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不否認,因為人民已不再相信納吉,如果讓他繼續當巫統主席,國陣必將輸掉下屆大選。巫統一旦落敗,馬來人就會怪罪領導者,巫統也將不會翻身。
所以他不會讓巫統落敗,唯一的辦法就是換掉巫統主席。
說到這,我就很奇怪,爲什麽在去年底的巫統大會,卻沒有人提這個議題?敦馬也有出席大會,爲什麽在大會上他默不作聲?
若在大會上換掉了主席,不就間接把首相換掉了嗎?
作為英國前殖民地,雖說我國民主制度沿襲了英國西敏寺模式,事實是,過去50年來,兩綫制從未在我國成形,因為一直都由國陣當政府。
國陣雖由多個政黨組合而成,卻一向由一黨坐大,當巫統主席者,必當國家首相,其他國陣成員黨主席,機率根本是零。
.jpg)
根據英國西敏寺模式,若要更換首相,只要在國會里投他不信任票并重新大選,那才是真正的民主模式。
過去的不說,但回顧阿都拉和敦馬本身的情況,敦馬卸任後,欽點阿都拉接任;阿都拉接任後,納吉即接棒,並沒有回到人民,由人民來決定。
更貼切點來說,我國首相人選,似乎只由敦馬一人決定,例如現在就是。
其實過去也是,否則敦馬怎會做了22年首相才願意下臺?而他的副手,從慕沙、安華到嘉化巴巴等人,都沒有一個成功當上國家首相,因為在敦馬眼裡,他們沒有一人過關。
就算當上了首相,如阿都拉和納吉兩人,對敦馬來說,表現還是不及格。
就算現在的副首相慕以丁,也不是敦馬的屬意人選。
前首相署部長再益建議拉沙里是取代納吉的最佳人選。
相信這個機會不大,拉沙里更不是敦馬的理想人選,否則當年不會捨他而選慕沙當他的副手。

換首相的方式如此,州大臣或首長的更換方式也如此,如去年登加樓便是這樣。
而當年著名的霹靂變天事故,相信大家記憶猶新。
雖然尼查已經覲見蘇丹要求解散州議會,蘇丹卻接受四名退黨的民聯州議員為親國陣議員,改由國陣執政州政府。
本州當年的首長輪任制,還是由敦馬“批准”的,首長人選在無需解散州議會的情形下接任。
這樣的政權輪替,相信都與英國西敏寺模式無關,但未聞有人質疑這樣的政權輪替。
敦馬是個聰明人,他很會自圓其說。他說不能將西方的民主制度完全套用在東方國家(大意如此)。
所以,只要不合他意,不被他信任,只要私下換掉就好,不需要在國會投不信任票解散國會重新大選那麼勞民傷財。

我覺得這個機會不大,若由民聯議員動議,議長會接受嗎?國陣議員,誰敢提這動議?不被開除才怪;議長恐怕也不敢接受。
納吉說他絕不認輸,敦馬也誓死不休,事情要如何演變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