點都不笨,因為他在大學里修得學分(CGPA)3.85,遂有了“3.85部長”雅號。

爲了轉移課題,他想學當時是農業部長的伊斯邁沙比里挑起種族敏感,怪罪商家趁GST提高物價,問人民“商家以什麽人居多,他們支持誰?”

(Siapa ramai yang peniaga di Malaysia? Mereka ini sokong siapa?)

看看吧,我們的部長素質,就是善於玩弄種族與宗教課題,現在如此,將來也依然如此。

《砂拉越報告》曾報導,505大選後,納吉曾從其私人戶頭“派錢”給至少三人,其中一位就是阿末馬斯蘭,他領了200萬。

另兩位是國陣後座議員俱樂部主席沙里爾(100萬)》和一名公帳會成員Ermieyati Samsudin(5萬)。

只有沙里爾承認收了100萬,說是供其議區開銷,問那有什麽問題?

對這個國家,你還能存著任何希望嗎?

Wednesday 23 December 2015

無端端人家要給你7億美元?

原本今天想寫些輕鬆的,卻想到幾天前讀到《當今大馬》一篇關於1MDB的新聞《證實劉特佐曾赴1MDB會議·惟財政部否認涉及討論決策》(21/12),忍不住要寫下我的看法。

財政部在上季國會書面回答潘儉偉針對1MDB的提問時證實:劉特佐曾出席1MDB董事會議,但他是以沙地阿拉伯王室代表身份出席,他沒有參與討論與決策。

“這是因為沙地王室受邀請向1MDB進行禮貌訪問,由於沙地王室無法出席,因此要求劉特佐代表。”

潘儉偉的問題是:劉特佐有否出席1MDB在2009年9月召開“討論與沙地石油聯營計劃投資10億美元”的會議。

財政部也澄清劉特佐沒有擔任1MDB的顧問,1MDB也沒有付款給劉特佐,他只當過1MDB前身登加樓投資機構(TIA)的顧問,但他已於2009年5月辭職。

TIA是在2009年7月“升格”為1MDB的。

讓我記下我的看法如下:

1. 財長首相納吉亦是1MDB的顧問主席,他曾宣稱他不認識劉特佐。如果劉特佐當過TIA顧問,也曾代表沙地王室出席1MDB會議,兩人不可能不認識。而且,網路也曾出現兩人的合照。

2. 沙地石油不屬於沙地阿拉伯王室,為何1MDB邀請沙地王室成員出席會議?沙地王室無法前來也罷,為何會請劉特佐做代表?而且,邀請“外人”參與一家公司的董事會議也不尋常,通常沒有公司會這麼做,何況是出席一個討論是否要與對方“聯營”的內部會議。

3. 劉特佐原本是TIA的顧問,於2009年5月辭職,4個月後卻以沙地王室代表身份出席“升格”後的1MDB董事會議,這個身份調動也太突然,難道1MDB董事們沒有一點懷疑?

4. 纳吉的26億馬幣(7億美元)政治獻金,一度說是來自沙地王室。如果這位王室成員擁有沙地石油,但聯營資金只是10億美元(後增至18.3億美元),公司兩年後就清盤,根本是做了虧本生意,無端端人家為何還要私下給你7億美元?

5. 就算真的是對方給你7億美元的話,恐怕也是將本來就屬於公司(1MDB)的資金退還給你,問題卻是,資金沒有退還給公司,反而進了私人戶口。

6. 1MDB當初匯入沙地石油聯營的10億美元資金,其中7億美元去了Good Star戶口,湊巧進了納吉在阿馬銀行私人戶口的資金也是7億美元,我相信那是同一筆資金。

Tuesday 22 December 2015

要有超過90%的證據

果然給我猜中!

在12月9日寫的《MARA Digital(又名劉蝶廣場2.0)開張大吉》博文里就說了,瑪拉電子城的貨源,說不定也是從劉蝶廣場或同一供應商來的。

果然,有顧客在那裡買了產品,卻必須到劉蝶廣場才能取得產品的warranty,證明貨源來自劉蝶廣場。

早前有記者做了一個survey,發現瑪拉賣的產品,一般還比劉蝶那裡賣的同樣產品貴了100多元。

如此一來,乾脆就直接到劉蝶買就好了,除了比較便宜,又不用為warranty多跑一趟那麼麻煩。

目前未聞鄉村部長伊斯邁回應。起碼他要解釋,既然半年租金全免,照理店主省了這方面的成本,為何產品還比劉蝶貴?

懶理外界不看好瑪拉電子城,伊斯邁還誇口說,要在每個州開至少一家電子城。

部長再接再厲,據說已經準備在莎阿南的Anggerik廣場開第二間瑪拉電子城。

對他當然容易,因為他可以利用鄉村部門撥款設立這些電子城,不夠的話還可以要求增加預算。

總之就是用人民的錢開店,國家有如此一位種族主義部長,誠大不幸也!

談到劉蝶廣場,就不能不談到當初的小偷事件被人演變成種族事件。

原本被控煽動罪的拳王阿里,雖有錄音錄影為證,最後仍被撤銷控狀。

要瞭解原因,總檢察長阿班迪在解釋為何撤銷「養牛案」時有說,因為證據不足,通常總檢察署要有超過90%的把握才會作出提控。

難怪拳王阿里變本加厲,週末的時候又跑到大家購物中心去鬧事,還特別警告華人不要搞事。

到底是誰在搞事?大家心知肚明。

其實,如果背後沒有人撐腰,他敢如此放肆嗎?

看看巫統大會的時候,竟然有人大派特派「916紅衣集會」圖冊,你就明白了。

首相表示重視購物中心的毆鬥事件,但他不是譴責這些搞事份子的行為,而是“若涉欺詐將向商家採取行動”。

這次,拳王阿里又在煽動法令下被捕,到時會不會又因沒有99%把握而無罪釋放呢?大家大可等著瞧。

這位拳王阿里自稱是「馬來退伍軍人協會」(PVTM)主席,卻有一個「大馬退伍軍人協會」(PVATM)主席莫哈末安華出來澄清說,拳王阿里常常利用PVTM做出不負責任的言行,結果讓人與PVATM混淆,破壞退伍軍人形象;其實拳王阿里的PVTM並沒有獲得註冊,PVATM才是合法的退伍軍人組織。

既然不是合法組織,竟還敢如此明目張膽,無法無天,要告他又說不夠證據,平民如你我還能怎樣?認命吧!

Monday 21 December 2015

不是政府的錯

馬幣貶值、物價飆漲,不是政府的錯?

不是政府的錯,那是誰的錯?

納吉首相說,那是外圍因素造成的。

那政府做了什麽嗎?

有,首相說,為減輕人民負擔,政府已採取了各種措施,例如最近宣佈公共交通特別折扣優惠。

先漲價了再來給優惠?這個例子給得好爛!

就先從GST說起吧!之前不是說GST後會使物價下降嗎?爲什麽落實GST後,物價不跌反起呢?

這麼天大的謊言也說得出,只有天真的人民才會相信。

要怪外圍因素嗎?首相的外圍因素,指的是國際油價。

他解釋說,因為國際油價下跌,導致政府收入減少,經濟能力因此受到限制,投資者就拋售馬幣,進口商品因而漲價。

但在兩三年前,當油價高漲的時候,政府卻說什麽嗎?

政府說油價高漲導致補貼增加造成政府負擔增加,因此不能再繼續補貼人民。

政府不說的是,油價高漲也讓政府收入大幅增長。

現在人民有個不解的問題,那便是:政府收入大幅增長,為何還會落得今天國庫虛空的地步呢?

國家得天獨厚,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豐富天然資源,問題卻在不當理財,才會讓人民受苦。

看看鄰國,新加坡一點天然資源都沒有,爲什麽不見新幣貶值、物價高漲?

汶萊也是產油國,為何未見汶幣也因油價滑跌而貶值?

這點,這點你要如何解釋啊?

前年還會做樣公佈幾項微不足道的撙節措施,如今做的,卻也只是宣佈成立一個10人特別經濟委員會(SEC),讓那10人專業奇才去為他傷腦筋。

不知不覺4個月過去了,這個特委會至今研究出了什麽嗎?除了當初宣佈注資200億進ValueCap“救股市”,至今未聞有什麽錦囊妙計來“救經濟”。

我懷疑200億根本也未投入股市,否則為何股市至今仍然無動於衷?

還說政府在努力控制物價上漲,但從電費到大道到交通工具到各行各業,我只看到政府很努力地在允許物價上漲。

部長不是說了嗎?爲了晉身先進國行列,物價上漲是無可避免的事。哪來的努力?

還說幸好有GST,彌補了石油收入的損失。

看來油價短期內也不會回漲了,長期間,也將會有其他能源替代石油。

政府有什麽長遠計劃?我只看到他束手無策。

對擁有簡單思想的財長首相來說,石油之後,唯一的國家財源依靠,可能就只有剩下GST了!

國家臃腫不堪的官府體制,就仰賴人民來養。

不止公務員,還有超級XXL內閣的部長成員們。

這還不止,撥款最多的首相署里還有數不清的可有可無的顧問成員,他們領的也是部長級的薪水。

這些,都不是政府的錯,是人民的錯!

Friday 18 December 2015

為何只告我?

在公帳會宣佈總稽查司延遲呈交1MDB調查報告的當兒,《華爾街報》再次爆料。

這次是揭露公司去年匯款至少8.5億美元(約36億馬幣)給一家英屬維京群島註冊也是叫Aabar的公司,但此Aabar非IPIC的子公司Aabar。

相信你也會有與我相同的疑問,爲什麽這些外媒可以拿到那麼多資料,而國內相關單位的調查卻是如此龜速。

《華爾街報》報導,1MDB去年分三次匯款給一家叫Aabar Investments PJS Ltd的岸外公司,這家公司與IPIC的子公司Aabar Investments PJS相似,只是多了Ltd一字。

但是,根據IPIC和Aabar內部調查發現,這家英屬維京群島公司不屬它們所有。

這是巧合,還是故意?

更離奇的是,這家在2012年3月14日成立的岸外公司已在今年6月23日清盤。

1MDB調查特工隊在3月成立,到了6月,許多有關公司的各種不當交易相繼曝光,公司也著手系列的重組減債計劃。

恰巧在那個月,公司有一筆10億美元債務到期,第二財長胡斯尼透露由其中東夥伴IPIC/Aabar注資10億美元以協助公司還債。

這就讓我想起,《華爾街報》曾在9月揭露,1MDB原應在2012年支付14億美元給IPIC/Aabar,作為IPIC擔保1MDB取得35億美元資金的「抵押金」,但IPIC卻沒有收到這筆資金。

而後,另一筆在去年11月支付給IPIC的10億美元,以中止後者認購1MDB股權option的「賠償金」,也“宣告失蹤”。

意即1MDB應該支付給IPIC至少24億美元都沒有進到後者戶頭。

《華爾街報》揭露去年匯去維京群島的8.5億美元,會不會就是去年原應付給IPIC10億美元的部份呢?

如所預料,阿魯照例否認《華爾街報》指控,說它惡意誹謗及毫無新意。

我覺得,既然《華爾街報》三番四次“惡意誹謗”,與其否認,為何公司不將《華爾街報》告上法庭?

當然也別忘了還有《砂拉越報告》和《紐約時報》等網媒外媒。

就如林良實問的一樣:那麼多人都在談1MDB,為何只告我?

Thursday 17 December 2015

這個世界很小,馬來西亞更小

原本總稽查司今天要呈交1MDB的最終稽查報告給公帳會,公帳會主席哈山阿里芬昨天卻宣佈,因為總稽查司需要更新一些資料,因此無法如期呈交。

如今這份報告預計將在明年三月完成。

我有點不明,無法如期交出終期報告的是總稽查司,爲什麽這則消息不是由總稽查司宣佈,而是由公帳會代報?

爲什麽延遲到明年三月?我小人多心,想到國行總裁潔蒂明年四月退休,兩者不知是否有所關聯?

其實,總稽查司已在今年七月將中期報告移交給了公帳會,最終報告未能如期出爐,想必是有太多數據需要厘清吧!

還是,有太多數據需要粉飾,就像股市那般的櫥窗粉飾?

昨天,砂拉越首長阿德南語出驚人,說一旦發現納吉在1MDB案犯罪,砂國陣將考慮是否繼續對他效忠。

當然他不忘補充一句:目前尚未能證明納吉犯罪。

我可以肯定的是,不單止目前,將來也難能證明他犯罪,因為他會確保沒有證據可以證明他犯罪。

之前我就說過了,既然接受調查,理應他先停職,否則,各調查單位要怎麼查?

大家也看到了,各調查單位人馬不是被革職就是被調職,這個case要如何查下去?根本是白費心機。

有關1MDB的負面新聞層出不窮,記得之前和大家談的,替1MDB管理資金的一家叫Avestra Asset Management的澳洲基金嗎?

(請參閱拙稿《天涯追蹤到澳洲》4/11)

前天,澳洲報《The Australian》報導說,澳洲聯邦法院諭令中止這家管理基金的五項投資計劃。

報導說,這家管理基金被發現未公開的對內交易(undisclosed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及至少13項違法行為,包括沒有達到最低現金和資產需求、呈交稽查報告及確保進行正當投資failed to meet minimum cash and asset requirements, file audited accounts and ensure investments were properly made)。

報導也提到Avestra在開曼群島成立一家叫Bridge Global CMC的基金,據稱這家基金被用來掩蓋1MDB的22億美元破洞。

(to cover up a $US2.2 billion hole in a joint venture between 1MDB, Malaysia’s sovereign wealth fund, and Petro­Saudi, owned by Saudi prince Turki Abdullah Al Saud.)

如何掩蓋法?不得而知。

不過,這或許可以解釋到,1MDB投資與沙地石油聯營計劃的18.3億美元(就是國行要1MDB撤回來的資金),如果其中7億美元被轉進了Good Star,那應該只剩下11.3億美元,為何還會變成22至23億美元而轉去了開曼群島?

我大膽假設,如果1MDB在開曼群島的所謂23億美元資金,其實是由Avestra通過Bridge Global CMC“暫借”給1MDB的,這或就解釋了,為何阿魯、納吉和胡斯尼等人對資金的去向都交待不清楚。

根據阿魯說法,12億美元已贖回國,11億美元則去了新加坡(納吉說是爲了避免尋求國行批准),可是贖回國的12億美元爲什麽沒有拿來還債(也去向不明),存在鄰國的11億美元也消失無蹤,變成是一批數字不明的模糊“單位”。

這家澳洲基金也“借錢”炒股票。清盤報告發現,這家公司曾在去年借貸4700萬美元(約2億馬幣)給大馬一家Zenith City Investment,支持後者收購上市公司Harvest。

很巧合的是,這家原本名不見經傳的Harvest在四年前(2011年)曾被炒高,飆漲升逾3000%,跟著納吉兒子納茲福丁(Mohd Nazifuddin Najib)就受委公司非執行董事。

可見這個世界很小,馬來西亞更小,每當有事情發生,涉及者,來來去去似乎都是少數的那幾個。

http://www.theaustralian.com.au/business/companies/court-shuts-avestra-schemes-linked-to-1mdb-crisis/news-story/7a53ee1fd8fbc4d333da32fa6946aa3e

Wednesday 16 December 2015

令人混淆的部長譯名

可能部長人數太多,再經過五個月前的內閣重組,一些華文報對部長名字仍然不是很熟悉,有時造成了混淆。

昨天就讀到一份本地報的新聞,報導貿消部長“瑪哈基爾卡立”在上議院答覆上議員陳樹平的提問。

“瑪哈基爾卡立”應該是Mahdzir Khalid,但他不是教育部長嗎?

該則新聞有可能是政黨來稿。在這裡,政黨發新聞稿,是相當普遍的事。

現任貿消部長是韓查再奴丁(Hamzah Zainuddin),而馬哈基爾是教育部長,他不可能代貿消部長回答有關其部門的問題。可見是記者擺了烏龍,但這個烏龍也擺得太大了。

我想不明白的是,馬哈基爾未當教育部長之前也不是貿消部長,報紙怎會將馮京當馬涼?

馬哈基爾之前是副能源部長,就是最近宣佈電費“回扣”的麥西慕部長的副手。前貿消部長是哈山馬力(Hasan Malek)。

另一個要談的是伊斯邁沙比里(Ismail Sabri),他之前是農業部長,在內閣重組後改當鄉村部長,最近成立了「瑪拉電子商場」的就是他。若說他就是否認吃海龜蛋的部長,大家大概比較有印象吧!

注意到有時華文報會以沙比里稱呼他,沙比里應該是他父親名字,華媒應該叫他伊斯邁比較恰當,否則是叫他爸爸了。

大概在上個星期,他出席本州一個場合,本地報就叫他沙比里,我一時轉不過來,因為我想到鄉村部長是伊斯邁,怎會是沙比里?

因為沙比里另有其人,他就是現任農業部長阿末沙比里仄(Ahmad Shabery Cheek),報紙通常就叫他作沙比里。

現任鄉村部長伊斯邁是前農業部長,而現任農業部長則是沙比里仄,如果以沙比里稱呼伊斯邁,那就變成前後兩位農業部長都叫沙比里。

未免讓讀者混淆,我覺得鄉村部長應該叫伊斯邁,而農業部長才叫沙比里。

Tuesday 15 December 2015

停止漲價吧!人民受够了!

凱里在巫青大會上以巫青團長身份大喊受够了!并叫政府停止調漲所有物價。

讀到這段新聞,教我愕然,心想,凱里不就在內閣里嗎?他是青年體育部長,是政府成員之一,爲什麽他喊得好像反對黨員?

他只在巫青大會上喊,會有實際效果嗎?他應該在內閣提出這個問題才對啊!

當然,高官言論有時虛實真假,我們也不用太過認真。

這位凱里,當年在岳父阿都拉時代是敦馬口裡的四樓小子,當年如魚得水,得意非凡,甚至自詡要在40歲前當首相,可惜阿都拉在308後黯然下臺,他也熬了好一段日子,505後才逐漸“嶄露頭角”。

可能有了這樣一段經歷吧,他也變得世故起來,在許多課題上,例如1MDB和26億獻金課題,他的立場漂浮不定,難以捉摸。

也許,他已深諳識時務為俊傑的道理吧!

提到百物漲價,人民百上加斤,就快撐不下去了,凱里的呼籲,卻得不到其他內閣成員的共鳴。

貿消部長韓查就在大會上唱反調,說國家要達到發達先進國目標,物價高漲是件無可避免的事。

這又是什麽荒誕理論?爲了達到先進國目標,就任由甚至故意調漲物價麼?他知不知道,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沒有跟著提升,人民收入追不上物價,資金外逃,貨幣大幅貶值,這樣可以達致先進國目標嗎?恐怕遙遙無期。

請他看看津巴布韋,那裡的人民收入是以「億」元計的,然而物價卻是以「兆」倍升漲,人民帶著一捆一捆的鈔票上街,個個是“億萬富翁”,卻仍然生活在貧窮線下,你可以說津巴布韋是個發達先進國嗎?

原本說實施消費稅後,百物會降價,為何事實卻相反呢?

說到物價,今天讀到新聞,韓查在答覆沙巴上議員陳樹平提問時說,政府已經撥款9000萬,以在沙巴鄉區推行「物價統一計劃」,如今已讓100多萬村民受惠,讓他們可以享受到與西馬同樣價格的必需品bla bla bla。

又是「物價統一計劃」,我的疑惑是,政府如今的目標,是東西馬物價統一,還是僅在沙砂兩州達成城鄉物價統一?因為部長說的,與財長納吉公佈明年預算案時說的,似乎有些不同。

在明年的預算案,財長宣佈撥款2.6億,以在東馬兩州分別推動「One Sabah One Price」和「One Sarawak One Price」的物價統一,那時財長說的是鄉村和城市之間的價格統一,不是全國統一,但部長現在說的是讓東馬村民享有與西馬同樣價格的必需品,可真有點模糊呢!

其實,這個課題說了已有n年,真正實行起來的時候,卻原來是通過一馬商店,據說是由一馬商店獲得津貼,以確保全國一馬商店價格統一。

但,一馬商店物價真的比其他商店來的便宜嗎?那也未必。

我曾到UTC的一馬商店去看,那裡的貨品不多,同樣牌子的價格不會比外面賣的便宜,若有,只有“一馬”品牌的產品價格較低,但那是因為牌子不同的關係。

所謂的「物價統一計劃」,原來只是通過一馬商店來實行,但消費者有沒有真正受惠?價格有沒有真正降低?也不見得。

部長公佈的表面數據,我們不必當真,因為它與實際成效,往往是兩回事。

人民還是自求多福、好自為之算了。

Monday 14 December 2015

不管錢從哪裡來,只要有我拿的份

納吉首相在巫統大會上再次坦言,如果沒有消費稅,就沒有錢出糧給公務員,政府可能又要借貸。

言猶在耳,今天就讀到報導說,為應付日益高漲的生活費,政府準備明年為公務員加薪。

讀到這樣的新聞,身為老百姓的你,真的不能不感到膽戰心驚,因為你知道到時,政府又會向百姓們開刀了。

比如說,政府會考慮增加消費稅率嗎?

那是身為財長的納吉首相唯一可以想到的,這就是他所謂的Najibnomics,一個失敗的經濟學理。

他已經說了,2015年前,國家收入有31%是依靠石油稅收,卻因油價急挫,導致政府收入減少了300億元。

幸好有消費稅,恰巧至今達到的消費稅收也是300億,正好彌補石油收入的損失。

如今油價又跌破了40美元,有分析家預測,搞不好明年會探新底至25美元,那時該怎麼辦?是不是唯有繼續往百姓身上加稅?

我很納悶,在油價高漲的時候,政府把錢用到哪裡去了呢?若有未雨綢繆,怎會弄到像今天國庫掏空百姓叫苦連天的地步?

但我看不到財長首相有任何撙節用度的決心,有了消費稅,老百姓就被當作他的“定存”,民脂民膏,予取予得。

當中的苦楚,恐怕不是高高在上的官爺們所能體會到的。

有錢能使鬼推磨。巫統大會的最後一天,就有黨員恬不知恥說道:不管錢從哪裡來,我們只要有拿的份就可以了!

你看到嗎?一個政黨要墮落到什麽程度,就看它黨員的道德倫理價值觀,已經淪亡到無可救藥的什麽地步去了!

政府仍有收買民心的辦法,就是運用納吉一貫的“你幫我我幫你”策略,用BR1M來安撫低下層的百姓們。

那是聊勝於無來自政府對他們的“關心”,對他們來說,政府就是他們的萬歲了。

但無形中這也養成了一些人的好吃懶做。你沒有聽到一名女青團代表在大會上的大言不慚嗎?

她說,政府應該每個月都派發BR1M給人民,每次最少派500元才夠。

你可以看到這個國家的希望嗎?我真的看不到。

其實,政府不止從消費稅取得可觀收入,另一筆收入則是來自大家都已麻木的國內油價。

自從去年實行油價浮動制以來,拉菲茲就一直說政府不老實,因為並沒有真正落實浮動制,說好要公佈的油價計算法已經一年過去了至今也沒有公諸於世。

看過一個圖表,我國雖然是個產油國,人民所享用的油價,卻是產油國最高的一個。

去年這個時候,當美國汽油價格跌破每加侖2美元以下的時候,我就已經算過,我國汽油竟然比美國還貴!

那時,美國零售油價已跌至每加侖1.69美元,兌成馬幣每公升1.56,對比當時RON95的2.26元竟然還便宜70分!

(請參閱拙博《美國油價比大馬便宜70sen!》25/12/2014)

週末的時候,國際油價再探新低至35美元,美國零售價格也跌至最低每加侖1.54美元,如果馬幣依然保持在去年的3.5元,兌成馬幣就應該是每公升1.43,比目前RON95的1.95元還低了52分(1加侖=3.785公升)。

部長說,油價無法調得更低是因為馬幣貶值。

那以目前的匯率計算,RON95應該是多少呢?我算到是1.71元 (1.54x4.2/3.785= 1.71),意即政府還算貴了人民每公升24分。

政府雖然說用RON95不需還消費稅,其實我們在打RON95時所還的“石油稅”比6%的消費稅還貴,達14%!(24/171=14%)

政府真要把人民榨乾了才甘願嗎?人民就只有如此默默逆來順受下去嗎?我百思不得其解。

Thursday 10 December 2015

愚民新電費

電費部長麥西慕公佈明年的新電費時,媒體標題如瞎子摸象,引起人民混淆。

有媒體打出“電費調漲”標題,有者打出“回扣減少”,有者寫“變相漲價”,那實際上電費是起是跌呢?

我想部長正是有此混淆人民之意。

其實,他只要說半島電費從目前的36.28分漲0.73至37.01分就清楚明瞭了。

但他繞一個大圈說:明年電費回扣1.52分,比今年的2.25回扣少了0.73分。

不知情者還以為明年電費跌1.52分,其實是漲了0.73分。

他不應再以2014年的電費做比較,那年的電費是每千瓦38.53分,“回扣”1.52分,所以明年的電費是37.01分。

如果是從今年電費36.28分計算的話,其實還是漲了0.73分。

明明燃油價格已經跌至7年新低了,有什麽理由大馬的電費不跌還起?

部長以給予電費“回扣”很巧妙地避過了這個問題。

記得前年本州的電費調漲率竟然比半島還高嗎?當時曾引起州民嘩聲四起。

這次,本州電費沒有“調漲”,而且還維持1.2分的“回扣”。

其實,這又是愚民的說法,1.2分的“回扣”,是去年的回扣,今年沙巴電費沒有變動,但也不能說維持“回扣”。

部長理應將本州電費降回之前的29.53分價格,而非以“沒有調漲”或“維持回扣”敷衍了事。

看來,在所謂的成本轉嫁機制(ICPT)下,只有成本升漲的時候才管用,在成本下跌的時候,電費不是“維持”就是“調漲”。

當前的燃油成本無論如何都比去年大幅下跌,為何電費不是跟著大幅下降?情況就與RON95同樣易漲難跌。

Wednesday 9 December 2015

MARA Digital(又名劉蝶廣場2.0)開張大吉

鄉村部長伊斯邁沙比利昨天為「劉蝶廣場2.0」主持開幕。

當然它不叫「劉蝶廣場2.0」,它叫「瑪拉數碼電子商場」(MARA Digital),就設在瑪拉大廈的二樓和三樓。

我沒有去過這棟大廈,那裡是否適合做生意,人潮多不多?那就不得而知。

何況只在二三樓賣電子產品,消費者會特別跑去那裡買東西嗎?

爲什麽會設在瑪拉大廈?原因很簡單,因為伊斯邁沙比利是鄉村部長,而瑪拉是隸屬鄉村部門的一個機構。

政府成立瑪拉的目的就是爲了提升土著在教育和商業領域的水平。

所以你不要奇怪為何瑪拉學校只收土著生,而瑪拉本身會跑到海外包括澳洲去買貴樓。

提到這,我就有點困惑,鄉村部門要照顧的應該是鄉村人民,為何還要分膚色而成立瑪拉?

至於會忽然設立數碼電子商場,那就要從數月前在劉蝶廣場發生的一宗手機偷竊案說起。

長話短說,偷竊案最後卻演變成種族課題,馬來NGO份子也到該廣場去叫囂,讓小偷變英雄。

不止小偷變英雄,鄉村部長也變英雄,他叫馬來人不要光顧劉蝶廣場,說馬來人也有本事開電子店,產品也將只賣給馬來人。

部長言出必行,數個月後,由馬來人開,只賣給馬來人,專屬馬來人的電子廣場就在瑪拉大廈開張大吉。

不過,昨天他改變了語氣,說這個新商場也歡迎非馬來人前往支持。

想想他之前那種囂張的態度,你會想要支持他嗎?

這位鄉村部長,最近引起很多爭議,除了設立「劉蝶廣場2.0」,他還高調支持電子煙,唯在柔佛蘇丹諭令在該州禁賣後噤聲。

年初的時候,他以當時還是農業部長身份,叫“馬來人抵制不肯調降物價的華商,以免吃虧”。他還堅持不道歉,說他說的是事實。

不久前,他被揭發在山打根吃海龜蛋而惱羞成怒,說自己沒吃,也推說不知海龜蛋是受到保育的。

身為一名政府官,竟然對這不知情,可見他有多麼無知。

在支持電子煙方面,他說那是屬於馬來人的生意,并要大馬電子煙有日揚名海外,遲些,瑪拉電子商城也賣起電子煙,那也不奇怪。

在916的紅衣大集會,他也是參與集會的其中一名巫統領袖,不顧本身亦是部長身份,公開支持馬來種族主義。

沿著種族主義路線,為設立專屬馬來人的電子商場,他在短短半年不到時間找到30多位土著商家,迅速將土著電子商場辦起來,原本還覺得他蠻有本事。

卻原來,商家的店鋪裝修免費,完全由一個叫「供應商計劃」的政府基金包辦,然後頭半年租金全免,再加10萬免息貸款,有如此好的優惠,自然能吸引到商家前來開店,是不是成功,半年後再說不遲。

這不是要潑冷水,而是現實面對;做生意不是開個店面就行,還要顧到供求原理,不是如部長想像中的那麼容易。

說到供應商,我也很想知道,這些馬來電子商的供應商是誰?他們也是土著嗎?說不定貨源也是從劉蝶廣場或從同一供應商來的。

部長又此地無銀三百兩,說設立「劉蝶廣場2.0」,絕對不是種族極端行為,那為何一宗偷竊案會演變成一個種族課題?

他忘了當初是怎麼說的,是不是自打嘴巴?

從鄉村部長設立專屬土著的電子商場,讓我想起數十年前,我國也曾成立一個專屬土著股票交易的「土著股票交易所」(Bumiputra Stock Exchange),成立的原因也和鄉村部成立電子商場的原因一樣,那就是爲了鼓勵土著成立上市公司。

可惜這個交易所在苟延殘喘10數年後就結束了,原因是它只有6家上市公司,每天交易慘淡,價量根本無法吸引投資者的興趣。

數年前,前吉隆坡交易所的前主席沙烈馬吉曾舊事重提,說應該恢復土著股票交易所,“讓土著公司多一個融資管道”,但不獲市場人士認同,理由是現有的交易所已足以讓合格公司籌資投資,無需另設管道。

再說,另設管道,等於局限自己的市場,何況之前的土著交易所已經證明缺乏市場吸引力,何必重蹈覆轍?

既然前車可鑒,土著公司要上市,在現有的大馬交易所上市就可以了,不用多此一舉。

要鼓勵更多土著將公司上市,非要另設交易所才可,也不是要以數目“取勝”,而是要看能力看本事看素質,豈能樣樣一步登天?

伊斯邁沙比利可能不知道有關土著交易所的故事,否則他就不會貿貿然設立只供土著做生意的瑪拉電子商場了。

當然,政府在各方面提供資助與便利,萬事起頭難,經商亦是,擁有這些先天條件,馬來商家其實應該比非馬來商家更容易“起家”,但這是否往往也成為他們成功的絆腳石呢?

瑪拉電子商場的成敗,等半年後,再來看看成績如何吧!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