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像週末時他語出驚人,竟然說大選不好拖到明年,最好是在今年內舉行。
這句話,本來是應該由首相說的。
如今卻出自副首相的口,明明就是說給首相聽的。
何時解散國會以舉行大選,不是首相的權力嗎?幾時輪到副首相來說?
副首相這樣子說,讓人覺得他已等得不耐煩了。
不過,今天不談政治,今天繼續談教育課題。
副首相也是我們的教長。
近來,他也好像在教育課題上特別努力。
比如昨天談到他要檢討學校的道德課內容。
這之前,另一個教育課題,便是要提早學童的入學年齡,從目前的七歲提前至五歲。
如果沒有最後變化,好像在2015年就要落實了。
但,在硬體和教材設施方面,學校準備好了嗎?
還有教師人數夠嗎?
提早學童入學年齡,其實也不是什麽新課題。
如果記憶沒錯,教長在兩年前也提出過同樣的建議,那時人人覺得匪夷所思,五歲讀一年級,怎麼有可能?
之後就沒有了下文。
既然民間不認同,還以為教育部已束之高閣。
沒想到如今舊事重提。
不止舊事重提,連日期都訂好了。
但我感到不解,為何教長要提前孩童的入學年齡?
可能大家沒有想到,提前入學年齡,豈不與羅斯瑪所提倡的“學前教育”對著幹?
除非兩者合作,將“學前教育”併入小學一年級?
但那還能再叫“學前教育”嗎?
總覺得教育課題,應該讓教育專家們去處理就好,政客們不好插手。
好如之前的數理教學就把學校弄得團團轉,結果是把可憐的學生們當成了犧牲品。
今次又來一個要提倡“學前教育”,一個又要孩童“五歲入學”,叫家長和孩子們如何適應?
其實,五歲,應該還是在“玩”的年齡,太早入學,未必對孩子的身心理發展有益。
總覺得這裡的家長似乎都操之過急,怕孩子輸在起跑點。
例如有次和朋友談起“五歲入學”這課題,以為他也會不贊成,沒想到家裡有小孩的他竟然也表示同意。
我覺得,那要看五歲學童在學校里學的是甚麼。
如果五歲就要他們學寫字,那我是反對的。
當年我是把孩子送入住家附近的一家叫Tunasari的幼兒園,一來是貪方便,二來聽說那裡的孩子只是去玩耍,不需學寫字。
我只要我的孩子快樂的成長,覺得在那個年紀,不需要太早學寫字。
後來那裡的園長離開了。
然後學校要我們為孩子買課本。
當時就很奇怪,因為我只要孩子去玩,不是去讀書的。
一問之下,原來是應一些家長的要求,希望學校給孩子“功課”做。
因此,我的孩子也不能倖免。
後來,我將孩子轉去了另一間幼稚園,沒想到也是一樣。
沒有法子之下,我也只好“入鄉隨俗”。
我覺得孩子只有在進了小學後來才學讀書寫字應該不會太遲。
但,如果把孩子的入學年齡提早,那對孩子的身心理發展好不好呢?
我不知道,可能因人而異吧!
像我本身,當時住在鄉下,那裡沒有幼稚園,父母在我五歲的時候就送我進學校去了。
我生日在七月,所以入學的正確年齡只有四歲半。
可能小地方,學校水準也差一點,所以當時只覺得學校很好玩,課本也很好讀,功課也不多,沒有感到絲毫壓力。
但到了我孩子的年代,記得功課好像也特別多,回到家做個不停,不像我那個時代那麼輕鬆。
有時想想,現在的孩子也滿可憐的。
1 comment:
应该是第一夫人计划吧!真式版学前计划应该会在历史上歌颂第一夫人。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