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是智慧的时代,也是愚蠢的时代; 是信任的年代,也是怀疑的年代; 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 是充满希望的春天,也是让人绝望的冬天; 我们的前途充满了一切,但甚麽也没有; 我们一直走向天堂,也一直走向地狱.......
Tuesday, 31 July 2012
吉隆坡國際金融區(KLIFD)改名叫敦拉薩交易中心(TRX)
昨天在網上讀到敦拉薩交易中心(TRX)的標題時,還以為它與交易所有關。
今天讀報導內容,才知道它便是前年首相所公佈的吉隆坡國際金融區(KLIFD)易名。
改名叫Tun Razak Exchange,顯然就是爲了紀念納吉先父敦拉薩。
將來還會造一座大馬城(Bandar Malaysia),就在現在叫TRX的KLIFD旁邊,是給那些在TRX上班的金融家居住,然後每天搭捷運到TRX去上班。
哈!說不定大馬城將來也會易名,改叫敦納吉城(Bandar Tun Najib)。假設那時納吉已封敦,那也不足為奇。
這些都在ETP的大藍圖里,由作業神秘的1MDB負責發展。
潘儉偉質問爲什麽沒有經過公開招標就把工程頒給1MDB。
原因很簡單,因為納吉自己就是1MDB顧問局主席。
1MDB預測會有三萬名金融家在TRX上班。
我很懷疑這個數字,KL真的有三萬名金融家這樣多嗎?
就算有,你如何這樣肯定他們都願意搬到TRX去上班,然後又搬到大馬城去住?
再說,很多金融機構早都有它們自己的總行大廈,難道要它們捨棄現有的大廈,到TRX另購地產?
不可能吧!
當然,如果它們貪圖為期10年的100%免稅等等優惠,那又另當別論。
另一點就是如潘儉偉說的,如今金融都靠在綫交易,根本沒有必要把所有金融機構都建在一起。
TRX占地70公頃,發展總值260億,可製造50萬個就業機會。
還是在製造樓市泡沫?
這麼龐大的空間、成本和人力,市場可消化得了?
別忘了還有一個百層高樓計劃,名字也都想好了,叫Warisan Merdeka,還要高過雙峰塔。
不過要等敦馬死後才蓋。
這是敦馬自己說的,因為他不想在國內看到另一座高過雙峰塔的高樓。
我相信敦馬說的是真心話。
Monday, 30 July 2012
廢除車稅減車價 可不可行?
廢除國產稅以降低汽車價格,進而增加家庭收入可不可行?
這是民聯拉菲茲提出來的。
他是根據統計局和國行數據,指國內有72%家庭擁有汽車、53%家庭收入少於3000元、家債將近8000億幾乎是國債的兩倍,占GDP高達76%,所作出的結論。
他說:既要在2020年成為高收入國,有兩個做法,一是增加家庭收入,二是減少支出,而減少支出是比較容易的做法。
減少支出的其中一個做法,便是廢除國產稅以使車價下跌。
但別忘了車價下降,未必會使車債或家債下降,因為這只會鼓勵更多人貸款買車,所以我的預測是車債/家債不降反升。
政府應該做的,是改善國內的交通系統,那才是適當的做法。
否則廢了國產稅降了車價,馬路上的車輛肯定劇增,那只會使交通系統惡化,而非改進。
記得在前首相阿都拉時代,當局在一夜之間讓油價猛漲至歷史記錄嗎?
那時阿都拉說,將把省下來的44億汽油津貼用在提升交通系統上。
但說歸說,直至下臺為止,阿都拉都沒有向人民交待所省下的44億汽油津貼用去了哪裡。
或者拉菲茲應該叫當局先把國內的交通系統搞好,那才是比較實際的做法。
比如說,取消國產稅將使政府減少70-80億的收入,如果政府不亂花錢不亂派錢,要省這筆錢,根本是舉手之勞。
例如首相上星期宣佈派的花紅就要用去了22億元,年初派的一馬援金(BR1M)也用去了24億,慕以丁/蔡細歷上個月還說要派第二輪的援助金。
單單派錢這方面,都幾乎用去了70-80億,更甭說其他種種津貼補助賠償以及超額開銷。
只要看看每年總稽查報告里的超倍費用開銷,可說是叫人歎為觀止。
所謂的超倍,不是超一兩倍而已,而是以超幾百甚至幾千倍的價錢買入,這些都沒有人需要負責,如此年復一年。
因此,如果國產稅都去了這些腐敗開銷和貪官污吏的手裡,那我是贊成乾脆把國產稅廢除,讓百姓們享有較低的車價。
老實說,實施國產稅,原本的意圖,只是爲了保護我們的普騰車,但,這麼多年來,政府把普騰扶起來了嗎?
沒有,無止盡的補貼,國家最後唯有將它“私有化”。
嗚呼,雖已“私有化”,它仍將繼續獲得政府的津貼。
是的,這是個靠補貼而生存的國家,所以我說,所謂的補貼,受益的多是朋黨而不是人民。
消除國產稅,其實還有一個更強的理由,那是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
可能很多人沒有察覺到,各位所還的國產稅總額,其實是多於政府的汽油補貼數額的。
那國家又何必多此一舉?
這豈不等同劫貧濟富?
因此,我寧可政府取消所謂的補貼,但同時也要取消種種無謂的收費/稅款。
就讓這自由市場去自行決定一切的供求價格,無需官方的人為插手與壟斷。
我相信,那樣子做,不管是國家或人民將會更加富有。
曾是國行高官的首相署部長諾莫哈末反對廢除國產稅,但他的理由牽強。
他說那將導致國家稅收減少70億,引發國家經濟不穩定,或造成許多人破產。
雖然我認同取消國產稅的前提是改善國內的交通系統,但我覺得諾的理由很荒謬。
廢除國產稅若能造成車價下降,那肯定會使車輛大賣,刺激國家經濟上揚,怎會反叫經濟不穩定,更多人破產?
諾的理論是毫不邏輯也站不住腳的。
他說廢除國產稅將減少國庫稅收,因此影響國家基設發展。
然後他就拿東馬沙砂兩州來做例子。
拜託,不要再這樣來消費東馬了。
國產稅都未廢除,國庫從這方面每年收取70-80億元稅收,但本州的基設何時獲得提升?對沙巴零度貧窮率的承諾去了哪裡?東馬沒有貧民了嗎?
不止還有,本州貧窮率不降反升,高居全國之冠,如今高達19.7%。
讓我吃驚的是,排名第二的玻璃市只有6%,砂拉越和吉打同占第三,各5.3%。
這些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不是民聯弄出來的。
這將近四倍的差距,畢竟也太大了吧?
矢言要將本州貧窮率降至0%的高官們,至今一句話都沒吭。
也沒說要如何為本州滅貧。
還說本州是聯邦的定期存款?
這算是抬舉,還是恥辱?
言歸正傳。
每年70-80億的國產稅用去了哪裡?
追根究底,就是國家沒有懂得財政的人才。
納吉在公佈開齋節花紅的時候,還自誇國家理財有道,那可真好笑。
在拉菲茲提出廢除國產稅後,大選在即,首相不得不回應說他認同這提議,但強調那必須是按部就班的逐減法,而非一下就完全廢除掉。
試想想,如果拉菲茲不先提出來,首相會想過這個課題嗎?
所以我時常有個困惑,爲什麽好的頭腦,似乎都在民聯那邊?這不也是另一種“人才外流”嗎?
大選日期,愈來愈屈指可數了。
Friday, 27 July 2012
政府的理財能力,僅在派錢買人心
相信是在看過“帳簿”覺得OK後才宣佈派開齋節花紅給公務員的納吉,昨天自誇說:這證明了政府管理經濟的能力。
納吉是首相兼財長也兼代婦女部長。
開齋節花紅將用去政府22億,第二財長說,國家債務水平仍在控制範圍內,政府仍享有運營盈餘。
這運營盈餘從何來?應該就是副首相日前說的來自KPI爆棚的稅收局。
慕以丁說:今年如去年稅收超過預期。
信不信由你。
依德里斯幾天前推介政府轉型計劃(GTP)2.0時也說:我國債務水平保持在55%以下,不足為慮,人民莫慌。
等債務水平超越55%,恐怕那是為時已晚。
我不懂民聯為何也要跟風,還說要派得比國陣多。
這算什麽競爭?
我不是酸葡萄,也不是嫌錢腥,但看到我國政治只能停留在派錢不然就是性醜聞的階段,你可以想像我國政治人物的素質,能提高到哪裡去?
我國政府的理財能力,也只能停留在派錢買人心的水平。
聽第二財長胡斯尼怎麼說。他說:政府將在未來三年內將國家債務減少3%。
最新的國債數據是4562億,也就是說,平均每年僅減1%等於區區45.61億,三年後,也僅減了136.8億至4425億,根本微不足道。
此外,他說,政府將以價值為基減少不必要的開銷。
看看直到現在政府依然揮霍無度和變本加厲以超級超額超支方式的開銷法,我看不到政府有減少不必要的開銷的意願。
甚麼叫價值觀?
對政府來說,所有的開銷都是有必要而且是有價值的。
要政府在未來三年內減債3%?雖然微不足道,我都覺得很難。
照目前的開銷手法,國債將繼續增加,財赤將居高不下。
政治是群體遊戲,不適合我
說回謙卑慢,看看別人,想想自己,其實人人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傲慢態度,只是平時察覺不出來。
要遇到境界時,考驗來了,那時你才會發現,怎麼人可以這麼可怕?包括自己在內?
難道平時的自己,都是偽裝出來的嗎?
但是,那樣子的偽裝,又偽裝得了多久?
所以最近對「路遙知馬力」這句話有特別的體會。
“人心”不就與“馬力”一樣嗎?必須經過時間的考驗,才可以知道可以“耐”多久。
一個人的真誠與否,日子久了,自然就顯露出來,所以才會有下一句「日久見人心」啊!
這方面,覺得我看人蠻準的。
但我還是緊記師父一句話:“看穿,不要拆穿。”
知道對方的為人,你敬而遠之就好,不需要去拆穿他;日子久了,他就自然自討沒趣。
某天,某位看我不順眼很久的朋友(其實也不知是敵是友)爲了某件事,忽然寄了一封不友善的電郵給我。
那件事其實與我無關,不懂他為何針對我,捉住我來罵,咬住我不放。
我想是他身邊的人提到了我,所以讓他感到憤怒。
感覺上我受騙了,只能怪自己平時沒有與人結好緣。
那可算是一場誤會,不要緊,但他又以為我向人提他的過去。
我說:我不知你有甚麼過去,我也沒有興趣知道。
但他又公私不分,竟然干涉到我的個人生活去。
他斥我修甚麼行,你師父是怎麼教你的,整天都在談政治。
這真叫我哭笑不得,以往,我大概要罵回對方,跟對方大吵一頓了。
哈!可能是我修行到家,還是因為我的「謙卑慢」,我也沒有生氣,耐心的跟他講解事情的來龍去脈,還有我師父的話。
我說師父叫我們“不要參與政治活動和示威遊行”,并沒有叫我們不可談政治啊!
反之,師父還叫我們要關心政治。
爲了證明我沒有亂說,我還給他一個網址叫他去看。
畢竟,政治無時無刻影響著我們的衣食住行,我們怎能視若無睹?(這是我說的。)
是的,因為我關心這個國家,所以我關心政治,我以一名老百姓的身份來關心它,那並不代表我參加政治或參與政黨啊!這點必須分清楚。
這期間,也有朝野的政治朋友邀我加入他們,感謝他們看得起我,我都一一婉拒。
就算師父沒有阻止參與政治活動,我也相信我若加入政黨,身為一名黨員,我的思想就無法獨立。
不是說參政者個個是如此,我是說以我的性格,我是無法參政的。
政治屬於群體遊戲,不合群的我,恐怕無法融入。
這點我有自知之明。
Thursday, 26 July 2012
第八慢:謙卑慢(Humblebrag)
今天在網上學到了一個英文新字,覺得很有趣,在這裡寫出來和大家分享。
這英文字是“Humblebrag”,是將humble和brag兩個字連接在一起,變成了一個新字。
humble是謙虛的意思,brag的意思卻是誇耀、吹牛。
英文好玩的地方,就是時常出現新字。
但humblebrag這個字,又謙虛又吹牛,豈非自相矛盾?
但,世界上不就有這樣的人嗎?
表面謙虛,其實是要突出自己,包括財富、名望、權位和成就。
就是要彰顯自己的重要性,沒有他不行,讓他欲罷不能或勉為其難的樣子。
我們不常遇到這種類型的人嗎?表面謙虛,心裡卻覺得自己高高在上,自覺非凡,甚至看不起身邊比他不如的人。
他可以表現謙虛,但從他不經意的眼神、語調和肢體動作,其實你可以看出他背後隱藏著的囂張。
這不也是一種「慢」嗎?
我想起師父曾經說過,人人都有習氣,習氣就來自我們的心靈五毒。
甚麼是心靈五毒?就是“貪瞋癡慢疑”。
而「慢」,師父說,是最不容易被察覺的習氣。
師父講解「慢」竟然還有七種,分別是:慢、過慢、慢過慢、我慢、增上慢、卑劣慢和邪慢。
現在我發現了原來還有第八種「慢」,就是這humblebrag。
譯成中文,姑且叫它「謙卑慢」吧!
「謙卑慢」不同於「卑劣慢」。
後者有自卑的意思,只是爲了不讓自己的自卑顯露出來而故意表現厲害。
但「謙卑慢」則是故作謙虛來掩飾自己的傲慢,就是假謙卑、虛偽啦!
有沒有這樣的例子呢?
組織里就遇過這樣的事情。
愛抱怨的組長喜歡動不動就說要辭職,說自己不如人,相信必有其他人比他更好、更厲害更能勝任。
這個伎倆其實我也看得多了,想到反正平時他愛用一指功,呼呼喝喝,把人家當工人,這樣的態度很不好,於是,爲了成全他,我便提議既然他肯讓賢,那我們就另外找人。
後來找到人選時,他又找一大堆理由不肯卸任。
唉!這不就是典型的「謙卑慢」嗎?
Wednesday, 25 July 2012
IHH:全球第三大IPO在大馬上市
今天是全球第三大IPO上市,值得一記。
它的名字叫IHH(綜合保健控股),它是繼面子書和FGV(聯土局)上個月上市後,全球有史以來第三大的IPO。
最大的便是家喻戶曉的面子書,它是美國公司。
第二大就是爭議頗大的聯土局子公司FGV。
FGV和IHH都是大馬的GLC。
果然是大馬boleh,兩者在短短一個月內相繼上市,單是這點就能登上不止大馬記錄,也登上了世界記錄。
身為大馬人,怎能不為此自豪?
但,有沒有想過,爲什麽兩家GLC同時趕著上市?
這麼龐大的集資活動,市場可吸收得了?
除了在大馬上市,IHH也在鄰國上市,即是雙邊上市。
爲什麽會選擇雙邊上市?
如果你知道了IHH的背景,那你就不會感到驚奇。
嚴格來說,這並非IHH首次上市。
你聽過好幾年前,有家叫班底(Pantai)的上市公司嗎?
對了,IHH的前身,其實就是當年的班底。
也可以說,IHH是當年的班底借屍還魂。
當年的班底,原屬敦馬兒子所有,金融風暴過後,曾找國庫求售,但受到拒絕。
還記得當年如日中天的凱里嗎?
還記得他曾入股益資利(ECM)的故事嗎?
那時,據說就在凱里的安排下,班底終於找到了買家,那就是新加坡的百匯(Parkway)。
班底擁有政府藥劑計劃的特許經營權,如今賣給了鄰國的百匯,引起國內批評,說是賣國行為。
結果財政部不得不指示國庫向百匯購回班底,代價是800萬元。
百匯卻是以312萬收購班底,也就是說,這樣的一轉手,百匯就淨賺了500萬元!
荒謬的是,買回班底後,國庫又委任百匯管理班底,支付高昂的管理費給百匯。
明顯的,在這宗買賣中,百匯成了大贏家,即有800萬進袋,每月又有管理費可收。
就這樣過了大約5年,國庫再大手筆以新元35億(約馬幣82億)全面收購百匯股權。
國庫以發售回教債券和銀行融資以進行該項收購。
當年我寫了一篇《國家夠錢還是夠笨?》,請參閱05/08/2010博文。
而後,國庫再收購了海內外的醫藥與保健公司,最後成立了IHH集團(Integrated Healthcare Holdings)。
這就是IHH的由來。
而今次上市籌資的9成資金(47億)就是拿來償還IHH的債務。
政府選在今年將兩大GLC掛牌上市,是否與大選有關?
也讓我想起政府今年欲推動的1Care保健計劃,是否也是爲了配合IHH的上市,推高其股值有關呢?
除了榮膺全球第三大IPO,IHH也是全球第二大上市保健集團,最大是美國的HCA控股。這是聯昌CEO納西爾說的。
試想,1Care保健計劃一旦開跑,受益最大的是不是國內規模最大的IHH?
Tuesday, 24 July 2012
Janji Apa Ditetapi?
今年的國慶主題Janji Ditetapi,中文被譯為“一諾千金”,倒也是神來之筆。
但,不覺得這樣的國慶主題很奇怪嗎?
所許的諾言是什麽?如果你問10名百姓,恐怕10名百姓都答不出來。
既然不知承諾了什麽,那當然也不知兌現了什麽。
可以說,這是一個空洞的諾言,不止教國人不知所云,相信連高官們也說不出一個所以然。
提出把這個口號當成國慶主題者,真該打100大板。
與其說它是國慶主題,不如說它像一個政黨的大選口號。
這個政黨,當然就是巫統,或者國陣也是一樣,反正兩者本來就是一體。
這也難怪,因為大選就快到了,推出這樣的口號,國慶大選都適用,不用再另費心機,不就等於一石二鳥?
新聞部長萊士就大方地承認那也是國陣選舉口號。他說:政府利用選舉口號做為國慶主題并沒有錯。更指反對黨也可以那樣做。
你看,國家特有的政治文化,就是常常政黨政府分不清。
對國陣來說,政府就是政黨,政黨就是政府。
當然這個政黨就是巫統本身,其他國陣成員只是附屬品。
倒是不明白,今天讀到新聞,民聯竟限政府要在一周之內撤換主題,否則民聯將自行推出另一個主題。
覺得民聯這樣的反應,又變得很無厘頭。
民聯當然可以有自己的國慶主題,這點何必自訂條件?
別忘了民聯在五個州里是執政黨,不是反對黨,爲什麽不能有自己的國慶主題?
因此,民聯大可以自訂國慶主題,不一定要依據國陣的主題啊!
倒是今年的國慶圖案注明今年是大馬55周年慶。
這也是每年都會有的爭議,究竟大馬的獨立年份是從1957年算起,還是1963年算起?
如果是後者,那大馬至今僅獨立了49年,不是55年。
獨立了55年的是馬來亞,不是馬來西亞。
民聯大可借此機會來抨擊國陣,而不是以推出另一個主題來“威脅”國陣。
尤其是東馬兩州。
其實,砂拉越一直都從1963年開始計算獨立年份,所以在砂拉越,你會看到它慶祝49年不是55年。
倒是沙巴不知為何一反當年常態,如今事事對聯邦唯唯諾諾。
Monday, 23 July 2012
私人退休基金比annuity更不保
政府同时提高私人界退休年齡和推出私人退休基金(PRS),相信兩者必有所關連,只是目前我還看不出來。
私人界退休年齡,從55歲延長到60歲。
如果雇主逼員工提早退休,還會被罰款一萬元。
恕我小人之心,萬一員工不做事又死賴不走,就是偏偏要坐/做到60歲為止,那雇主又該怎麼辦?
那是題外話。
今天要談的是首相上周推出的PRS。
老實說,覺得政府近來插手太多私人界的事情了,在一個民主國家里,這可能不是一件好事。
「官商合作」,為民祉謀利那還好,只怕是「官商勾結」,搜刮的盡是民脂民膏。
從媒體報導的私人退休基金詳情,不覺得它有甚麼特別。
它最大的瑕疵,就是無法擔保回酬率,如此一來,這與一般的投資基金甚至信託基金有什麽分別?
而且它還有個管理費,這更與信託單位無異。
老實說,與其說它是退休基金,不如說它是單位信託投資更適合。
既然叫退休基金,當然就是要讓人民老來有個固定的退休金收入。
沒有固定的回酬,這個退休基金比許多年前推介的年金(annuity)計劃更不保。
是的,大家還記得大概在10年前推出的私人年金計劃嗎?
如果沒錯,由於回酬率偏低和不獲政府擔保而引起爭議,尤其是來自職工會的抗議。
結果,在短短一年內,政府就宣佈凍結此年金計劃。
10年後,政府再此推出私人退休基金計劃,出乎意料之外,此次似乎沒有聽到反對聲音,包括職工會在內。
難道這意味著這計劃比上一回的年金計劃好嗎?
我不認為。
單單在回酬率方面,我就覺得它比年金計劃遜色,原因我已經上面說了。
唯一可取之處,就是它享有3000元的稅務回扣。
我想可能就是它這點吸引力,所以才讓大眾接受吧。
但要注意,就因為它有免稅優惠,你每年可以提款一次,但你就必須根據款額繳稅8%。
Friday, 20 July 2012
慕以丁:我決定!
算不算是凑巧呢?近来談的都與教育課題有關。
因為是教育課題,就免不了和教長慕以丁有關。
昨天是讀到有關關丹獨中面對“技術問題”而副首相在積極處理的報導。
但誰在上個月才誇口說:問題已獲快速處理并將在兩周內獲得批准?
現在已過了一個多月,問題還在處理中。
所以說,沒有把握的承諾不好許得太快,萬一無法兌現,那可有多“瘀”。
這之前,敦馬已大表反對,說獨中阻礙國民團結,政府不該批准。
他甚至直指華社喜歡在大選期間提出訴求來威脅政府,要政府就範。
眾所周知,慕以丁與敦馬是同一陣綫,今次他要“撫順民意”,還是“堅守原則”?
我覺得就算他同意,也會列出一大堆近乎不可能的條件,要申辦者妥協。
其實,慕以丁早就說不可能了,如今要他來個180度的轉變,怎會不面對“技術”上的難題?
今天更讀到一個令人會心一笑的標題:“慕以丁:我決定!”
決定什麽?便是關於學生是否可以攜帶手機上學的問題。
首先,是誰先提出這個建議?
幾年前,不是有人曾提出過相同的建議嗎?
在亞庇,提出建議者還是一家獨中的知名董事長呢!
家長教師紛紛反對,結果還是沒有落實。
沒想到這次輪到了半島那裡,如果沒錯,這次是副教長魏家祥先對媒體透露的。
不止手機,這次還包括了ipad平板電腦。
現在的手機已不止手機這麼簡單,學生只要有一機在手,幾乎什麽東西都可以做出來。
在提出這個建議之前,副教長難道沒有先想過其利弊?
好了,現在慕以丁說,這個問題由他來做決定。
副教長會不會覺得很尷尬?
如果是我,我會。
Thursday, 19 July 2012
EPF可以修改提款法令?
有時候,政府的辦事效率也蠻高蠻快的。
比如說,在提高雇員退休年齡方面就坐言起行,這邊才說要提高,民間還未瞭解到是怎麼一回事,那邊就已經通過了。
我以為在一個先進國,百姓的退休年齡應該日愈減低才是,那才可以早日“安享晚年”啊!
否則,一生人做牛做馬,還未來得及好好休息無常就來叩門,做得那麼辛苦又為何?
我就等著我退休的那天到來,只要孩子讀完書了我的責任也了了,那我就可以堂堂正正的退休,去做我喜歡做的事情。
不是說我不喜歡我現在的工作,而是我可以不再受到時間的限制,逍遙自在那有多好。
爲什麽政府那麼“體恤”百姓,無端端要把退休年齡從55歲提高至60歲?
官方的說法是因為大馬人的壽命愈來愈長,平均74歲。
民間的說法又不一樣:提高退休年齡,是因為要延遲人民向EPF提款。
其實,既然是平均歲數,意即有些人是活不到74歲的。
例如說:女生比男生長命,平均活到77歲,但男生還比女生活少5歲,只有72歲。
爲什麽要人民延遲提款呢?據說就是因為EPF里不夠錢。
真相是不是如此呢?
今天就讀到EPF官員否認,他說雇員們依舊可以在達到55歲時提取全部存款。
他說:目前EPF不會修改1991年雇員公積金局法令。
我覺得他說這句話有兩個破綻。
第一,目前不會,不代表將來不會。
第二,EPF本來就沒有權力修改法令,立法議會才有權力修改。
EPF官員權力難道會大過部長?
所以,他說了上述那段話,并無法overrule前一天副財長林祥才“政府將修改法令以配合60歲才可提完EPF”的說法。
其實,林祥才已經說明了,將有個過渡期,雇員們可在這過渡期間提款。
可見EPF將提款年齡提高至60歲,以配合雇員的退休年齡,只是時間遲早的問題。
這位EPF官員何必作出多此一舉的否認?
畢竟,明明這邊EPF存款已經提光光,那邊老來還要辛辛苦苦的掙血汗錢,那不是很奇怪的現象嗎?
職工會也不同意雇員要到60歲才可提款的建議。
不明白政府立法通過提高退休年齡到60歲的當時,職工會又不表態反對?
其實,EPF里的錢本來就是雇員自己的,我要幾時提款,應該由我本身來決定,爲什麽還要政府為我操心?
據說那是因為很多雇員們把EPF提完出來後,在短短兩三年內就花光光,達不到退休養老的效果,所以才要政府來為他們操心。
或者政府應該做的,是教育雇員們如何理財,那才是治本的方法。
但是我看高官也不見得懂得如何理財,不然國家財務怎會年年赤字、入不敷出、超級超額超支數據一大堆,要不然,怎會盡往百姓們的EPF打主意?
Wednesday, 18 July 2012
看戲記:The Amazing Spiderman
Digi有個客戶優惠,便是到GSC看戲買一送一。
於是,上個星期便和家人去看《神奇蜘蛛俠》。
本來以為它是《蜘蛛俠4》,就是之前《蜘蛛俠》123系列的續集。原來不是。
它又從頭拍起。
說它是蜘蛛俠的前傳又不是,因為它把故事完全改編,從頭講述Peter Parker是如何變成蜘蛛俠。
如果你要把它和原本的三部《蜘蛛俠》系列連貫起來,你就會看得一頭霧水。
最起碼,你會看到蜘蛛俠的女朋友換了人,不再是他的鄰居Mary Jane。
這次換了是他同學Gwen Stacey。
而這位Gwen其實曾出現在《蜘蛛俠3》。得空要找《蜘蛛俠3》的DVD來看一下。
這次的大反派是Dr. Curt Connors;他也像其他蜘蛛俠系列里的大反派一樣,原本都是好人,只是因為實驗失敗才變壞。
這位Connors,其實也曾出現在《蜘蛛俠2》和《蜘蛛俠3》,那時候他是做蜘蛛俠的大學教授,但在這次卻是為一家叫OsCorp Industries(Osborn Corporation)的機構服務。
Osborn這個名字很熟悉,後來才想到原來他就是《蜘蛛俠1》里的綠魔,也就是蜘蛛俠好朋友Harry Osborn的父親。
蜘蛛俠的好朋友Harry沒有在這部戲里出現,他的父親Norman Osborn也沒有在這部戲裡出現,這部戲只用他的名字,他時日無多,Dr Connors要為他研究出長生術(?),讓他長生不死。
不用說Dr Connors當然是失敗了,否則他也不會變成大反派。
這部戲照例大搞特技,但看多了也不覺得怎樣,劇情也熟口熟面。
倒是找到這位新人演蜘蛛俠就比較調皮,之前那個就比較耿直。
演Gwen的就屬於青春派,之前的Mary Jane怎樣看都比蜘蛛俠成熟很多。
這次演Peter Parker叔叔Ben的也很臉熟,後來看字幕才發現他就是Martin Sheen,就是演員Charlie Sheen的父親。
這次的Uncle Ben只叫蜘蛛俠“要做一個不推卸責任的人”,但沒有說出那句名言: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能力愈大、責任愈大)。
沒有名句,聽在觀眾耳里,效果就差了一大截了。
這部戲也沒有如《蜘蛛俠1》開頭Peter Parker自問“我是誰”的長長獨白,卻有最後由課堂里的老師叫學生要知道“我是誰”,似在回應蜘蛛俠在原本《蜘蛛俠1》里的獨白。
說了一大堆,這部戲給我的啓示是什麽?有三。
一就是人性本善。但性相近習相遠。
像Dr Connors和《蜘蛛俠》系列里的其他大反派一樣,他們原本都是好人,因為失敗而變成壞人。
現實里,壞人不都是這樣變來的嗎?
二就是要相信因果報應。
Peter Parker因為不願阻止搶匪的惡行,結果害了Uncle Ben被匪徒射死,叫他後悔一生。
三就是做人要有責任感。
權力(力量)愈大,責任就愈大,做人要有使命感。
這是Uncle Ben給Peter Parker的忠告,因此,Peter Parker才成了蜘蛛俠。
(但不要濫用權力,否則權力腐敗,絕對的權力就絕對的腐敗。)
Tuesday, 17 July 2012
五歲入學V學前教育
不知是不是大選效應在發酵,覺得副首相近來很高調,高調的光芒幾乎蓋過了首相。
像週末時他語出驚人,竟然說大選不好拖到明年,最好是在今年內舉行。
這句話,本來是應該由首相說的。
如今卻出自副首相的口,明明就是說給首相聽的。
何時解散國會以舉行大選,不是首相的權力嗎?幾時輪到副首相來說?
副首相這樣子說,讓人覺得他已等得不耐煩了。
不過,今天不談政治,今天繼續談教育課題。
副首相也是我們的教長。
近來,他也好像在教育課題上特別努力。
比如昨天談到他要檢討學校的道德課內容。
這之前,另一個教育課題,便是要提早學童的入學年齡,從目前的七歲提前至五歲。
如果沒有最後變化,好像在2015年就要落實了。
但,在硬體和教材設施方面,學校準備好了嗎?
還有教師人數夠嗎?
提早學童入學年齡,其實也不是什麽新課題。
如果記憶沒錯,教長在兩年前也提出過同樣的建議,那時人人覺得匪夷所思,五歲讀一年級,怎麼有可能?
之後就沒有了下文。
既然民間不認同,還以為教育部已束之高閣。
沒想到如今舊事重提。
不止舊事重提,連日期都訂好了。
但我感到不解,為何教長要提前孩童的入學年齡?
可能大家沒有想到,提前入學年齡,豈不與羅斯瑪所提倡的“學前教育”對著幹?
除非兩者合作,將“學前教育”併入小學一年級?
但那還能再叫“學前教育”嗎?
總覺得教育課題,應該讓教育專家們去處理就好,政客們不好插手。
好如之前的數理教學就把學校弄得團團轉,結果是把可憐的學生們當成了犧牲品。
今次又來一個要提倡“學前教育”,一個又要孩童“五歲入學”,叫家長和孩子們如何適應?
其實,五歲,應該還是在“玩”的年齡,太早入學,未必對孩子的身心理發展有益。
總覺得這裡的家長似乎都操之過急,怕孩子輸在起跑點。
例如有次和朋友談起“五歲入學”這課題,以為他也會不贊成,沒想到家裡有小孩的他竟然也表示同意。
我覺得,那要看五歲學童在學校里學的是甚麼。
如果五歲就要他們學寫字,那我是反對的。
當年我是把孩子送入住家附近的一家叫Tunasari的幼兒園,一來是貪方便,二來聽說那裡的孩子只是去玩耍,不需學寫字。
我只要我的孩子快樂的成長,覺得在那個年紀,不需要太早學寫字。
後來那裡的園長離開了。
然後學校要我們為孩子買課本。
當時就很奇怪,因為我只要孩子去玩,不是去讀書的。
一問之下,原來是應一些家長的要求,希望學校給孩子“功課”做。
因此,我的孩子也不能倖免。
後來,我將孩子轉去了另一間幼稚園,沒想到也是一樣。
沒有法子之下,我也只好“入鄉隨俗”。
我覺得孩子只有在進了小學後來才學讀書寫字應該不會太遲。
但,如果把孩子的入學年齡提早,那對孩子的身心理發展好不好呢?
我不知道,可能因人而異吧!
像我本身,當時住在鄉下,那裡沒有幼稚園,父母在我五歲的時候就送我進學校去了。
我生日在七月,所以入學的正確年齡只有四歲半。
可能小地方,學校水準也差一點,所以當時只覺得學校很好玩,課本也很好讀,功課也不多,沒有感到絲毫壓力。
但到了我孩子的年代,記得功課好像也特別多,回到家做個不停,不像我那個時代那麼輕鬆。
有時想想,現在的孩子也滿可憐的。
Monday, 16 July 2012
死背的道德課
記得孩子小時候,曾對孩子說,道德課是最容易拿分的科目,因為很多都是common sense的。
只要你有做到,你當然就會知道正確的答案。
但孩子卻不同意。
那是在孩子考SPM的時候,曾聽孩子抱怨說:道德科的試題答案必須根據課本的答案一模一樣,多一個字少一個字都不行。
不止SPM如此,PMR的生活技能(kemahiran)也一樣。
當時聽了還有點半信半疑,因為實在是太荒謬了,這不等於鼓勵孩子讀死書嗎?
今天讀到新聞,身兼教長職的慕以丁也承認有這回事。
原來真有其事。
慕以丁說:道德課要學生死背的做法不恰當,有必要檢討。
我心想,除了道德課,不知其他科目可有同樣的問題?
而且,這個問題,相信存在很久了,至少從我孩子那個時期到現在,都有3、4年了。
難道學校都保持緘默,老師都沒有指出這個問題嗎?
難道學校也認同教育部的做法?
讀死書,難怪我們有些學生都不會獨立思考,也沒有創意。
我們的學生很會背,但都不會活用。
這就是我們要訓練出來的國家未來主人翁嗎?
我就和孩子說:如果很會背,那就像在電腦里save資料一樣,你要懂得運用你所懂得的知識,那才物有所用啊!
否則,你只是一部電腦而已,如果我是老闆,那我不如買部電腦來用,何必請你來做工?
說離題了。
說回學校的道德課。
雖然說是道德課,孩子說,要背的似乎都與道德無關。
比如說,要背國家原則,要背反貪會等部門的功能,要背相關詞句的意思。
要背,就是根據書本里一字不漏不改的寫出來,不能用其他字,就算意思符合也不行。
想想,竟然有這麼離譜的事情。
這樣的事情就應該改,我希望可以改得更好,而不是愈改愈糟糕。
Friday, 13 July 2012
PNSB貸款解決Talam貸款?
蔡智勇繼續“爆料”。
但,他真正瞭解事情真相嗎?還是不求甚解,為“爆料”而“爆料”?
看他相當認真,身邊一大堆的人也在“陪太子讀書”,倒是令人不解。
這次,他指控雪州政府為拯救達南,將其中4.5億資產出售給雪州投資機構(PNSB),導致後者負債。
他指PNSB向馬銀行貸款2.3億元,利息總額高達0.86億元。
PNSB本來就是家投資機構,如果貸款来投資發展,很正常。
他沒有指償還期多少年,假設是10年利息,那平均利息每年860萬元,利率應該不到4%,不貴。
PNSB有沒有償還能力,目前言之過早,但不能因此就斷定PNSB不能償還。
他的第二項指控是,PNSB自2010年買下土地後,至今都沒有任何大型發展計劃。
這點也太武斷。
公司投資土地很正常,前年買下來的地段,至今未有發展也很正常。
還是,GLC的做法是,一有了地就要在最短的時間內進行開發?這我就不懂了。
蔡智勇的第三項問題是:既然沒有發展,爲什麽不把土地賣掉?
覺得蔡的指控都很無厘頭,顯示他對一般發展公司的基本操作與策略一無所知,難怪潘儉偉這次都懶得答他,請他不如來一場辯論,一次過把整件事情厘清楚。
從媒體的報導,如果我的理解正確,事情的來龍去脈如下:
達南是以現金和地產解決所欠下的3.92億債務:
現金: 0.127億
地產: 6.755億
總值: 6.882億
貸款: 2.962億 (1.017億+1.945億)
3.920億
=======
蔡智勇指雪州政府在向達南“購買”了6.76億土地後,將其中4.5億賣給PNSB。
如果蔡智勇所指屬實,那雪州政府應該是將達南的2.96億貸款也一併買過來,所以才會有2.3億的馬銀行貸款。
也就是說,在接過達南資產的同時,PNSB也接過了達南的債務,替後者解決了後者的貸款。
若是這樣,雪州政府的做法就不對了。
但若不那樣做,達南的銀行就不會願意將土地持有者從達南轉去給PNSB。
雪州政府應該要求沒有抵押(free of charge)的土地,這樣就不需要尋求銀行貸款來解決達南的貸款。
由於雪州政府沒有針對蔡的最新指控作出解釋,所以這是我根據報導所能做的一個結論。
Thursday, 12 July 2012
馬幣貶至14年新低
在讀到今天財經標題《1新元兌2.517元 貶至14年新低》的當兒,今天的馬幣又貶至2.546。
專家說或會貶至2.55,其實也不遠了。
讓我想起不久前在一個中文論壇讀到一則令人啼笑皆非的留言。
該留言(大意)說他在新加坡打工,存了一筆錢,因為最近馬幣創新高(其實是貶值創新低),使他的存款“增值”,而如果讓民聯上臺,他賺到的錢就會“貶值”等等.....。
從他的留言,就知道他是執政黨的支持者。
我卻感到一陣悲哀,心想,國家不知還有多少像他這樣無知的盲從者?
就是因為無知,明明我們的錢貶值了,他竟然說“增值”。
首先,他似乎忘了,如果馬幣和新元一樣強,也不要說更好,如果他可以在國內找到一樣的工作一樣的待遇,那他還需要到鄰國去討吃嗎?
還有,他有沒有想過,爲什麽三十年前新元馬幣還是一元兌一元,三十年後馬幣卻貶值到如此不堪的一個地步?
一新元可兌2.546馬幣,到過來說,以前每一令吉值得一新元的馬幣,今天僅值得新幣39.28c,連四毛錢都不到呢!
等於說,我們每一元馬幣都要白白虧掉六毛錢。
這六毛錢,就是被我們腐敗的貪官污吏吃掉的。
照這位留言者的邏輯,他是不是希望我國有一天也像津巴布韋那樣,物價都是以億億元來計算的呢?
人民上街買東西,鈔票都是一捆一捆帶著的呢?
想想,那該有多可悲啊!
還是不要說太遠,印尼盾也是萬萬聲的,難道這位留言者也要馬幣“增值”到像印尼盾那樣嗎?
近來印尼也漸漸崛起了,搞不好,反而哪天輪到我們要到印尼去當外勞呢!
就是因為國家有太多愚民,所以才那麼容易受高官們所愚弄。
那是愚民們自己不長進,又能夠怪誰?
其實,我國天然資源無論如何都比鄰國豐富,GDP理應比鄰國多,有甚麼理由我們的馬幣竟然比新元弱?GDP也比不上人?
理由很簡單,就是我們的領袖素質不如人。
不要說新加坡,同樣是產油國的汶萊,我們竟然也比不上。
汶萊政府不向人民抽稅,人民賺的都是淨收入,政府只靠石油來治國。
汽油也賣得比我們便宜一半,反觀我們政府,只會想盡辦法取消補貼。
爲什麽馬幣兌新元貶至新低?
報導說:預計我國政府將在全球經濟放緩時期,通過貨幣政策刺激經濟成長,因此,外資尋求相對安全的資產。
也就是說,外資認為我國未來會採取弱勢馬幣政策來刺激國家經濟。
咦,這不與當年金融風暴期間敦馬所採取的手段一樣嗎?
難道外資認為我國即將重返馬哈迪主義時代,所以才紛紛拋馬幣購新元?
對啊,新元兌2.517馬幣,那正是1998年7月以來的高點,也是金融風暴爆發的那一年。
還記得嗎?當時敦馬還點名索羅斯,說他是導致亞洲金融風暴爆發的罪魁禍首?
多年前,兩人竟然又戲劇性的握手言和?
現在想回頭,那也不令人奇怪。
敦馬當時拒絕了IMF的援助,也未設法讓馬幣回升,反將馬幣固定在3.8元。
若說真的是索羅斯一手將馬幣暴跌,那敦馬是不是應該感謝索羅斯呢?
因為,敦馬自己知道,馬幣已經沒有走強的籌碼了。
報導也說,大馬政府債券收益率比鄰國債券高,但外資仍然選擇購買新元。
這意味著甚麼?就是外資對馬幣的信心不足。
接下來,相信就會讀到我國資金凈外流的報導。
資金外流,就好如人才外流。
就好如那位到鄰國去賺新元的留言者。
Wednesday, 11 July 2012
別再為虎作倀
不理潘儉偉給的答覆,蔡智勇昨天繼續“爆料”。
我佩服蔡智勇這種“鍥而不捨”的精神,但我懷疑他沒有先把功課做好就急著“爆料”。
何以潘儉偉給的解答可以讓人清楚明瞭,令人信服,而蔡智勇所爆的料卻讓人讀得頭昏腦脹?
所以我說“相形見絀”,就是這個意思。
不知是我身為讀者的理解能力有問題,還是蔡智勇的表達能力有問題?
這樣寫好像我對蔡智勇有偏見,但不是要針對個人,我覺得蔡智勇的思考邏輯和認知能力,好像有問題。
如我先前說的,估價師的估價有很多種,包括market value、realisable value和force sale value,需看是什麽情況。
但他只拿銀行拍賣價格(force sale value)來做參考,那是不能完全作準的。
第一次拍賣若不成功,銀行就會把價格調低,例如10%,再賣不出,再往下調。
若是willing buyer和willing seller,那情況就不一樣。
蔡智勇是個專業會計師,應該有碰到過這樣的情況,不可能不懂。
這次,蔡智勇說雪州政府多付了4200萬給達南,昨天又說是5700萬,那加起來是9900萬,或又是double counting了呢?
我也讀糊塗了。
針對蔡智勇第二次的“爆料”,潘儉偉的解答如下:
1. Danau Putra的134.34英畝土地估價8770萬,已經扣除了5150萬元的填土成本(即是說,如果把5150萬也算進去,該批土地估價是1.392億元)。
2. 專業估價師給的估價是9350萬元,其實還比州政府的估價8770萬高了580萬元。
這樣的解釋,不知蔡智勇滿意嗎?
還是,他還會有第三次“爆料”?
從此事件上,至少我們可以看到,民聯政府有認真地處理并解決了達南債務,不像國陣那樣,十有八九是以write off或bail out方式去處理朋黨債務。
我佩服蔡智勇這種“鍥而不捨”的精神,但我懷疑他沒有先把功課做好就急著“爆料”。
何以潘儉偉給的解答可以讓人清楚明瞭,令人信服,而蔡智勇所爆的料卻讓人讀得頭昏腦脹?
所以我說“相形見絀”,就是這個意思。
不知是我身為讀者的理解能力有問題,還是蔡智勇的表達能力有問題?
這樣寫好像我對蔡智勇有偏見,但不是要針對個人,我覺得蔡智勇的思考邏輯和認知能力,好像有問題。
如我先前說的,估價師的估價有很多種,包括market value、realisable value和force sale value,需看是什麽情況。
但他只拿銀行拍賣價格(force sale value)來做參考,那是不能完全作準的。
第一次拍賣若不成功,銀行就會把價格調低,例如10%,再賣不出,再往下調。
若是willing buyer和willing seller,那情況就不一樣。
蔡智勇是個專業會計師,應該有碰到過這樣的情況,不可能不懂。
這次,蔡智勇說雪州政府多付了4200萬給達南,昨天又說是5700萬,那加起來是9900萬,或又是double counting了呢?
我也讀糊塗了。
針對蔡智勇第二次的“爆料”,潘儉偉的解答如下:
1. Danau Putra的134.34英畝土地估價8770萬,已經扣除了5150萬元的填土成本(即是說,如果把5150萬也算進去,該批土地估價是1.392億元)。
2. 專業估價師給的估價是9350萬元,其實還比州政府的估價8770萬高了580萬元。
這樣的解釋,不知蔡智勇滿意嗎?
還是,他還會有第三次“爆料”?
從此事件上,至少我們可以看到,民聯政府有認真地處理并解決了達南債務,不像國陣那樣,十有八九是以write off或bail out方式去處理朋黨債務。
Tuesday, 10 July 2012
「一個大馬電郵」以失敗告終?
大家記得一度鬧得沸沸揚揚的「一個大馬電郵計劃」嗎?
那是首相去年公佈經濟轉型計劃(ETP)時所要落實的轉型計劃之一。
它將成為官方的一個電郵媒介,人民也須向它註冊。
老實說,我不很確定此計劃究竟開跑了沒有。
無論如何,當首相宣佈此計劃,即引來惡評如潮,逼得首相漏夜推特澄清它是“私人計劃”,不是“政府計劃”。
話雖如此,PEMANDU卻通過各大報章刊登全版廣告,向人民解釋有關計劃。
既是“私人計劃”,依德里斯何須如此大費周章?
最令人不解的是,共有五家公司競標,獲得此電郵計劃的,卻是家陷困的PN17(GN3)公司tcubes。
有份投標的大馬郵政(POS)當時也表達不滿。
難免讓人覺得,這明明就是個bail out計劃。
當時,交易所已經給tcubes最後通牒,必須在年底前進行重組,否則就得停牌甚至除牌。
為何政府寧可將此計劃頒給一個陷困公司,卻不頒給更有資格的大馬郵政?那就不得而知。
但是,「一個大馬電郵計劃」並未能為tcubes解困。
上周,交易所拒絕了tcubes的重組計劃,認為其重組計劃不可行。
交易所拒絕的其中一個原因,就與電郵計劃有關。
它說,“該新業務的執行和推介被不斷的展延,至今仍未開跑,或貢獻不大”。
tcubes將在7月11日,也就是明天,被暫停交易,并在8月7日除牌。
不過,公司還可以在8月2日前提出上訴。
因此,最有可能的是,tcubes將在8月2日前提出上訴或新的重組計劃,以避免被除牌。
原本,tcubes已跌至最低價位2.5分。
今天是最後一個交易日子,照理股友會繼續拋售,股價繼續下跌才對。
但,tcubes今天不跌反升,最高作價4分。
如果你在最低2.5分價位買進,然後在最高4分出場,你的賺幅是驚人的60分。
當然如果你是在最高的4分價位買進,卻未能在停牌前賣掉,你恐怕就要欲哭無淚。
但,事實難料,如果tcubes在8月2日前提出新的重組計劃,或說又獲“貴人”的拔刀相助,其股價會不會又翻轉而上呢?
至今,首相和依德里斯皆對tcubes遭遇未發一言,當初既然“看中”了它,當人民質疑,還為它辯護,如今是否應該向人民作出什麽交待呢?
Monday, 9 July 2012
Talam:讓民聯國陣相形見絀
哈!沒想到敦馬在三月間也提出了同樣的看法。
他說:為確保能夠贏下屆大選,國陣應該招攬人才。
他說:因為巫統數十年來的“傳統”是禁止有才華、有能力的人入黨,造成巫統今天面對沒有人才、缺乏領導人的局面。
聽起來,敦馬悔不當初,才會有現在的局面。
那也是他咎由自取。
但現在才來說,會不會太遲?
要國陣選賢與能?恐怕難如登天。
現在根本是朋黨主義在作祟,賢能者欲加入,根本不得其門,反之還會被擠出來。
這或就解開了我當初的疑惑:爲什麽人才都跑到對面去。
這是題外話,不過也與今天要談的課題有關。
談了今天的課題,就可以理解何謂相形見絀。
對了,我要說的就是上周鬧得熱烘烘的達南事件。
這事件,原先看得我一頭霧水,激起了我的好奇心。
於是,趁著週末連忙做功課,上網去找資料,包括當年的來龍去脈。
以下是我參考了當年以及最近的相關報導後所做的一個結論,如果有錯尚請指正。
達南是在2006年就陷入財困,而在當年9月1日被交易所列為PN17陷困公司。
當時還是國陣政府,所以達南並非在民聯執政後才陷困的。
當時達南拖欠三家雪州GLC總額3.92億。
三家GLC分別是KHSB(1.15億)、雪州大學(2.55億)和雪州投資公司(0.22億)。
達南之後進行債務重組。
2007年10月25日向證監會提呈重組計劃。
2008年4月29日證監會批准重組計劃。
2009年7月1日依據證監會條件完成重組計劃,但未涉及土地轉讓以償還雪州政府債務。
雪州政府決定由MBI(Menteri Besar Incorporated)公司以債權人身份向達南追討有關債務。
達南分兩次償還債務:
1. 2.414億(現金和地產)。
2. 1.506億(地產)。
第一次2.414億包括現金0.127億、總值0.447億土地和2.857億地產(扣除銀行貸款等於1.84億)。
第二次1.506億是以3.451億值的地產清還,償還銀行1.945億貸款得1.506億。
由此可見,雪州政府并沒有出過一分錢來打救達南,反之還收到現金和地產。
如果是國陣,相信就會出錢來打救,就像出錢打救許多數不盡的朋黨計劃那樣。
因此,說民聯政府以6.76億元收購達南資產以避免後者被除牌,還讓達南獲得2.66億現金,交易總值超過10億的說法不知從何算來?
相信蔡智勇是把6.76億資產和3.92億債務加起來,才會得到超過10億的數字。
那不是變成double counting嗎?
而且,達南是早在2006年就陷困,證監會則在2008年批准其重組計劃,那時民聯都還沒有執政,怎會輪到民聯收購達南資產避免後者被除牌?
若真有其事的話,那也是國陣時期的事啊!
可見蔡智勇沒有把功課做好就貿貿然“爆料”,結果是“瘀”了自己。
除非蔡智勇可以證明,6.76億的資產價值是被高估了。
但根據潘儉偉引述私人估價公司的評估,該批土地市價是6.85億,還比政府的估價高900萬元。
其實,土地估價差距是相當平常的事,有normal value,有force sale value,有realsiable value等等等,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估價。
900萬差距只占6.76億的1.3%,其實也不算什麽。
我倒想起這數十年來,聯邦政府不也有許多拯救計劃。
遠的不說,近的就有馬航這個填不滿的無底洞,還有PKFZ自貿區醜聞又怎樣了?
首相前年成立了以政府首席秘書西迪哈山為首的超級特工隊,至今連一個報告都沒有出來。
如今首席秘書也退休了,跟著又說獲委任為國油主席。
(但在三月間,首相署不是說國油主席三蘇已獲續任兩年了嗎?這樣一來,國油主席豈不鬧雙胞?)
PKFZ超級特工隊群龍無首。
所謂的PKFZ特工隊的調查,相信也只得個“講”字,首相根本就沒有誠意,特工隊也從未做過任何調查。
PKFZ的125億是達南3.92億的32倍。
蔡智勇應該提的,應該是這125億醜聞之母才是啊!
唉,真是自討沒趣,自取其辱!
http://drdzul.com/2012/07/05/talams-debt-recovery-exercise-revisited/
http://thestar.com.my/news/story.asp?file=/2012/7/6/nation/20120706142302&sec=nation
Friday, 6 July 2012
RON95沒有降價
這兩個多月來,國際油價不止跌破了90美元,月底更跌破80美元。
上個月,政府宣佈將RON97調降10分至原本價位2.80元,RON95則原封不動。
這次,政府再度宣佈油價降,但仍然只限RON97,這回跌20分至2.60元。
但,爲什麽RON95仍然無份呢?照RON97兩次的降幅,RON95應該降至1.60元才對。
第二財長阿末胡斯尼僅宣佈RON97是根據國際油價調降,但未解釋爲什麽RON95沒有跟著調降。
記者應該追問才是。
第二財長說:因為RON97不再獲得政府補貼,所以價格是隨國際油價自由浮動。
這我就有點混亂了。
因為上回當人民懷疑:若把補貼取走,RON95成本竟然還貴過RON97時,油價部長伊斯邁沙比里趕快澄清說,RON95并沒有比RON97貴,因為政府其實還有補貼RON97。
至於獲得多少補貼,部長又說不出來。
如今第二財長又說RON97是根據國際油價,沒有獲得補貼。
兩人說詞一正一反,到底誰的話可信?
油價乃由財政部制定,所以我覺得第二財長的話比較可信。
如此一來,兩者數字又出現了矛盾。
如果RON97沒有補貼,而RON95有的話,那RON95的實價,還是比RON97貴。
根據油站打油機貼紙上的數字,政府目前補貼RON95每公升82分。
若RON95售價不變,保持在1.9元的話,取掉82分補貼,那RON95的實價就應該是每公升2.72元。
對比不獲補貼的RON97新價2.60元,RON95是不是還比RON97貴了12分?
可見RON95的補貼,已經被報大數。
你看政府是不是很搵笨?
兩位部長應該雙雙出來澄清,如果不算補貼,爲什麽RON95會比RON97貴。
Thursday, 5 July 2012
人身難得,活著真好
今天是我的生日,總想寫一點什麽來做紀念。
其實,近來很少寫私人的事情了。
以前是為賦新詞強說愁,如今卻道天涼好個秋。
也許,這就是心境的轉變吧。
在面子書收到好多的賀語。
不再是小孩的心情,所以生日,心裡也不感覺到什麽。
師父說:生日是母難日。
是的,要感恩母親在54年前把我生下來。
說到母親,讓我想起小時候體弱多病,那時還住在鄉下,每逢下亞庇,父親或母親必把我帶去看醫生。
我還記得在海傍街的賴醫生。
那時候,亞庇的醫生不多,幾乎每個人都是去看賴醫生。
有一回看了賴醫生,醫生不知和媽媽說了什麽,回到去,媽媽說我如果不怎樣怎樣,我就會活不大。
從此,媽媽幾乎每晚都會煲一壺苦苦的不知什麽藥,苦到我跑得遠遠的。
媽媽就說苦口良藥,苦藥病才會好。
我不想喝,媽媽就在壺里加了糖,然後又放了一粒蛋進去。
其實我還是不喜歡喝,但爲了吃那一粒蛋,只好把藥也勉強喝下。
母親說我活不大,不知不覺我還是活過了半世紀。
現在回顧,這50幾年來的日子,每一天,其實都是生命的bonus。
是的,佛說人身難得,人能夠活著真好,每一天都是一個bonus。
其實,以現代人的生活水準看,54歲還不算老。
可能真的是自己體弱吧,覺得自己已老態龍鍾。
前陣子是腰酸背痛,去年開始又覺得視覺變差了。
原本以為是因為眼睛老花還是近視加深了,後來去檢查的時候,發現原來都不是,而是患了青光眼加白內障。
醫生說,問題不在老花或近視,所以不用換眼鏡。
其實,我還是視覺差了,所以現在駕車或是看東西,都是感觉朦朦的。
現在就每天早晚滴藥水,因為左眼比較嚴重,還要滴多另一種藥水。
也許是滴藥水的緣故,眼睛就很容易累,尤其是看電腦久了就很疲倦,幾乎可以一直睡覺。
有個直覺,就是不知哪一天,我的眼睛會完全看不見。
不知這一天幾時會到來,但我已有心理準備。
所以,我要趁這段時間多看多寫,還是應該多休息呢?
我有點茫然。
也許,我該趁還可以看的當兒,趕快把一些事情寫下來記錄下來。
如果哪天我看不見了,或許我可以用錄音的,然後請人把它寫成文字。
如果說生日要許願,這就是我的願望。
Wednesday, 4 July 2012
一個失序的城市(5):法庭也要拆遷?
去年我就質疑,亞庇圖書館搬遷計劃是否另有乾坤。
(請參考去年8月24日拙作《一個可疑的圖書館拆遷計劃》。)
爲什麽懷疑?因為發現州消費部長阿茲莎頓當時支支吾吾,說不出來。
原本不是說圖書館必須搬遷,因為必須把土地讓出來給毗鄰的法庭擴建嗎?
不顧市民反對,政府執意將圖書館搬至丹容亞路。
(亞庇圖書館搬至丹容亞路,應該改叫丹容亞路圖書館,哪還可叫亞庇圖書館?)
但是,當圖書館搬遷計劃已成定局的時候,州消費部長又改口說:僅一部分將充作法庭擴建用途,另一部分則「另有打算」。
至於是什麽「另有打算」?阿茲莎頓答不出來,僅能說:我們已有計劃,時候到了就會公布。
那是去年8月的事,但是在上個月22日,首長忽然宣佈,州內閣批准司法部門搬遷。
司法部門包括亞庇法庭,一併搬至布乃山。
布乃山在什麽地方?據說是在武吉巴當後山那一帶。有待證實。
那不是重點,重點是,既然拆遷亞庇圖書館是爲了讓亞庇法庭擴建,爲什麽現在圖書館搬了,如今連亞庇法庭也要搬?
而且,新法庭大廈不是在十幾年前剛建好,十幾年後又說要拆遷?
難道政府嫌錢多嗎?
身為亞庇市民之一,我感覺我已受騙了。
騙我的,竟然是我們的州政府。
今天看新聞,果然證實我去年的懷疑,就是圖書館拆遷,如今再加上連亞庇法庭也拆遷,原來真的與多年前政府有意將亞庇市政廳范圍改成商業地段有關。
根據報導,包括圖書館、法庭、公園和DBKK大廈在內的整批地段將發展成為一個商業中心。
天,這個城市還不夠擁擠嗎?政府不是時常說要紓緩市內交通,要往郊區發展嗎?
市外有那麼多空地,爲什麽還是要在亞庇市內發展?
亞庇的城市計劃大藍圖在哪裡?爲什麽所有的發展好像都是很即興式的?
即興也不要緊,但不要唯利是圖,不要雜亂無章好嗎?
我還能怎樣信任你啊,YB?
http://steppenwolf-kanghwa.blogspot.com/2011/08/blog-post_24.html
Tuesday, 3 July 2012
昨晚,我們一起去聽潘健成演講
昨晚帶家人去聽潘健成的演講。
演講原定在星期天下午,後來延期到第二天晚上。
這正合我意,因為星期天下午有家訪要做,而星期一晚上兒子恰巧沒有補習。
(後來才發現,原來兒子的老師也是來聽演講的。)
在這裡也要贊大眾書局一下。
演講改期,大眾除了在報紙宣佈,也用電郵通知每位讀者。
此外,還一個一個撥電話給每位讀者呢!
(應該是一個一個通知吧,想想要花了多少電話錢!)
這方面,大眾做的很好。給大眾一個讚!
潘健成是誰?相信已經不用刻意介紹了。
他就是PenDrive之父。
但他不喜歡這個稱呼,因為他說PenDrive不是他一個人的,而是經過他們五個好朋友的努力而做出來的,只是其他四人很低調,他比較愛出來講話,所以大家就以為是他個人的功勞。
所以他的公司叫Phison(群聯),是five persons(五個人)的意思。
他好像也有強調他們是“開發”(Develop)PenDrive,不是“發明”(Invent)者。
最引人側目的是,這位PenDrive之父,竟然是大馬人。
噢!這不也是人才外流嗎?
可惜昨晚他沒有提到,他公司將在檳城投資設研發所。
之前有在報紙讀到,他選擇檳城是基於三個原因:豐富的工業歷史和有經驗的人才、供應鏈和會說福建話和華語的檳城社群。
第三個原因,他說是爲了方便來自台灣工程師。
其實我相信還有第四個原因,只是不便說出來。
潘健成告訴大家他是獨中生,他意有所指說,因為進不到國內大學,又沒有錢,所以只能到台灣去。
我心想,幸好有到台灣去,不然怎會有今天的他?
這不就是所謂冥冥中的安排嗎?
所以,不用怨政府,不用恨制度,如潘健成說的,自己的積極心態才最重要。
崇正校長告訴他,有很多本地獨中生高二考了SPM後就沒繼續讀高三。
他對獨中生說,如果人生可以活到80歲,讀多一年高三算甚麼(大意)?
所以,高三無論如何一定要讀完。
聽到這裡我心生歡喜,因為前陣子我也叫獨中生們一定要把高中讀完,不要花錢去讀什麽foundation或diploma,在國外,那是考不好成績才去讀的。
而且,既然讀的是獨中,卻沒有一張獨中文憑,那不是很奇怪嗎?
兒子聽了也很高興,因為之前他還為同學一個一個念完SPM就離校走掉,而抱怨說沒有朋友。
說到朋友,潘健成說,好朋友要在學校(高中或大學)里找,因為只有在學校交到的朋友才是真心的朋友。
出來社會交到的朋友,因為有利益上的衝突,未必都是真心朋友。
群聯里的五位創始人,就是在大學里交到的好朋友。
他自認自己很急很固執,但他講義氣,懂得報恩。
所以他叫老板們對員工要好一點,賺到的錢要分給員工,而不是分給股東們。
因為分給員工,員工才會繼續為你賺更多的錢,分給股東,股東把錢拿走,并不會為公司賺更多的錢。
這個分析聽來果然有理,觀眾熱烈鼓掌回應。
潘健成的演講約在7.45pm開始,9pm就講完了。
可能亞庇觀眾都比較含蓄,Q&A環節沒有人發問。
跟著便是簽書會。
才用了幾年的相機出了問題,原本在潘健成為兒子簽名的時候要拍張合照,上了車才發現照片沒有出來。
兒子對照片沒有出來有點失望,但對書里簽名愛不釋手。
當晚的演講,相信兒子獲益不淺。
Monday, 2 July 2012
州與國之大選博弈
雪州大臣卡立說:不急著宣佈選舉日期。
這才想起,大家都只討論全國大選日期,似乎忘了州選也日愈迫近。
這也難怪,因為一向來,州選舉和全國大選都是同步舉行,大家可能都習以為常。
尤其是半島人民,因為在半島,兩個選舉都是在同日進行的。
其實是不一定的。
各州其實可以自行選舉,不必與全國大選一起。
就好像砂拉越,不是在去年剛舉行州選嗎?
而在沙巴,過去也是有自己的州選日期的,爲了避過神奇的9年鐘擺定律,州國陣政府特意將州選舉拖到2004年,與全國大選同步進行。
此後,本州選舉也改為與全國大選一起舉行。
州國選舉同步舉行,可能是爲了方便兩者都是同一個政府。
但別忘了,308後,半島有五個州由民聯執政,當聯邦國陣政府宣佈解散國會和州議會,這些民聯州并不需要與國陣一同解散州議會。
大家只顧著首相幾時宣佈解散國會,卻忘了各州的五年任期也將近到期了。
卡立說:他不會事先宣佈州選日期。
這些民聯州,會不會先讓國會和國陣州選成績如何再來決定民聯州選日期?
不過,如果卡立有這樣的想法,納吉可能也會有同樣的想法。
納吉可能希望這些民聯州先舉行州選,看成績如何,再來決定國陣的下一步。
如果民聯在州選輸掉,對國陣來說當然是枚強心劑。
反之,如果民聯在州選大勝,那國陣可能就要改變其選舉策略來贏取下屆大選。
如此一來,當下情勢形成了一個有趣的局面。
那便是,雙方都期待對方先宣佈選舉日期。相信這樣的分析應該沒有錯。
既然大家都不願先做公佈,那最有可能的結果便是,大家都等到最後一分鐘,也就是明年三月後才來選舉。
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