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7 December 2012

少年Pi的奇幻漂流:我相信的版本


同一部戲,每個人的觀後感都不一樣,更何況這是一部讓你可以選擇你願意相信的結局的電影。

對了,我說的就是《少年Pi的奇幻漂流》,但我覺得它的中文譯名有點不倫不類,還是它的原名《Life of Pi》比較實際。

若把它直接譯為《Pi的一生》,可能怕不夠吸引華人觀眾吧,所以加上「奇幻」又「漂流」,電影的可觀性就大大提高了。

當然不可否認這是值得觀看的一部電影,除了它可以讓你選擇你願意相信的結局,當中也有許多哲理,值得人去細細回味。

與其說是哲理,其實也有很多的佛理。

Pi在開頭就說了,人生的境遇都是因果(karma)。

Pi也問他的女友,爲什麽舞後只有她的雙手要做蓮花狀,這與他過後在食人島上剝開的植物呈蓮花狀前後呼應。

他也說,人們往往選擇他們所要相信的事情,雖然它未必是事實。

看看我們周邊,看看媒體報導,究竟有多少是事實,多少是假象?你辨別得了嗎?

人們總愛活在幻想中,不願面對殘酷的真相,其實都是自己騙自己。

身為觀眾,你願意相信哪個版本?

很多人寧願選擇那有老虎為伴的奇幻漂流版本,但我相信作者/導演在很多情節要給我們的隱喻是,第二個版本才是真的。

Pi在訴說第二個版本的故事時,眼淚不由自主的流了下來。那不就在暗示我們,第二個版本才是真的?

因為,在第二個版本,他親眼看見母親被廚師殺掉,然後他又親手殺了廚師,所以他才流下了眼淚。

其實,戲裡的作者已經畫蛇添足告訴我們了:斑馬就代表那位佛教徒、鬣狗是廚師、人猿是Pi的母親,而老虎就是Pi自己。

當Pi到教堂偷喝聖水時,神父對他說:“You must be thirsty.”

“Richard Parker”原本是獵人的名字,他為老虎取的名字叫“Thirsty”,卻在填寫表格時把兩個名字掉錯了,結果將錯就錯,老虎的名字就變成“Richard Parker”。

所以,神父說 you must be “thirsty”的時候,其實就是暗喻Pi就是原名“thirsty”的老虎了。

香蕉丟進水裡是沉是浮呢?不妨做個試驗。

Pi在述說沉船經歷的時候,提到人猿坐在一堆香蕉上獲救,兩名日本人就問了Pi,香蕉會浮嗎?

Pi沒有當場回答。

如果香蕉不會浮,那就證明Pi說謊,獲救的其實是他自己的母親。

因為他還提到失救的小人猿,那不就是他的哥哥嗎?

至於斑馬,是那位佛教徒把它推下救生船里去的,爲什麽佛教徒自己不跳,卻把斑馬推下去?

其實,跳下去的是佛教徒自己啊!

發生船難前,影片特別描述了可恨的廚師,他的行為不與鬣狗一模一樣嗎?

Pi說的情節是:鬣狗咬死了斑馬,又咬死人猿,然後老虎咬死鬣狗。

真相是:廚師殺死了佛教徒,再殺死Pi的母親,Pi在憤怒之下,最後把廚師殺死。

所以實際上并沒有老虎,海上漂流的只有Pi一人,那隻老虎就是Pi自己。

這裡要帶出的是,每個人的心底,除了人性,其實都還有一個獸性,一旦被激怒了,就會顯現出獸性來。

那人究竟是“性本善”或“性本惡”呢?

不也有句說法「獸性大發」嗎?

當一個人失去理智,做出過後讓他後悔的事情來時,那不就是他的「獸性」嗎?

我們要如何控制我們的「獸性」,才不會做出不可挽回或讓人後悔一生的事呢?

不過,有部份情節我看得不是很懂。

例如發生船難時,被關在底艙的動物們如何那麼快就逃到甲板上來呢?而其他船客包括Pi的父母哥哥反而來不及逃跑?

Pi來到食人島,要帶出甚麼訊息?似乎與整個故事沒甚麼關連。

然後他提到清澈的湖裡,到了晚上會吃掉了湖里的生物,那第二天水裡的生物又從何來呢?

看了這部戲的朋友,你選擇相信哪個故事版本呢?

5 comments:

黄思安 said...

原来那么多哲理?
越看越沉重。
我宁愿看一场周星驰的无聊戏。至少笑了一场。

Lim said...

http://random-snapshot.blogspot.hk/2012/12/blog-post.html

廢票救國 said...

我会选择相信一个丑陋的真相,好过美丽的谎言。这里的社会充斥太多的谎言。

阿辉 said...

借用版主个人资料的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版本A就是版本B,版本B就是版本A。

· 康華 · said...

jack, 在笑中有所領悟也不錯。

Lim, 看了,好深。

大馬人,認同。但真相會傷人,所以很多人寧可接受謊言。

阿輝,一切唯心。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