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3 January 2011

国家转型的迷思:无为而治,或乱世用重典?


昨天收不到电视节目,便开了DVD来看,是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圣贤的故事。

其中一篇讲到老子的“无为而治”。

儿子问:“无为而治”是甚麽意思。

影片举了一个例子:说汉朝相国曹参整天喝酒不做事,却辩说国家法律、政策、规矩等,前朝的皇帝刘邦和相国萧何已经制订好了,大家只要跟着去做便是,不需要再搞甚麽新花样了。

原来这便是成语“萧规曹随”的由来。

我跟儿子说:无为而治,前提是国家必须太平,人民必须过得安宁,那国家无需怎么治理,人民也会自律,那才可以无为而治。

如果社会混乱,治安不好,政府再无为而治的话,国家岂非更乱?

那时候,不是无为而治,而是应该乱世用重典。

我们的国家,应该无为而治,还是乱世用重典呢?

周末的时候,读到了一篇文章,题目是:The Mystique of National Transformation(国家转型的迷思)。

作者林西彦,他是前国行副总裁,退休後被聘为太平银行(Pacific Bank)主席。太平银行後在银行合并期间被并入了马银行。

丹斯里林西彦同样质疑国家的新经济模式(NEM),如何能与经济转型计划(ETP)和国家转型计划(GTP)联系;它们又如何能够使国家成为一个高收入国。

他也问到,有多少人,包括商家、投资者、公务员,甚至学者,真正明白这些计划的内容?包括那些英文字母简写的等等计划?

这些计划多得一箩箩,林西彦把它们列了出来:NEAC, GNI, NKEAs, NKRAs, SRIs, EPPs, BOs, 10MP, IEB, Permandu and GOA, Greater KL/KV, 等等等........。

说真的,你能够背多少个出来?或知道多少个的全名?

接着,林西彦带出了重点:最大的挑战是:你如何叫大家信服(这些计划可以有效执行)?

http://biz.thestar.com.my/news/story.asp?file=/2011/1/1/business/7619849&sec=business

林西彦认为“公众感觉的重要性”(Important how the public feels)才是重要的。

“就算数据显示,罪案如何下跌,街头罪案如何下降,或多少人因贪污被捕,公众和投资者必须对罪案和贪污情况有实质改善的感觉,因为偏差的数据并未道出真相,也不吸引人。”

“他们要有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以及明天他们的期望会实现的“感觉””。

林西彦更以亲身经历为例,说他的办公室在繁忙的白沙罗大厦附近,他泊在办公室不远的车子,在10分钟内被偷走。

不久前,他在白沙罗高原的附属公司又入贼,电脑不翼而飞。

“当朋友及邻居听到我的不幸,我才发觉到同样不幸的事件在附近发生,包括抢劫及攫夺手提包。”

他说:无论数据如何显示,人民及投资者都缺乏安全“感觉”。

你说,如果连一名退休的金融家都这样说,身为平民如你我,如何能对这些字母计划具有信心?

在这样的情形下,国家应该要无为而治,或乱世用重典?

昨天更读到一则新闻,胆大包天的匪徒驾着一辆报失的四轮车入屋打劫,然后把屋主的另一部车驾走,把原先偷来的四轮车丢弃在不远处。

所以,要确保NEM、ETP、GTP和等等字母计划有效执行,使国家在2020年前成功成为一个高收入国,还是先肃贪成功,先把国家治安处理好吧!

5 comments:

lkf said...

他的中文名应该是林西彦。

廖国民 said...

前国家银行副总裁不是林西彦吗?

· 康華 · said...

对不起,翻译错了,现在改。谢谢两位。

moot said...

无为而治,如果什么都不做,那就是无政府状态了!问题就出在大家乱来阐释,而且是极端的阐释。

所谓无为而治, 和市场经济的理念很靠近。 那大前提就是自由社会和经济, 政府不可以插手经济,文化等发展, 而只是做“监督” 而已。
比较靠近的说法, 就是小政府, 大民间。

· 康華 · said...

moot,

说的对。有些领袖为求无过,混混沌沌地过日子,甚麽也不做,也是“无为”!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