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7 October 2015

開曼群島消失了的資金

最近較少寫1MDB,原因很簡單,就是很不想寫了。

今天讀到一則新聞:潘儉偉懷疑1MDB在開曼群島的23億美元資金,從來不曾被撤回。

針對首相、第二財長和1MDB的CEO阿魯針對這筆資金去向的反復說詞,潘儉偉的懷疑有理。

之前我也質疑過,在拙稿《1MDB舉債420億,看得見的投資只有137億》(04/06/2015),就曾這麼提到:

開曼群島的“投資”共23億美元,阿魯原本說已全數贖回,後又改口說僅12億回國,其餘11億則存在鄰國的BSI銀行。

後來卻被發現,BSI的戶頭里根本沒有這筆現金,納吉改口說是一些“紙面資產”,胡斯尼說法又異,說是一些“單位”。

11億美元去向的說法反覆,真正的下落依然不明。我懷疑另一筆據稱已贖回國的12億美元也不存在,原因有二:

a)如果11億美元不撤回國是爲了避免尋求國行批准,為何又將12億美元撤回國?難道它就不必獲得國行批准?

b)12億美元兌成馬幣約43億元,為何未被用來繳付當時的20億元欠款,卻向阿南達借20億元還債?

尤其是被說成已在去年11月撤回國的12億美元,它既未被拿來償還當時到期的20億元馬幣欠款,也未用來贖回IPIC/Aabar認購Edra能源上市IPO的期權。

根據報告,公司當時向德意志銀行為首的銀行財團貸款9.75億美元,以向IPIC贖回有關期權,數額9.93億美元。

潘儉偉說,公司不可能支付雙倍的賠償給IPIC,既然款項來自德意志銀行的貸款,那唯一可以解釋的便是,開曼群島的12億美元從來沒有撤回國。

加上被指存放在新加坡的另一筆11億美元也不存在,潘儉偉很有把握地結論,沒有任何存在開曼群島的所謂資金被撤回。

也因為這樣,公司無法在上個月底提呈其財報,因為德勒(Deloitte)無法進行截至今年三月財政年的稽查工作。

公司已獲准延長6個月至明年三月底來提呈財報,潘儉偉相信,到時公司仍會錯過這個日期。

阿魯當時歸咎於公司帳目已被各調查單位取走,導致德勒無法進行稽查。

當時的公帳會主席諾加茲蘭卻透露,德勒根本就未開始進行稽查公司帳目,因為未收到財政部的指示。

潘儉偉質問阿魯,拖延呈交財報,是不是要等所有資產被變賣,以填補“消失”的資金?

讓我想起首相重提要六個月時間來解決1MDB債務,是否便是這個原因?

他在美國叫投資者不要受到1MDB“雜音”的影響,也承認公司舉債過度,因為將公司模式預設得太理想化(too idealised);也沒有投入太多政府基金,只是馬幣10億,導致需要大量舉債.....。

這些不是可以預見到的問題嗎?爲什麽還明知故犯?

但,最重要的問題不在舉債,而是所舉的債,大部份用去了哪裡?人家是有特定用途才舉債,明顯的,1MDB並沒有需要用到如此超級龐大的資金,爲什麽舉那麼多債,然後又將資金存到外國去?

更不可解的是,一部份居然是存放在投資夥伴Aabar。

而根據阿魯公佈的項目,至少有154億馬幣只是存款,單單這項目就占了420億債款的37%。

例如存在開曼群島的23億美元,以當下匯率兌換,可兌成馬幣至少102億。

首相告訴美國投資者說,1MDB將在未來數天內公佈一項“成功降低馬幣160億債務”的消息。

如今一個星期已經過去,1MDB仍未公佈這項“好”消息。

我滿心期待,公司會如何降低債務多達160億元?

Tuesday, 6 October 2015

「完美風暴」完美成形

首相署部長兼經濟特委會主席阿都華希最近隨同首相到美國,接受路透社訪問時說,大馬經濟幾乎進入「完美風暴」時期,但相信很快就能度過難關。

何謂「完美風暴」?上網去找其意。

原來它是取自一本美國暢銷小說書名《The Perfect Storm》,作者Sebastian Junger。

故事以1991年發生在大西洋的一場百年風暴為背景,講述Andrea Gail號五位船員與風暴搏鬥,最後全部犧牲的真實故事。

它在2000年被拍成電影。

之後,「完美風暴」就被用來形容,當各種因素“完美”的同時疊加在一起,遂引發一場無比風暴。

其“完美”的意思,是指因素“具備”的完美,非指風暴“發生”的完美。

例如美國當年的次貸危機導致全球金融海嘯就被形容為一場「完美風暴」。

我國如今面對馬幣貶值、股市下挫、資金外流、油價低落、國債高企、經濟衰退,再加1MDB醜聞,政治貪腐問題,可說都具備了「完美風暴」的“條件”。

阿都華希說,雖然如此,相較1990年代的金融風暴,我國擁有更穩健的基礎。

他說的與國行總裁潔蒂說的一樣,便是馬幣已被低估,有朝一日將會回彈,以反映其真正價值。

我們當然明白物極必反的道理,但是幾時呢?政府又採取了什麽步驟呢?總要設個期限,不能坐視不理,任其下滑吧!

沒想到他的口吻也與潔蒂一樣,只說經濟“應該”怎樣怎樣,那誰不知道?問題是目前的經濟與他說的“應該”有太大的落差,總不能期待它能自動好轉。

他也拒絕評論1MDB事件,說應該讓有關調查單位擁有進行調查的空間(又是應該)。

阿都華希未受委首相署部長前是馬銀行CEO,老實說,對他主持經濟特委會的期望不是很高。

經濟特委會推出的第一個措施,就是注資200億進ValueCap救市,那只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

昨天,《華爾街報》就針對200億元救市計劃,指那是無效的方案,因為救(股)市不會刺激國家內需和經濟,無法創造持久的復蘇能力。

對國家領袖不敢有太大的期望,只能祈禱國家有自我療愈的能力。


Monday, 5 October 2015

國行和財政部鬥法

國行和財政部借興業附加股大鬥法?

自去年和聯昌倂購告吹後,興業於今年四月宣佈發售附加股。

阿布扎比旗下投資機構Aabar,也是1MDB的商業夥伴,也是興業第二大股東,持有興業21%股份,因此可認購興業附加股,認購價4.82元。

大家應該記得,興業聯昌兩次倂購失敗,主要是Aabar從中作梗,而Aabar反對原因則是因倂購價格“太低”。

而這次,附加股認購價4.82元,比當前市價5.92元低,爲了拉低當年10.8元收購價,照理Aabar應該會認購。

上月尾卻讀到一篇文章,說Aabar可能拒絕認購興業的附加股,原因是“興業表現不達標,及與我國股匯低迷有關”。

可能也由於時機不對,據說市場對興業附加股反應不佳,有關除權日期已從原定的9月29日展延至11月19日。

不過,我覺得有趣的是,根據興業文告,Aabar當初獲得財政部批准購買公司24.9%股權,結果Aabar認購了21%股權。

但國行最近致函興業,指因Aabar已持有公司股權超過15%,因此在認購附加股時不可超過15%。

如果Aabar不認購的話,其持股率將被稀釋至17.5%。

爲什麽當初財政部會允准Aabar收購高達21%興業股權呢?

而且,爲什麽會是由財政部批准,而不是國行?難道那是一項特別批准?

如今國行先聲明Aabar只能認購不超過15%附加股,不懂財政部如何反應?

爲了解決1MDB債務,可能財政部也無暇照應Aabar認購興業附加股的問題吧!

Friday, 2 October 2015

被慫恿的馬來主義

達祖丁(Tajuddin Abdul Rahman)是副農長,是六名參與916紅衣集會的巫統議員/部長/副部長之一,一向以發表種族主義言論聞名,曾在1995年涉及金錢政治而被巫統開除。

這也不是他第一次口出狂言,甫在上個月,他就叫馬華民政若無法在來屆大選勝出,就不應受委入閣。

早在2008年,他也發表過大馬是馬來人的土地,其他種族是外來者,對建國沒有貢獻等等言論。

他曾在國會罵過行動黨議員古拉是“雜種”,後只是道歉了事。

昨天,他再次發表種族言論,警告大馬華人膽敢向外人投訴問題,他就將掌摑他們云云。

可能知道自己說的太過分,短短幾個小時後,他就澄清說他只是針對“行動黨華人”,但根據記者錄音,他的確是指“大馬華人”。

過後他又改口說他只是在開玩笑。這個玩笑,開得也太大了吧!

知道他過往記錄,我不認為他是在開玩笑,我只覺得他這段言論很煽動,很得人討厭。

今天,他不道歉也罷,還恫言要告人。

納吉怎會委任這麼多擁有極端種族主義的部長?不譴責他們也罷,還放任他們如此放肆。

讓我想起在敦馬時代,當時的新聞部長莫哈末拉末,他就是最近升官當副內長的諾阿茲蘭的父親,在1999年時忽然宣佈突出政壇。

他已在五年前去世,在去世前三個月,他出了一本書《Umno: Akhir Sebuah Impian》,他在書裡爆料,原來他不是自願退位,而是被敦馬“開除”的。

他原本對敦馬忠心耿耿,怎會被敦馬“開除”?

那時是烈火莫熄時代,安華被判入獄,旺阿茲莎當起了公正黨主席。

那一年也是大選年。在一次柔佛巫統集會上,拉末貶旺阿茲莎,說因為她擁有華人血統,而且她在新加坡長大和受教育,所以她沒有權力“領導”馬來人。

據說敦馬對他這番話大感不悅,他(拉末)在書裡說,敦馬把他叫到辦公室里去,直接告訴他:他已被“開除”。

照理,敦馬應該不會阻止他的部長批評反對黨成員,更何況對象是安華太太旺阿茲莎。

而且敦馬也是一名馬來主義者,爲什麽會對拉末指旺阿茲莎有華人血統動怒?

我覺得有兩個原因。一是他不想反對黨借這個機會指他(敦馬)也不是純馬來人血統,二是因為拉末指旺阿茲莎在新加坡受教育(所以不能領導馬來人),而敦馬也是在新加坡讀大學的。

其實,拉末這樣指責旺阿茲莎也很奇怪,因為他的母親和妻子都是華人,算起來他自己也擁有一半華人血統。

如此說來,諾阿茲蘭也算是有四分之三的華人血統。

如果有注意到,那些整天要突出本身“馬來性”(Malayness)者,有很多並不是100%純馬來人,仔細看一看,他們多是所謂的嘛嘛,就是印裔回教徒。

在我國特有的憲法下,你只要符合三樣條件:信奉回教、會說馬來語和遵行馬來習俗,你就可自稱馬來人了。

敦馬當年不就呼籲那些印裔回教徒放棄祖籍當馬來人嗎?

本州旅遊部長馬西迪是杜順族回教徒,最近讀到一則新聞,說他把自己當成馬來人而不是杜順人。

原本,一個人的族別,怎會因為宗教信仰而改變?兩者不應混為一談,但,我國憲法的確是如此定義的。

可能也因為如此,種族和宗教的爭議,成了我國一個永遠無法解決的議題,現在是這樣,將來也是,永遠不會改變。

而時常,這爭議多是單方面的。

Thursday, 1 October 2015

油價不跌還起

對所謂每月調整一次的油價,相信人民大都麻木了。

知道第二天油價調漲,當晚大部份的油站不再見到長長的車龍。

雖然如此,我還是不瞭解爲什麽10月的油價會調漲,整個9月,國際油價不是保持在45美元上下嗎?昨天收市的45美元,其實還比上個月底收市的49美元低,10月油價不調降也罷,至少也應該保持在9月的油價不變,為何反而調漲10分?

對比今年二月間,那時國際油價平均在50美元,比現在的45美元還高,那時RON95調降21分至1.70元,為何現在RON95反而還比50美元的時候貴了35分?真是想不明白。

10月油價升回了8月水平,人民只享受了一個月的調降,雖然只是區區的10分,總聊勝於無。來到10月,人民連“聊勝於無”的10分降幅也被剝奪,真是情何以堪。

可見所謂的「管理浮動制」,只憑高官的喜惡來定奪,並未真的隨著國際走勢跑。

當然高官可以搬出還有其他因素要考量的大道理,包括每日每下愈況的馬幣走勢。

那就將答應已久的油價方程式公佈出來,人民才會心服口服。

但我相信,根本就沒有所謂計算油價的方程式。

而且,馬幣貶值是誰造成的呢?總不能什麽都要人民來承擔吧!人民已經在水深火熱當中了,為何還要在火上加油?

記得上個月,油價調降10分後,新官上任的消費部長韓查就要商家們在一周內也調降物價,否則就要援引《2011年價格管制與反暴利法令》對他們採取行動。

當然他只得個“講”字,因為在他發出警告一周後,並未見到有任何商家被提告。

韓查就是最近身兼“代外長”職的部長。他當時曾證實外交部並未傳召黃惠康大使,但外長阿尼法卻反駁其說法,說是他(阿尼法)在請示過首相後指示副外長里扎召見楊惠康的。

在這“外交風波”事件上,旅遊部長納茲里也插上一腳,駁斥里扎不懂禮節。也可見部長與部長之間嚴重缺乏溝通。

說回油價。我倒是想到,政府如此“管制”未反映實價的油價,是不是也應該在《2011年價格管制與反暴利法令》下受到調查?

而且,爲什麽油價要由政府管制,讓石油公司在公平競爭環境下制訂各自油價,讓人民有所選擇,那不是更好嗎?

說到這,由政府制訂油價,除了違反《暴利法令》,是不是也違反了《2010年競爭法令》呢?

Wednesday, 30 September 2015

財政部長,你還在嗎?

每週一開會一次的經濟特委會,本周開會結果不懂如何?

可能因為兼任財長的首相不在國內,所以沒有對外報告吧!

也有可能這個星期沒有開會,因為特委會主席兼首相署部長阿都華希也跟著首相到美國去了。

可以看到的是,之前所建議的200億元救市措施,如今已打回原形了。

與其同時,馬幣每天跌破新低,就快跌近4.5元水平,是近期全球跌勢最慘重的貨幣。

不可能這個特委會完全沒有討論馬幣滑跌不休的問題,還是根本無策?

身為國行總裁的潔蒂對馬幣貶值好像與己無關。

剛開始時她說:馬幣滑落只是“短暫現象”,現有匯率未反映經濟基本面;之後遇上1MDB特工隊的“人事變動”後就噤聲不語。

後來讀到國行曾進場扶持,卻不敵市場壓力最終放棄,馬幣繼續暴跌。

上周,原本一直避談1MDB的她,突然改口說,只要1MDB問題獲得解決,馬幣自會回彈。

但她預測那要一年半的時間。那也太長了吧!依照目前的跌法,一年半後,馬幣對美元大概已跌至6.5元了!這也太恐怖了吧!

(以目前馬幣從最高3.10跌至目前4.5跌幅45%來算,再跌45%等於6.5。)

今天她又說,國家不會重施固匯制,也不會和美元掛鉤。那國行有沒有其他辦法?她也說不出來。

聽她口氣,她好像把問題拋給財長首相去處理,但財長首相根本不會處理,他成立經濟特委會,讓特委會替他解決問題。

國行無法可施,財長也好整以暇,不懂他知不知事情的嚴重性?看他在海外那麼樂觀,還說國家經濟強穩,能實現2020年高收入國宏願。他是真的相信自己所說、騙外國人,還是在騙自己啊?

連回教黨署理主席端伊布拉欣也問:國家是否還有財政部長?他叫納吉卸下財長職,專心解決1MDB問題,因為從他在6月答應在6個月時間內解決問題算起,如今只剩下3個月了。

Tuesday, 29 September 2015

召見中國大使羅生門

外交部有没有召見中國大使?如今出現版本各異。

先是旅遊部長納茲里斥駡副外長里扎,說後者越俎代庖,不懂禮節,因為代外長職的是消費部長韓查,不是他。

里扎不甘示弱,說他是受到外長阿尼法指示才召見黃惠康。

可是黃惠康大使說他并沒有收到任何召見函,他是從媒體報導才知道的,所以他不會赴約。

代外長韓查也澄清說,外交部確實不曾傳召過黃惠康。

既沒有正式公函,黃惠康後來卻又去見了代外長韓查長達兩個小時。

如果是副外長里扎要見他,為何他去見的是代外長韓查,不是里扎?

此時,身在美國陪首相的外長阿尼法終於開聲了,他證實是他請示過納吉首相才下令傳召中國大使的,還不指名罵其同僚多管閒事。

他說,傳召外國使節是普通事,只是要求黃惠康解釋他上星期五在茨廠街說話的內容。

(讓我想起,這與納吉的律師去函《華爾街報》要求證實其報導內容的做法如出一轍。)

可是,爲什麽沒有正式公函?只用口傳也可以生效嗎?

好了,既有外長親口證實,如今真相大白,就是納吉首相下令傳召黃惠康大使的。

中國外交部也回應了,說“黃惠康大使在中秋佳節到訪當地華人社區是個很平常的舉動,中國也沒有干預其他國家政治和國內事務,但希望大馬可以維持國家團結與穩定,以及種族和諧”。

最後一句可圈可點。人家希望我們的國家團結穩定種族和諧,納吉聽了敢說不同意?人家是在祝福我們,怎會是干預國家內政?

高官領袖們也未免反應過敏了吧!還是說,辯稱只是召集人的加瑪,因為有強大的後台所以才敢那麼囂張?他強大的後台究竟是誰呢?

從副外長里扎也出現在加瑪的紅衣集會上,加瑪背後強大的後台是誰?已經呼之欲出。

既然中國外交部也開口了,且看這回我們的外長怎麼回應吧!

最新消息:隨著外長阿尼法開聲,納茲里坦承自己犯了錯,強調說自己無意干預外交事務,因為根據其經驗,只有部長才能召見大使。

如今卻是外長指示副外長召見大使,這樣就是否可以?既然如此,委任“代”外長,豈非多此一舉?

Monday, 28 September 2015

種族主義部長愈來愈多

我很好奇,為何聲稱馬幣跌有利旅遊業的納茲里旅遊部長,對916紅衣集會卻不發一言。

直至昨天,他反大罵副外長里扎馬力肯笨蛋,指後者召見中國駐馬大使黃惠康是愚蠢的舉動。

故事背後的來龍去脈這裡就不多說了。

里扎馬力肯,就是出席916紅衣集會的其中六名巫統議員/部長/副部長之一,他在最近的內閣重組獲委為副外長。

可能是急著要表現吧,不久前,他說“要收集在海外參與凈選盟的大馬人資料,以對他們採取法律行動”。至於他們犯了什麽罪,他又說不出來。

言猶在耳,他本身卻高調參與916的紅衣集會,豈非自打嘴巴?

紅衣人無惡不作,恫言上星期六926還要到茨廠街大鬧一場。

對紅衣人變本加厲的囂張,執法者視而不見,執政者聽而不聞。

週末的時候,敦馬再次發言,直指納吉資助紅衣人集會。

敦馬批評納吉無事。

但,中國駐我國大使黃惠康到茨廠街走一遭卻不得了,緊張局勢急轉而下。

結果,加瑪當天晚上被警方扣捕,星期六的鬧場宣佈取消,一直與加瑪“同進同出”的拳王阿里也忙著劃清界限,說他與加瑪無關。

加瑪改口說他不是星期六集會的策劃人,他只是傳話的中間人。我心想,他到底是在幫誰傳話?真正的策劃人又是誰?

跟著,黃惠康出現茨廠街竟被詮釋為干預我國內政。新聞說,布城將召見黃惠康要他解釋他在茨廠街發表的言論。

覺得布城此舉真荒謬,不管是916的紅衣集會或星期六的926鬧事,又不是布城在背後策劃,為何黃惠康的言論會被詮釋為干預我國內政?這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不打自招嗎?

後來發現,原來有關“召見”是副外長里扎的主意。

而他本身出席紅衣集會,這“召見”的意圖,已昭然若揭。

納茲里這位“資深”部長,直斥這位“資淺”副外長的做法愚蠢。

這也難怪,從旅遊業角度來看,萬一中國遊客一致杯葛不來我國遊玩,那是上億元的外匯損失,要是中國資金全部從我國撤退,我國經濟恐怕更雪上加霜。

你要玩種族牌,這就是你要付出的慘重代價。

根據納茲里說法,原來副部長并不能代表正部長,只有同等級的部長能代攝其職務,不是由副手代替。

由於外長阿尼化目前正身在美國陪著首相,代外長是韓查再奴丁(消費部長),不是副外長里扎,所以里扎不能自作主張召見外國大使。

里扎一再而三的愚蠢言行舉止,如果在外國,早就該引咎辭職了。

問題是,為何內閣里種族主義部長愈來愈多?

最新消息:雖然納茲里說黃惠康無需出席“召見”,後者今早仍然赴約,但不是與里扎,而是與代外長韓查會面。

會面結果如何?目前尚未得知,但相信將皆大歡喜,無事。

Friday, 25 September 2015

大馬淪為「垃圾國」

四年前,高盛一份研究報告預測,巴西和三個大國俄羅斯、印度及中國,簡稱「金磚四國」(BRIC),將與美國、日本一起躋身全球新的六大經濟體。

可惜好景不長,雖然巴西與我國一樣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卻因為長期的貪污腐敗與政治危機導致匯率貶值、資金外流、財赤高企、經濟衰退,結果信用評級遭到下調。

聽起來,巴西面對的問題,好像也和大馬差不多。20年前,我國也被喻為亞洲四小虎之一呢!卻同樣也是好景不長。

兩周前,標普(Standard & Poor)將巴西的“投資級”信用評級調降為“垃圾級”(junk grade),并警告未來幾個月可能還會再次調降。

昨天,彭博報導,穆迪(Moody's)數據顯示,根據Credit Default Swap(CDS)交易商的交易情況,大馬和另5個新興國家的信貸評級,或將跌至與巴西同等的“垃圾級”。

另5個國家分別是:秘魯、南非、巴林(Bahrain)、土耳其和哈薩克(Kahzakstan)。

(題外話:哈薩克,首相的女婿正來自這個國家。)

而今天,馬幣兌美元又跌至了4.45新低。

國家經濟情況堪慮,卻未聞國家領袖採取了什麽振興措施,除了宣佈丟200億進去股市,但那對整個經濟起了正面作用嗎?除了那曇花一現,完全沒有。

爲了轉移大家對1MDB和26億元的視線,高官反而縱容種族主義份子胡作非為,搞煽動搞恐嚇,至今完全無事。

什麽「一個大馬」精神,如今已前功盡廢,蕩然無存。

對國家經濟來說,只有雪上加霜。

此人的自私心態,從這可見一斑。

納西爾也在他的instagram對大馬被列為“垃圾級”表示沮喪。他說,近來外媒對我國的負面報導,影響了我國評級。

近來外媒對我國做了什麽負面報導?顯然便是1MDB和納吉的負面報導。

這些報導是不是真的?若是無中生有,為何至今未見首相起訴它們?

但是,馬幣貶值、資金外逃、經濟一蹶不振肯定都是事實,為何國家好像完全束手無策?

不止如此,之前還不斷自欺欺人說國家經濟穩定馬幣貶值對國家有利無弊這類騙小孩子的話?

成立經濟特委會,根本是推卸責任的一種做法,納吉首要做的,應該是先辭去財長職,讓更有能力的人當財長。

雖然我看不見國陣議員里有誰有這個能力,但經過這6年來,可以看出,納吉對財政這方面是無能為力的,他的Najibnomics只是他的智囊團為他想出來的一個名詞,但他做了什麽成績出來?除了紙上談兵的ETP。

所謂的Najibnomics,不如說是「派錢學」,他認為只要派錢,萬事就能解決。

還記得他在呈現他的ETP大計的時候,他常以數字為傲,說TRX和大馬城製造了多少千多少萬個就業機會。

請看最近,銀行業製造業紛紛裁員,數字也是萬萬聲,那邊廂,TRX和大馬城的進度又到了哪裡?

還記得兩個月前,國家經濟明明已經淒風苦雨,另一評級機構惠譽(Fitch)忽將大馬信貸評級將展望從負面(negative)轉為穩定(stable),理由竟然是因為“政府實施GST和取消燃油補貼”。真是給它吹漲。

難道它沒有看到資金外流、股市下滑、馬幣貶值、油價低落、國債高築、1MDB醜聞?

首相也不忘第一時間出來宣佈這項好消息,說惠譽也贊同政府“津貼合理化”和落實GST。

當時我認為這個消息造假,因為那幾個月前,惠譽才提到有50%可能(more than 50% likely)下調我國評級,爲什麽才幾個月時間卻突然“上調”?

尤其是,惠譽是在首相署部長阿都華希會見其高層後“上調”評級的。大家只要上網去找有關新聞就可以證實。

所以如果過不久,有報導說大馬信用被列為“垃圾級”只是一場誤會,那也不用太吃驚了。

之前說的Credit Default Swap(CDS),是債券市場中的一種信用衍生產品(derivative)。長話短說,它像是對沖基金(hedge fund),承擔發債者違約的風險。如之前提過的“垃圾債券”一樣,評級愈低/風險愈高,利息/價格就愈高。

ttp://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15-09-23/do-malaysia-south-africa-deserve-junk-moody-s-model-says-yes

Wednesday, 23 September 2015

泰萊大學惹上了馬來主義者

916的紅衣集會,除了正副首相公開“默許”,看到至少有6位巫統議員/部長/副部長現場亮相支持,他們是:

1. 鄉村部長伊斯邁沙比利(Ismail Sabri)
2. 貿工副部長兼巫統宣傳主任阿末馬斯蘭(Ahmad Maslan)
3. 外交副部長里扎馬力肯(Reezal Merican)
4. 農業副部長達祖丁(Tajuddin Abdul Rahman)
5. 國會議員兼巫統最高理事兼雪州主席諾奧瑪(Nor Omar)
6. 國會議員兼瑪拉主席安奴亞慕沙(Anuar Musa)

當然少不了以馬來武術協會(PESAKA)主席身份出席的前馬六甲首長阿里魯斯旦。

這位前首長,只因在505大選落敗,竟然怪罪華裔不懂感恩,從此成了一名馬來種族主義者。

沒想到卸下首長職,他又當起了PESAKA主席。

看PESAKA在916的表現,它顯然是另一個親巫統的馬來NGO。

之前大馬奧運委員會對其參與916集會大表不滿,說要重審其會員資格,不知後來如何?

在三天後的一項大會上,納吉卻大力表揚PESAKA,因為它“無私捍衛政府,因此承諾將大力推廣馬來武術“。

不提前首長阿里,上面所提的六位巫統議員毫不避忌的出席紅衣集會,因為有正副首相的公開“護持”,顯然是有恃無恐。

我不明白的是,他們這樣出現和公開支持集會,肯定會在來屆大選失去大批的非馬來人票,他們難道不擔心會影響他們的選績嗎?

還是,他們已經豁出去了,就算輸了大選也在所不惜?

還是他們信心滿滿,以為他們完全不需要他族選票,單憑馬來票也可以當政?

916集會的餘波未了,因為泰萊大學中止了在916載送參與者的巴士公司合約,卻引來鄉村部長伊斯邁沙比利“以牙還牙”,說要終止贊助瑪拉學生到泰萊深造。

也許你會很納悶,瑪拉學生去泰萊深造和這位部長有什麽關係?

瑪拉是在鄉村部門成立的一個機構,成立的主要目的便是要提升土著的教育和經濟水平。瑪拉學校只收土著便是這個原因。

只因泰萊中止和巴士公司的合約,就要停止學生去泰萊的獎學金,部長風馬牛不相及的“公報私仇”舉動,可見是多麼的愚癡和幼稚,更證實這位部長對916集會的支持,也顯現出部長的種族主義。

但是,他有沒有想過,受害的是誰?還不是無辜的土著學生?

當然,這也不是伊斯邁部長第一次種族主義的表現。

早在今年年初,當他還是農業部長的時候,當國內油價跟隨國際油價下調的時候,他也莫名其妙地發表“馬來人抵制不肯調降物價的華商,否則馬來人將繼續吃虧”以及“馬來人若不團結就會被華人欺壓”的言論。

如此煽動挑釁的言論,部長卻完全沒事;如果是出自反對黨成員的口,恐怕早就被扣留調查了。

更不可理喻的是,當時納吉首相也袒護他,說他只是針對一般商家,並非華人商家。

好像與現實脫離的納吉,不也說916集會很和平沒暴力也不煽動嗎?如今見多也不怪了。

伊斯邁也是說要搞個劉蝶廣場2的部長,這是非不分的部長,他不去譴責那位偷東西的小賊,卻說要在瑪拉大廈幾樓弄個劉蝶廣場2,領袖的道德價值哪裡去了?

另一出席集會的瑪拉主席安奴亞慕沙更承認他是一名馬來主義者,還問那有什麽問題,華人和印度人比他更種族主義。

有這種心態的領袖,到底還適不適合當人民官?

我懷疑,他是不是因為不久前瑪拉在澳洲買貴樓的醜聞曝光,才讓他“性情大變”?

還有一位在最近內閣重組當上副農長的達祖丁,當油價月初僅降價區區10分的時候,他也學伊斯邁的口吻,要商家在一周內降低物價,否則將受到對付。

如今三個禮拜過去了,不知他的部門對那些沒有降價的商家採取了什麽行動?

但,物價怎是由農業部管制,不是消費部嗎?

Tuesday, 22 September 2015

潔蒂吃了豹子膽

納吉宣佈通過ValueCap注入200億救市的效果猶如曇花一現,短短一周內,股市即打回原形。

如之前提到的,注資救市只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根本問題在經濟,只要經濟好轉,股市自然回升,何須特別去托高股價?

那麼做,你可以撐托多久?那不是給別人機會乘高沽貨嗎?

所以我對“這是經濟特委會出的主意”的報導感到很意外,經濟特委會只想到如何救股市,為何沒有想到如何救經濟救馬幣?

馬幣跌跌不休,目前還看不到盡頭,已快跌回18年前經濟風暴最壞的水平了,那不顯得更加嚴重嗎?

股市漲潮稍縱即逝,那已是在意料中,但也有可能,有人從這輪短暫的漲潮賺了一筆,現在只等著下輪漲潮。

如此一來,這與炒股無異,何來救市的成果?

經濟依然無力,馬幣依舊疲弱不堪。這200億,究竟是救市,還是救人啊?

沉默很久的國行總裁潔蒂忽然又活躍起來了。

上周,她罕見的開口說話。她說,她有信心馬幣將“很快”回彈。

但她所謂的“很快”,竟然是一年半的時間。我心想,一年半後,這個國家的經濟概況,大概已變得不成樣了。

她說,只要國內外不利因素消除,馬幣就可以反彈,經濟就可以走出目前的低迷。

誰不知道“只要”不利因素消除,問題是“幾時”呢?一年半後,那已是2017年了,難道在這段時間內,國行完全束手無策嗎?

昨天,潔蒂在一個由PEMANDU舉辦的《2015經濟進度研討會》(Economic Update 2015)上說話。PEMANDU便是負責國家經濟轉型計劃(ETP)的首相署部門。

順便一提,原本是PEMANDU部長的依德里斯,其兩屆上議員任期剛剛在上個月滿了,照理他應該卸下PEMANDU職,但他再獲委重任,改當PEMANDU的CEO,雖然不再是首相署部長,領的仍然是部長級的薪水。

說回正題。大家記得之前一直不願對1MDB置評的潔蒂,昨天語出驚人,直指一旦所有和1MDB相關的問題獲得解決,馬幣就得以回彈,經濟就得以復蘇。

如果將她上周說的話連貫,她是不是暗示1MDB的問題要一年半後才獲得解決呢?

但納吉說再給他半年時間就可以解決呢!

言下之意,1MDB就是此次馬幣貶值經濟低迷的罪魁禍首。

這下,1MDB又不高興了,今天反駁潔蒂說為何把問題都怪在1MDB上。

潔蒂侃侃而談,說人民有權力知道調查1MDB和26億獻金的結果如何,還說海外也有調查組織正在調查1MDB。

這番話,與她之前每當記者一問到1MDB就閃爍其詞的態度,根本是一萬八千里。

莫非她吃了豹子膽?她不怕因此被革職,或如政治部的阿都哈密被調去首相署做冷板凳嗎?

不知道當時也在場的依德里斯,還有經濟特委會主席阿都華希和貿工(MITI)部長慕斯達化聽了有什麽反應?

難道潔蒂知道最近將要有什麽大事,才會忽然反常地來個180度的態度轉變?

Monday, 21 September 2015

簡單的日子

fb不久前增添了一個新功能,就是每天提醒你往年的今天你po了什麽照片什麽留言,讓你回味一下,倒也是賞心悅目的一件事。

尤其是愈久以前的照片和留言,給人的感觸就愈深,哦原來我有貼過那麼一張照片那些留言,才幾年前的我竟是那麼年輕、那麼投入、那麼有活力,再看看自己後來,怎會變得這樣?難怪有句話「不堪回首」,便是這個意思吧!

生活過得很簡單,日子一天一天地過,一下子又說一個星期過去了,然後是一個月過去了,不知不覺,fb告訴我,去年的今天,我與孩子們在一起,一切彷如昨日,那段日子,大概是我有生以來給我記憶最深的日子。

有陣子,身心俱疲得幾乎無法撐下去了,但都沒跟任何人說,自己甚至做了最壞的打算,好像在交待身後事般,看了孩子一趟后回來,就感覺心滿意足了。

孩子們已長大了,自己也算盡了做父親的責任,他們日後的路要怎麼走,就讓他們去自由發揮。

在朋友的介紹下,最近參加了一個氣功班,大概日久有“功”吧,感覺自己好像比較有精神,不像以往整天累得根本都不想動,就是想睡覺。

有日跑Suria,在Grocer店看到擺賣游泳鏡的架子,看中一副游泳鏡,價錢不貴,就好喜歡的買了下來。

孩子小的時候,時常在週末或假期帶他們到俱樂部去游泳,漸漸地孩子大了,去俱樂部的次數也漸漸少了,加上後來自己的游泳鏡帶子斷了後,自己也沒去游泳了。

買了新的游泳鏡,重新去游泳,好像回到以往時光,雖然不再像以前那樣可以來回數十回,但stamina還在,去了幾回,來回次數也在增加中。

古人說「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或許我該開始一個新生活。

眼醫那天跟我說,我的眼壓控制得很好。雖然如此,視力并沒有好轉;我就順其自然吧。

Friday, 18 September 2015

另一筆10億美元也不知所蹤.....

上周,《華爾街報》才爆料說,1MDB給IPIC的14億美元“抵押金”宣告失蹤,今天,《華爾街報》又再爆料,另一筆9.93億美元“賠償金”也不知所蹤。

這9.93億美元,就是鄰國《商業時報》在8月尾報導的10億美元,由1MDB付給IPIC,做為雙方同意中止IPIC認購1MDB發電廠IPO的option的賠償。

我曾在上周提到,總稽查司報告和《商業時報》的數字有出入,因前者說2.5億美元,而《商業時報》指10億。當時我就覺得以2.5億美元中止一項成本35億美元的option太少,10億美元較合理。

(請參閱拙作《又一筆14億美元不知所蹤.....》9/9)

為何總稽查司報告卻說是2.5億美元?這7.43億美元的差額,可不是小數目呢!

沒想到,IPIC還未查清早前14億美元去向,如今發現這筆將近10億美元的賠償金也宣告不見,意即1MDB付給IPIC兩筆一共24億美元的資金都未匯入IPIC戶頭,真是太奇怪了!

根據總稽查司報告,這筆賠償金是在去年11月支付給IPIC,可說,IPIC或其子公司Aabar的2014年帳目都沒有這筆數,唯有一項注明,指1MDB在options方面仍欠IPIC的數額是4.813億美元。

為何IPIC的記錄是4.813億而非9.93億美元?其餘的5.117億美元呢?

http://www.wsj.com/articles/malaysia-fund-1mdbs-missing-money-problem-grows-1442547656?mod=e2fb

Thursday, 17 September 2015

原來只有沙巴慶祝916!

今年我才發覺,原來只有沙巴每年都在慶祝916這個大馬日,916對砂拉越州民和半島人民來說,不過是另一個公共假期。

可能你不記得,東馬兩州過去也不當916是個重要節日,往年,這一天仍是公共假期,卻因為它被訂為州元首華誕,不因為它是大馬日。

2009年,甫上任不久的納吉首相宣佈從2010年開始,916將被列為全國公共假期,大家才漸漸熟悉,它才是國家真正誕生的日子。

有鑑於此,將州元首華誕訂在這天的東馬兩州唯有跟著改期。

據知砂拉越訂在每年9月的第二個星期六。

本州則改至每年10月的第一個星期六,今年落在10月3日。至於為何要訂在星期六?據說是因為公共假期太多了。

雖然如此,對半島人民來說,916並不具有任何意義,它只不過是另一個公共假期,對他們來說,國家是在1957年8月31日獨立的,雖然那時候他們的國家只是馬來亞。

聯邦自1957年以來,就已將831定為國慶日,而一個國家不可能有兩個國慶日,於是,916成了大馬成立日,簡稱大馬日,而831仍是大馬國慶日。

那國家是從何時開始獨立?這個爭議一直以來都不曾解決。

若從1957年開始,今年是58周年,但對東馬人民來說,1963年才是國家獨立的年份,那今年就應該只是52周年。

於是,爲了解決這永無止盡的爭議,首相去年宣佈,從此不再強調多少周年的字眼,總之831是國慶日,916是大馬日。

其實這仍是一個消極的做法,因為國家從何時獨立及獨立多少年的問題仍未獲得解決啊!

雖然916已被訂為大馬日,半島卻沒有一個州在這一天大舉慶祝,令我訝異的是,原來鄰州也不慶祝大馬日。

何解?原來鄰州慶祝的是722,這是什麽日子?這是砂拉越在1963年從英國殖民政府取得獨立的日子,而後才在那年的916連同沙巴新加坡和馬來亞共組馬來西亞。

如此說來,對砂民來說,這似乎是個更值得慶祝的日子。

因為如此,變成只有沙巴單獨在慶祝大馬日,但這又有何意義?916,才是應該全國普天同慶的日子。

也因為這樣,今年你看到砂首長阿德南還有正副首相納吉和阿末扎希都過來沙巴與沙巴領袖一同慶祝大馬日。

報導說整個內閣部長也都過來,除了幾位來自沙巴的聯邦部長,從新聞圖片,我看不到其他內閣部長在場。

倒是看到前副財長現任副貿長阿末馬斯蘭現身首都的紅衣人集會,原來他也是巫統宣傳主任。

說到昨天的紅衣人大集會,我看得有點混亂,因為之前PESAKA主席阿里魯斯旦和馬來NGO聯盟主席加瑪互相推說對方是此次集會的主辦者,阿里還說PESAKA的是黑衣大集會,加瑪要的話可以參與PESAKA的集會。

於是,一度以為會有黑衣和紅衣兩個大集會。

但以昨天所見,並沒有黑衣人的出現,倒是阿里自己也穿紅衣站台演講。

他的演講充滿了種族言論,指馬來人、回教和國家憲法被非馬來人侮辱,所以馬來人才要上街捍衛地位云云。

看來他在上屆大選傷得不輕,至今還未從失敗的陰影里走出來,才會說出這麼極端的言論。

但,做為一名前首長,說出這些言論,可說自毀前途,除非他不想在下屆大選從新競選。

另一個出現在集會的巫統領袖是瑪拉主席也是國會議員的安奴亞慕沙,他在會上強調自己是個種族主義者沒有錯,因為那符合回教教義。

他還承認此次出席集會者都得到金錢報酬,也不否認巫統也有動員,說那是正常合理的。

他還指正副首相看到有那麼多人出席集會又能和平地進行感到感到和驚訝。

意思是說,他們沒想到會那麼“無意外”嗎?那在茨廠街發生的騷亂逼得鎮暴隊要出動水炮對付呢?

他和加瑪卻怪罪他人,說是外人幹的,可能是行動黨的人。真是莫名其妙!

你看,國家領袖的素質,都在此次的大集會上一覽無遺。

你說,有這樣的人做國家領袖,這個國家要如何進步?焉能進步?

國家領袖對916的重視,從這也可見一斑。

不顯得矛盾嗎?正副首相迢迢飛來這裡與州領袖慶祝大馬日,那邊廂,卻任由種族主義份子無法無天,也不阻止黨員參加,參加者更獲得金錢報酬,這是如何虛偽的國家領袖?你究竟要鼓吹什麽?

所以說,將916列為大馬日,這一天,只有沙巴在慶祝,有何意義?


Tuesday, 15 September 2015

不救經濟救股市

年紀大了,記憶真的有差了。

印象中以為ValueCap是阿都拉時期成立的投資基金,看回舊作,才發現原來ValueCap是敦馬時期的產物。

那時是2002年,全球面對另一次金融風暴,我國股市潰不成軍,敦馬於是成立ValueCap,由國庫(Khazanah)、國家投資(PNB)和退休基金局(KWAP)總共注資50億元救市。

敦馬在2003年宣佈辭首相職,由阿都拉接任。

可能就是那樣,印象中以為ValueCap是阿都拉時期的產物。

(請參閱《ValueCap獲得注資50億元救市》20/10/2008)

2008年308後,國陣在阿都拉的領導下“慘”勝,無奈之下,阿都拉被逼與當時仍是副首相的納吉調換位置,自己先將財長職讓給納吉,自己對調當防長。

那時正巧遇上次貸風暴,納吉新官上任當財長,即有所“表現”,宣佈注資50億元進入ValueCap以救市;不過,後來證實,這筆50億元資金,其實是EPF的貸款。

由於沒有後續新聞報導,至今不知這筆貸款是否已經償還給EPF。

時隔多年,昨天財長首相納吉突然再提到久違的ValueCap,宣佈注資200億進入ValueCap救市,以“提高投資者的信心”。

我第一個浮上的念頭就是,政府已經捉襟見肘,哪來的200億?不要又向EPF借吧!

納吉早上甫作出宣佈,股市下午即立竿見影,綜指立即漲了40餘點,其中以國能和聯土局(FGV)漲幅最明顯。

這也不奇怪,國能最近因收購1MDB電力廠而遭到市場猛拋,不乘此機會大力回彈,以後的機會恐怕難以矣。

雖遭當時的墾殖民協會極力反對,FGV是納吉當年極力促成上市的GLC,還委曾涉及“金錢政治”而被凍結黨職的依沙為主席。

剛剛上市時,FGV曾達到最高的5.50元水平,可惜之後即跌跌不休,財報也虧損連連,不久前還跌至最慘的1.17元水平。

這次既有ValueCap的200億元救市,難道還不先救這些GLC嗎?

但,首相可能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國家現在面對最嚴重的問題不在股市,而是經濟和匯率啊!單單投200億元救市,但救得了經濟和馬幣嗎?

只顧著救股,馬幣卻不斷滑落,經濟不振,外資不來,股市也只是自己在玩,那又有用嗎?

(針對救經濟,首相宣佈以增加一馬商店、一馬布店、一馬書店和一馬診所來解決生活費上漲問題,太簡化了吧!)

而且,一旦這200億玩完後,股市再次停滯不前,是不是又要投另一筆資金救市呢?

可見這救市行動成效不會大,因為股市並沒有像當年那樣崩潰,我覺得首相根本是對錯症下錯藥了。

讀到新聞說,這是首相成立的經濟特委會所推薦出來的措施,這就讓我更加意外了。

我也很奇怪,爲什麽首相會利用ValueCap來救市,其實,當納吉上臺後,他曾成立了一個和ValueCap類似的基金,叫Ekuinas,是國家股份(Ekuiti Nasional)的意思,主要是要提高“土著在股份的參與權”。

或者他是不想只局限在土著投資吧!

說穿了,那又有什麽分別?雖說是提高土著投資,但Ekuinas的資金還是來自政府,一般土著如何受益?搞不好它又是另一個1MDB。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