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26 November 2010

艾京生的双重身份


艾京生是亚庇当年第一任总督,抑或只是哈灵顿部队里的其中一名随从?

我开始对艾京生钟楼所要纪念的这位英国人产生兴趣,但当我上网去找寻他的资料,不外只有如下的描述:

“Jesselton第一任总督法兰西斯乔治艾京生(Francis George Atkinson),在28岁那年因染上疟疾去世。他在英国的母亲玛丽埃迪特女士,1905年在巴莱士山(Brace Hill)上建了这座钟楼,以纪念她英年早逝的儿子...........。”

艾京生死时只有28岁,意即他可能在27岁或更早的年龄就当了亚庇总督,那实在是太年轻了。

档案局总监透露,根据该局出版的“史书”《沙巴英雄末沙烈》,艾京生却是哈灵顿攻打末沙烈部队成员之一,沙巴城市及房屋发展局主席鲁宾巴朗更指他不过是哈灵顿的一名随从。

这就奇了,艾京生如何身兼二职,又是亚庇总督,又是哈灵顿部队的随从?

因此,鲁宾说,“我们实在没有必要这么重视一座以这个小人物命名的钟楼”。

鲁宾的见解难以令人认同。

如果只是一名小人物,当时的渣打公司会允许艾京生的母亲在那里建一座钟楼来纪念她的儿子吗?我相信是不会的。

因此,艾京生当时的身份应该只是亚庇总督,而不是哈灵顿部队里的一名“随从”。

末沙烈与当时的政府对抗,到处放火,破坏当地安宁,与现在的“恐怖分子”无异。

身为亚庇总督,艾京生有责任保护居民安全,因此参与捉拿末沙烈计划,那也不出奇。

但,说他是哈灵顿部队里的一名随从,恐怕是不妥当的。

然后,再居于他涉及「民族英雄」的死,就指他是一名“叛徒”,岂非变了本末倒置?

马西迪问得好,若以此逻辑的话,既然艾京生只是一名小人物,那要在该地段兴建的16层楼高的商场,为什么又以“艾京生”为名?

忘了提,该地段属沙巴城市及房屋发展局所有,原本只是一座两层楼建筑物,早期是该局的公署,后来出租供商业用途,可能是地点不佳的关系,一直旺不起来。

该两层建筑物不久前完全拆毁,便是为了要重建及扩建成一座16层商业高楼。

为“两全其美”,当局似有意搬迁钟楼,因此借鲁宾和档案局总监的口,来“听取民意”。

但若基于以上述理由,我觉得那就有点强辩,难以令人信服。

3 comments:

moot said...

只是官方出版社没有用的。 全世界只承认学术性的研究和引用, 而不是天马行空的“做故事”。 所以所谓的史书,必定要有证据, 没留下的话, 就符合逻辑。

告诉你一个更好笑的逻辑 :当时的时候文盲很多, 留下资料的肯定是英国人。不过肯定没有什么八卦好写。我很好奇,到底那本书有多少页? 5 页?

大佬 said...

该钟楼的咨询牌写明,"first district officer of Kota Kinabalu",所以艾京森是第一任总督,而不是什么哈灵顿随从。

· 康華 · said...

moot, 我也很好奇,档案局几时出了那样一本书。

大佬,我相信是的,但很奇怪,竟然没有一张艾京生的照片。

阿叶,对不起,没有兴趣。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