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16 July 2014

聯昌興業倂購,意在大眾?

近來有不少企業集團以“釋放投資價值”為由,紛紛分拆旗下業務上市,唯銀行業仍在唱反調?

聯昌興業合併,其實是老調重彈,三年前已經提出過。

當時還有馬銀行也一起來湊熱鬧,與聯昌一起爭奪興業。

這次則加入了馬建屋(MBSB)。

聯昌馬銀行後來卻不約而同地宣佈取消倂購興業計劃,據說是因為興業其中一大股東阿布扎比投資臂膀Aabar售價太高,這點容后再談。

好像兒戲般,後來又變成興業倒過來要收購聯昌,再後後來,整個倂購事件就不了了之,沒有了下文。

這一次,馬建屋也成了倂購對象,顯得有點格格不入。

後者比較像陪太子讀書,倂購重點在聯昌興業兩大銀行,一旦成功,新集團將取代馬銀行崛起“成為我國最大銀行”。

剛剛月初,聯昌CEO納西爾忽然宣佈從九月開始轉任公司主席,同時又受委國庫(Khazanah)董事成員,國庫持有29%聯昌股權,納西爾入國庫董事局,顯然也關聯到此次的倂購事件。

上述新聞見報時,我剛剛寫了《反壟斷反競爭,做戲咁做?》(9/7),當時就想到,MyCC會如何看待這倂購事件呢?

馬航亞航并沒有倂購,只是互換股權就構成壟斷,這銀行倂購,尤其是成為國內最大銀行集團,不是更加明顯的市場壟斷行為嗎?

以前的銀行業百花齊放,國內大小銀行達50多家,但自發生金融風暴後,國行強硬將國內銀行合併成10大家,銀行間的競爭性也相應地大幅減少,服務水準也跟著大跌。

這點相信大家都有同感,尤其是本州銀行客戶,職員太多傲慢無禮不說,凡事都要refer在半島的總行,就是缺乏了以前的親切和友善。

倂購事件並未停止,據說國行的最終目標是要國內銀行繼續倂購至剩下四至五家,這樣才有能力與海外銀行競爭。

不久就展開次輪倂購,先後有南方硬被聯昌併吞,和豐隆收購EON銀行,剩下目前的8大家。

還有就是三年前倂購不成的興業與聯昌和馬銀行的“三角戰”。

當時的南方是在非自願的情形下被聯昌倂購的,國行甚至阻止南方與馬銀行洽談,讓南方別無選擇,相當的無理。

據說在敦馬與達因時期,爲了推動馬來人經濟議程,就有計劃要減少/控制華人銀行,南方即是其中一個被犧牲的對象。

其實,之前的銀行大多是華裔所創立起來的,包括現在的興業和聯昌。

前者以前叫D&C,後來變RHB;後者本來叫Bank of Commerce,現在改叫CIMB。當中多番錯綜複雜的輾轉倂購,這裡就不贅述了。

如今的華人銀行,如今只剩下兩家,便是豐隆和大眾。

不久前,大眾發附加股籌資50億,當時就很納悶,大眾年年賺大錢派豐厚利息給股東都來不及,理應分發紅股給股東,怎麼還向股東要錢?

其籌資目的也很含糊,是作為“其資本管理策略之一,以應付當局日益提升的資本要求”。

夠抽象吧!但證監會卻給予批准。

如今想起來,大眾此舉,可能也與國行欲撮合銀行間的倂購行動有關。

在當局公佈聯昌興業倂購消息後,第二天也傳出馬銀行倂購大眾的可能。

但我覺得這個幾率不大。

大眾先前發附加股擴大資本,相信就是要讓對它虎視眈眈者知難而退。

可能在興業之前,聯昌也先接洽了大眾不果才與興業洽談。

之前提到興業其中一大股東是阿布扎比的投資臂膀Aabar。

這要說回當年的金融風暴期間,興業也受到巨大影響,在政府的安排下,我們的公積金局出手拯救,以每股十多元以上收購興業31%股權。

第二次則是自砂拉越第一銀行(Bank Utama)收購所持有的33%興業股權。

Utama持有興業股權,是因為當時兩家銀行倂購而成,後在劉特佐的撮合下,Utama的股權部份又轉售給阿布扎比,據說成交價每股12元。

興業市價目前9.10元,與阿布扎比12元成本價相差3元,聯昌會願意以高過市價三成的價格向阿布扎比收購興業的股權嗎?

暫時還不知道。

2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稍微留意就可以发现表现不错的企业都被收购,收购的公司谁拥有我们心里有数。

· 康華 · said...

坐享其成。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