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30 January 2015

銀行對1MDB有信心

今天一早打開電腦就讀到一則笑話,笑話與1MDB有關。

針對1MDB無法如期償還的20億元貸款,另一副財長蔡智勇說,銀行願意展延貸款償還期,表示銀行對1MDB很有信心。

不如說銀行對1MDB無可奈何。

這麼一大筆數,人家就是欠債不還,銀行又能怎麼樣?

潘儉偉問得好,如果銀行對1MDB有信心,爲什麽每次只給一個月限期,乾脆給足半年或提供新的貸款不是更好?

與其說是對1MDB有信心,相信銀行是看在它是一家主權基金,違約的話,還有政府為它當靠山。究其實,還不是人民為它買單!

不要騙自己了,銀行其實已被它牽著鼻子走,不延期的話,拖欠下去貸款就被列為呆帳,銀行就需提供呆帳撥備(debt provision),嚴重影響銀行年終業績,主導貸款的馬銀行股價近來大跌便是這個原因。

不止這樣,相關銀行評級還會因而被降級。這是銀行所要極力避免的。

之前,1MDB向國行申請,將貸款呆帳期從3個月延長至6個月,以免欠款成為呆帳。國行就算不願,相信也不得不給予批准。

其實,原本是一筆62億的過渡貸款也延期了兩次,第二次時進行重組,否則原本的過渡貸款早就被列為呆帳了。

去年,1MDB繳付了62億過渡貸款的其中7億,其餘貸款則一分為二成20億短期貸款和35億10年定期貸款。

如果國行不答應將1MDB貸款的呆帳期從3個月拉長至6個月,1MDB又無法如期償還20億元貸款,或者銀行不允許延長,因為已經三度拖延,這筆貸款就須列為呆帳,銀行就須提供呆帳撥備,年終盈利就會大受影響。

今天就是20億元貸款的限期,最新的消息是,原本要認購1MDB能源公司IPO的阿南達,據說將先借出20億以協助1MDB還債。

難怪昨天就已注意到馬銀行股價止跌,今天更已回升。如果阿南達協助償還20億債獲得證實的話,相信馬銀行很快就會回漲至9元水平。

為何阿南達願意協助1MDB還債?報導說阿南達別無選擇,因為該筆債是當年1MDB向阿南達收購其旗下電力公司丹絨時向銀行借貸,并由阿南達的公司Usaha Tegas做擔保。

一旦1MDB違約的話,Usaha Tegas便要代1MDB還債。因此,與其等銀行要他代1MDB償債,不如先借20億給1MDB還債。

這20億元資金,相信日後將轉換為阿南達認購上市公司的部份資金,阿南達只是先將資金墊出來,將來再換為公司股份。

但根據先前的消息,阿南達原本只打算在該項總值30億美元(約100億馬幣)的上市計劃參股5%,即等於5億。

若將20億元資金完全轉換成股份,則占了上市總額約20%或5億的4倍,雖說錢對阿南達來說不是問題,他可願意提高他的投資?

另一方面,政府可願意阿南達因此而成為1MDB能源上市公司大股東之一?相信這是政府所要避免的。

至截稿為止,尚未知道阿南達是否能在限期前償還1MDB的20億元債。

更大的問題是,1MDB是否上得了市?是否能夠成功吸引海內外投資機構?

我想無論如何政府都會確保公司能夠成功上市,就像當年的土聯局(FGV)一樣。

若無法吸引到投資機構認購,政府就會強制一些GLC和政府基金認購,包括國庫、朝聖基金和軍人退休基金,當然別忘了還有我們在EPF里的血汗錢!

嗚嗚嗚!

Thursday 29 January 2015

撙節55億,追加52億

十天前(20日)才提到當年納吉上臺,自提呈兩次振興經濟配套後,從此習慣每年提呈兩次追加預算案。

昨天就讀到世行高級經濟學家桑德(Frederico Gil Sander)預測,政府今年可能會向國會提呈一項52億附加供應法案。

你一定會感到驚訝,這邊才剛剛宣佈“節省”55億元行政開銷,下來卻要追加52億額外開銷,那還叫什麽“節省”啊?

桑德如何未卜先知,知道納吉會追加預算,而且數額是52億元?

他說他是在統計修正預算所節省的55億元行政開銷、削減7億元燃油津貼、稅收臆測和3.2%財赤調整後,“發現”入不敷出52億。

因此他相信,政府會追加這筆預算,其中包括公務員的花紅。

桑德表示不會對這筆附加預算感到意外,因為財長首相在去年提呈2015年預算案的時候已經有提到。

他解釋說,納吉的預算案報告內容與預算案演講內容有出入,因為演講稿是在最後一分鐘準備好,首相臨時決定在演講稿里加入一些東西,在原本的預算案報告是沒有的。

他不認同政府每年都提呈一次附件供應法案(其實是兩次,不是一次)。

他說,那表示你原先的預算案做得不好,所以才需要一直“附加”。

他舉例,如果你覺得公務員需要花紅,那爲什麽不在準備預算案當初就算進去?

他建議政府多一些中長期策略,而非太多的“應急”措施,就是所謂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決定。

這個政府急功近利,想到要做什麽才來要做甚麼,本來就缺乏一個長遠目標。

國家經濟,就快給他搞垮了!

Wednesday 28 January 2015

1MDB有錢不還債

一個月的限期很快就到,1MDB再次無法償還改至本月30日到期的20億元貸款。

根據《彭博》報導,公司需要更多時間以解決本月到期的債券,同時與阿南達的洽談也還未有任何結果。

1MDB再次要求延期多一個月,未知馬銀行等是否已經批准。不過,馬銀行股價已應聲大跌。

這已是20億元貸款第三度展延償債期限。20億欠款是未重組前原本55億貸款的一部份,若將原本55億元的兩度延期也算進去,這則是第五次的展延。

作為主導銀行的馬銀行也給1MDB太多通融了吧!但是,如此一個月又一個月的展延,真的能解決問題嗎?

這麼一大筆數字,豈能在一個月內就可以搞掂?就算對方是阿南達,相信也有很多細節要斟酌要談判。阿南達畢竟不是省油的燈,豈會那麼容易就談妥?

矛盾的是,阿南達要等上市的IPO認購,但公司上不到市,阿南達如何認購?

這就成了一個catch 22的囧局:1MDB等不到上市來解決20億元債款,阿南達要的是公司上市股權,這要如何解決?

其實,說到這,大家就會想到兩個星期前新任CEO阿魯證實開曼群島的23億美元投資已經完全贖回來。

23億美元如今等於馬幣85億,除了拿來償還這20億元欠款,連原本的55億元都還有餘額。爲什麽未見公司將這筆數目用在償還銀行的欠款上?這筆資金究竟去了哪裡?

公司應該沒有這麼笨(雖然本來已經這麼笨),身懷85億現金,卻還拖欠銀行貸款不還,20億欠款再利上加利更是驚人數字。

我懷疑23億美元資金還在國外,如果真的有匯回國,爲什麽不拿來還債?

這麼一筆龐大資金如果匯了進來,國行應該知道去了哪裡,或存放在哪間銀行。

當被問及這個問題,國行總裁潔蒂竟說“不予置評”。這樣一個不負責任的回答,顯然無法讓人接受。

潔蒂的理由是:國行不會對個別企業下評論。

這是不正確的,以前的土行、馬航、PKFZ等醜聞,難道國行沒有發過任何相關文告嗎?這本來就是國行的責任啊!

潔蒂還說,不會讓國內個別企業的“系統效應”牽動國家的經濟。

假設1MDB真的無法償還其欠款,不止這20億,也包括其餘400多億的貸款,國行還能確定它不會牽動國家的銀行體系不會動搖國家經濟系統嗎?

國行對1MDB的態度,就好如對黑錢外流的態度一樣。

當年,國行只對幾十家涉嫌協助洗黑錢的錢商罰錢或取消執照了事,卻未對背後非法將資金匯至海外的大人物採取行動。

潔蒂對1MDB不予置評,原因很簡單,因為1MDB的顧問主席就是財長首相納吉,潔蒂敢說什麽嗎?

納吉仍然活在他的理想國度里,之前還為1MDB背書說,政府只注資100萬進1MDB,如今1MDB回酬驕人,坐擁500多億的資產!

那就請財長首相解釋:爲什麽1MDB無法償還這筆20億元欠款,如今已三度展延,還要靠上市才能還債?

但上市計劃也同樣已n度展延,至今依然上不到市,還要找回原本的賣家阿南達來打救,至今仍未有任何積極進展。

還有,那筆據說已經從開曼群島贖回來的85億投資,如今依然下落不明。

首相可知道它的下落?

「哥打基納巴盧」是因為中國有自己的翻譯機制

「哥打基納巴盧」這個譯名從何而來?

本來以為又是谷歌的傑作,於是去google translate,將Kota Kinabalu輸進去,谷歌的翻譯是「哥打京那巴魯」,那是音譯,但也無可厚非,總比「哥打基納巴盧」文雅一點。

其實早在11年前,「哥打京那巴魯」就已正名為「亞庇」了,沒有想到11年後,卻因為中國領事館之命名再次成為議題。

亞庇以前還有幾個叫法,「哥打京那巴魯」是音譯,但叫起來拗口;另一個是「神山市」,那是意譯,一開始也有人那樣叫,但不普遍,因為華裔還是習慣叫它做「亞庇」,所以才會在11年前正名之。

中國首次要在本州設立領事館,不瞭解的是,其駐古晉的領事館已設立了20年,照理也應該知道沙巴首府的中文譯名叫亞庇而非其他名稱,爲什麽會一直以「哥打基納巴盧」稱之?

根據中國駐古晉總領事劉全的說法,“因為中國官方有一套翻譯機制必須遵守”。

這個理由自大又傲慢!

若非因為要在亞庇設館,相信大家都不知道,原來我們的首府在中國的官方文件里是被稱為「哥打基納巴盧」。

更奇怪的是,其副總領事告知,領事館將只掛上英文招牌,沒有中文。

既是中國駐在海外的總領事館,招牌卻沒有一個中文字,這還能叫中國總領事館?

就這點,中國大概又有本身的一套做法,就像有自己的翻譯機制必須遵守。

有人說名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先把領事館設立起來。

那其實是兩回事,怎可混為一談?

如果名字不重要,那做父母的就不用為初生的孩子取名而大費周章了。

再舉例:爲什麽美國黑人不喜歡人家叫他們nigger、negro或coloured ?海外華人覺得被叫chink是一種侮辱?中國人被叫「支那」,其實是個貶義詞?

名必正,言至順。這個道理應該懂。

名字,是對人也是對自己的一個尊重。

Tuesday 27 January 2015

二月油價會跌嗎?等部長算一算

又來到月尾了,下個月油價會跌到多少?

但聽到副財長阿末馬斯蘭透露:二月油價是否會調降,等他算算再說。

到時候希望他不會說:這個月燃油不漲價。

聽來是不是很熟悉?

你猜對了,首相上周公佈財政修正案針對電費時說:電費不漲價。

言下之意,人民別要妄想電費調降,電費不調漲,人民就要謝天謝地了。

政府若在油價課題上再出同樣一招,說二月油價不調漲,人民又能奈政府何?

如果亞航都可以取消燃油附加費,爲什麽政府在同樣的課題上還是那樣惺惺作態、含糊其詞?

政府常常自打嘴巴,原本說國內油價將依據「浮動」制,結果是每月才來制訂一次,而且還是「管理」式的,並非完全「浮動」制。

電費也是一樣,原本說根據FCPT成本轉嫁機制每半年檢討一次,結果去年12月沒有檢討,今年六月也不檢討,因為首相已經公告大家,今年的電費保持“不漲價”。

所以不管成本漲跌,這些由政府壟斷的產品與服務,價格還是由政府決定,成本漲的時候就轉給人民承擔,成本跌的時候仍要人民倒貼政府。

首相不是說油價下跌是好事,因為那將提高人民的消費能力?那爲什麽國內油價又跌得那麼不情不願?

月初的時候,拉菲茲說RON95應該跌至每公升1.62元,與美國零售油價比較,我算到更低,應該是1.40元。

如今國際油價已跌至每桶45美元,二月來到,RON95會降到1.62元甚至1.40元嗎?從目前的1.91元,我不認為政府會那麼大方,願意調降29分至51分那麼多。

也就是說,就算油價下個月再調降,也未必會反映實價,人民還是多付了。

政府答應公佈制訂油價的方程式,幾時才能讓人民知道?

Monday 26 January 2015

Flowers Are Red

兒子whatsapp一張油畫過來,說是他畫的。

我好生奇怪,因為記憶所及,他是不愛畫畫的。

記得兩姊弟小的時候,送他們去學畫畫,做姊姊的喜歡得不得了,做弟弟的百般不願,每次都要千呼萬請,吆喝一番才肯上車。

第二年,姊姊照舊去學畫畫,但弟弟就完全不要去學了。

看他志趣不在畫畫,我們也不再勉強他了。

因此,看到他寄的一張圖畫,原先還以為是電腦畫圖,他說是跟朋友借顏料親手畫的。

其實畫也不怎麼樣,畫的是海景,有山有海有沙灘有帆船。

兩姊弟小時候,時常帶他們去海邊玩耍,我想他是懷念丹容亞路的海灘吧!

於是問他:你以前都不愛畫畫的啊!

他說:因為不喜歡老師指定的顏色,我喜歡自己上色。

叫我想起學生時期聽過Harry Chapin唱的一首歌《Flowers Are Red》,內容關於一個小男孩第一天上學,上圖畫課的時候,男孩很開心的為花葉填色,老師看了對他說:花是紅的,葉是綠的,這是它們的顏色,你不要亂亂給它們換顏色。

男孩說:彩虹也有很多顏色,我也想為花朵填上不同的顏色。

老師聽了很不高興,罰男孩站去課室的角落,并要他改口,才願讓他回去座位。

男孩感到害怕,只好同意老師說的:花是紅的,葉是綠的,這才是它們的顏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eJJOjb7fj4

兒子當年畫畫的情景,是不是就是這樣呢?

現在聽兒子這樣說,這可能就是他對畫畫那麼抗拒的原因吧!

如果當時他就告訴我這個原因,讓我去對老師說,情形就可能完全不一樣了。

因為抗拒畫畫,兒子上圖畫課時常常不專心也坐不穩,常給老師投訴,然後拿兩姊弟來做比較。我覺得在孩子面前比較他們很不好,所以後來也就順著兒子的意,不勉強他去學畫畫了。

Friday 23 January 2015

電費不降和1MDB有關

電費當然無需起價,反之應該跌價。

當首相宣佈電費今年不漲價的時候,我相信他已知道國能因油價大跌而盈利大增。

首相在週二公佈「修正2015年預算」,兩天後國能業績出爐,所以之前首相應該已被通知國能的最新業績賺大錢,才會宣佈“國能今年不漲價”,連六月的檢討都“省掉”。

既然賺錢,人民要知道的不是“電費不漲價”,而是要知道“電費跌價”多少啊!

首相以為那樣說,人民就輕易接受嗎?真的是當人民笨蛋!

首相說油價下跌提高人民的消費能力,那爲什麽不也讓電費下跌,進一步提高人民消費能力,那不是可以增加政府的消費稅收嗎?

電費不隨油價跌,顯示政府自相矛盾,首相根本就是在自打嘴巴。

國能賺了多少錢?報導說,首季淨利按年飆升34%至24億,營業額按年則漲15%至110億。

如果依據已經落實的FCPT(fuel cost pass-through)機制,電費應該跟隨成本下跌而調降,但政府不止在去年12月反悔,如今更經過首相的口預告人民到了6月,政府會再反一次悔。

FCPT機制,就是與燃油的浮動制一樣,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政府不再給予任何補貼。

好,人民不再期望政府給任何津貼,那成本已經下跌,爲什麽還要人民繳付高價,不是變相繳稅嗎?

哪可以這樣說話不算數啊!

政府在電費上失信,在油價上更不用說了,表面上油價是調降了,但並未反映實價,如今我們的零售油價,還比美國零售油價貴。

首相還面不改色說:大馬是個石油凈入口國。Ha?我們幾時變石油凈入口國?

我們究竟聽了多少謊話?

當天首相還說了一個謊,雖然潘儉偉已經指了出來,讓我再在這裡補充。

也許,一個說慣謊言的人,只要說過了一次謊,他就會不斷不斷地說下去,說到連自己也當真吧!

就是有關1MDB。

可以說,1MDB也和電費息息相關,因為1MDB的能源子公司正在千方百計搞上市,以期“壟斷”我國電力來源。

既然有此“安排”,你想政府會讓電費跌價嗎?

首相說,政府只在1MDB投資100萬,如今1MDB資產已經高達500億。

有這樣好的投資回酬?當真是這樣?聽起來倒像是個快速致富計劃!

他沒有說的是,這500億元資產,有多少是政府以低價賣給1MDB?有多少是重估價值?扣掉1MDB的天文債務,凈資產是正是負?

政府還擔保1MDB多少的債務?潘儉偉說,除了一筆明確的58億貸款,還有一封支持信“擔保”另一筆30億美元(108億元馬幣)的借貸。

實際上還不止,1MDB作為主權基金,就算沒有白紙黑字的“支持信”,政府還是需要為其所有的債務負責。

爲什麽一些評級機構最近因為1MDB而下調我國信貸評級,甚至轉為負面,原因既在此。

潘儉偉也指出,為何1MDB兩度展延,遲遲無法上市,原因就在其估值建議無法吸引投資者。

我相信這是真的,否則也不會拉回阿南達要他認購至少5%吧!

還記得FGV(聯土局)嗎?這個被喻為全球第二大僅在Facebook之後的IPO,當年在墾殖民反對之下以偏高的價錢4.55元硬硬上市,如今只剩下2.18元,一度跌破兩元水平,讓墾殖民們大吐血。

不要1MDB的能源子公司上市也遭遇像FGV的命運,但我相信也會如此。

Thursday 22 January 2015

落實消費稅,這是最好的時機

首相公佈「財政預算修正案」當天,股匯應聲大跌。

市場對有關修正的看法如何,不必多說。

首相究竟知道國家的經濟問題出在哪裡嗎?

看他昨晚接受TV3節目《SOAL JAWAB》訪問時得意洋洋、口沫橫飛的樣子,好像一切問題已經迎刃而解,我想,這個國家再這樣給他搞下去,很快就被他玩完了。

他語出驚人說:隨著國內油價下跌,今年通膨率下降,人民有更多錢可花,這是落實消費稅的最好時機!

我聽了差點暈了過去。

首相語無倫次,竟然以為國內物價已經跟隨油價下跌,所以人民就更有錢消費,所以政府應該在此時刻實施消費稅。

這是什麽邏輯?政府把錢“省”起來,然後要人民花錢救經濟?

根據他這個邏輯,油價愈降人民的消費能力就愈高,那為何不將油價降得更多一點呢?

如果政府都沒有錢了,人民還會比政府有錢嗎?

既然經濟不好,怎會是實施消費稅最好時機?不是應該考慮延後嗎?

不是,“以民為本”的首相說,因為油價下跌影響國家原有收入,所以需要設法增加稅收,所以今年實施消費稅最好。

然後,爲了鼓勵人民多消費,他說將延長及增加購物嘉年華的期限和次數。

這個想法好天真,如果物價不降,人民收入不長,舉辦再多再長的嘉年華,就能夠提高人民的消費能力嗎?

他不知道這個國家除了國債高築,家債也高築嗎?

每天有多少人因為房貸車貸而破產,人民根本沒有能力買車買房子,他卻還整天把高收入先進國掛在嘴邊。

除了油價,還有電費,原本去年未予檢討,延至今年六月才檢討的電費,首相卻先公告人民:電費今年不漲價。

你沒有聽錯,首相是說不漲價。

但,人民根本沒有要求政府不要漲價,反之是要求電費隨著油價跌而跌價啊!首相是故意“誤導”人民嗎?

而且,六月都還沒到,根本都還沒有檢討,怎麼知道電費今年無需降價?

所以我說,這個言而無信的政府,你根本無需寄望有人說話算數。

Tuesday 20 January 2015

首相說:我們沒有危機!

為應對油價下跌,納吉首相宣佈「修正2015年預算」,卻顯得雷聲大雨點小。這點容後再談。

納吉很自豪的說,這是一項“主動措施”(proactive measures)。

倒讓我想起當年308後,當時首相阿都拉下臺前,曾與當時副首相納吉對調職位,阿都拉兼任原由納吉擔任的防長職,納吉則取代阿都拉兼任財長。

當時美國正面對次貸風暴,美國新任首相奧巴馬推出8000億美元振興經濟配套以救市,納吉也東施效顰,推出了70億元救市方案。

幾個月後再推出第二次振興經濟配套,數額更大,達600億元。

配套出爐,原來只是個迷你預算案,或就是後來習以為常每年提呈兩次的附加供應法案。

我不知效果如何,只知道自從納吉擔正後,國家開銷愈來愈大,國債直綫上升,不知是否就是因此而起?

關於此次預算的修正,林吉祥說,在自行宣佈之前,修正內容應先獲得國會的認可或批准,就像通過原本的預算案那樣。

財長首相顯然沒有那樣做。

之前說預算案修正是雷聲大雨點小,讀過相關新聞報導,我只記得“修正”的兩項,那便是國民服務計劃今年暫停和電費不漲價。

首相說,國民服務計劃暫停將讓政府節省4億元。整個預算案修正計劃,似乎就只看到這個為政府省錢,而數額只是4億元!

(但防長希山慕丁說,國民服務官員與業者不受影響照舊支薪,那4億元該如何省下來?)

首相說,政府在行政開銷方面,將節省共55億元。如何節省法就不得而知。

讓我想起去年首相不也公佈了11項撙節計劃嗎?成效如何?後來不也不了了之?

臃腫的首相署本身是不是也需要來個瘦身計劃呢?那些奢侈的開銷,包括夫人的PERMATA,是否也需要檢討并乾脆取消呢?這些首相都沒有談到。

至於電費今年不漲價,這樣說,其實是相當嚴重的誤導,因為電費根本就沒有理由漲價,反之應該跌價。

之前已經說過,隨著油價下跌,電費也應成本下跌而調降,但狡詐的政府言而無信,未在去年檢討電費成本,反之改口說延至今年六月才來檢討。

而所謂的檢討,如首相這次所言,其實就是要調漲電費!

如今首相以“電費今年不漲價”來誤導人民,其實就是變相告訴大家,“電費今年不跌價”,人民休想享用便宜電費!

首相還說,國家其實沒有危機!

這是什麽廢話啊!如果沒有危機,為何還要推出這個所謂的「修正2015年預算」?

他說,馬幣會貶值,是因為分析家一直都誤解,以為我國是個石油凈出口國,其實國家是凈入口國;油價下跌,其實對我國是有利的;只要分析家瞭解到我國是個凈入口國,馬幣就會回升。

這是什麽謬論?誰會相信這種理論?難道首相以為如此自欺欺人,就能扭轉馬幣跌勢嗎?這樣的想法也太天真了吧?

納吉沒有理財本事,他應該主動辭掉財長職位,讓一個理財專才來當財長。

首相兼任財長這個陋習,應該從今開始除掉,國家需要一位有才幹的全職財長來處理當前危機。

危機?國家哪有危機?

叫我想起求學時期,一支叫Supertramp的樂團曾發行的一張唱片,片名就叫Crisis? What Crisis?

(但我看不到國陣里誰能當財長,誰有管理國家財政大事的本事?)

Monday 19 January 2015

免費是假,起價就真

今天讀到州消費部長再娜將矛頭指向供應商,說如果供應商拒絕降低物價,其部門將與聯邦消費部門聯合採取行動對付他們。

她認為供應商是物價不降低的罪魁禍首,她說他們沒有其他漲價的藉口,因為油價已經下降。

其實,她應該將源頭再往上追溯,因為供應商只是提供物品而已,如果生產商不降低成本,供應商又如何降低供應價呢?

當然這裡我是假設廠商未降低成本給供應商,如果廠商成本已經降低,供應商仍然依照較高的舊價賣給商家,那就是供應商牟取暴利,受到對付是應該的。

物價不降也罷,問題是許多物價不降反起。

大家可能還會注意到,除了漲價,廠商還有一個詭計,便是將包裝容量偷偷地減少了,這不也是變相漲價的一種嗎?

其實這也不是廠商首次這麼做。

舉個例子:以前便已發現,原本一公斤的包裝,被減至900克,價錢可能保持一樣,外表還是原本的包裝,但裡邊的容量已經減少100克,這不也就等於漲價了10%嗎?

如今這個詭計更升級了,便是原本900克的包裝,如今加多了免費100克給你,但價錢也跟著調漲,然而在顧客心里,可能不以為意,因為獲得額外“免費”的100克。

下一次,“免費”的100克不見了,倒回原本的900克包裝,讓你以為不過是沒有“免費”的100克吧了,其實價錢已經悄悄上漲了。

君不見現在很多包裝,其實空氣占了裡邊最多的空間嗎?

這也是欺騙消費者的一種手法啊!

唉!真是無奸不商,無商不奸!

Friday 16 January 2015

開曼群島的錢贖回來了,在哪裡?

雖然1MDB新CEO阿魯三天前證實已完全撤回(redeemed)公司在開曼群島約23億美元的投資,至今仍未交待這筆錢目前在哪裡,讓人質疑,這筆錢究竟已經匯回國內,還是仍在海外?

潘儉偉懷疑這筆錢并沒有回國,因為1MDB說話反復,本來說其中60%(12億美元)已先匯回國,其餘40%(11億美元)在去年年底撤回,但到了年底,主席羅丁卻改口說,因為匯市波動劇烈,所以不把這錢贖回來。

時隔兩個禮拜,新任CEO阿魯又證實,所有開曼群島的投資已經撤回。他還說,隨著資金完全贖回,希望能為此事劃上句號。

既然已經撤回,這筆錢卻未用來繳還那20億元欠款。

難怪潘儉偉會問,這筆資金到底有沒有匯回國?若有,它又存放在哪裡?這麼一大筆的資金,總要存在一家金融機構吧!

若真有這筆龐大資金進來,總要向國行報告。那國行總裁潔蒂知道嗎?

說到這,當初這筆錢去了開曼群島,國行知不知道?

而且,既有這麼龐大的資金,那邊又欠債不還,很奇怪呢!

不止潘儉偉質疑,前首相敦馬也不相信。他主動接受《砂拉越報告》的訪問時說:我要知道這23億美元(83億馬幣)去了哪裡,這就是透明度。

他不接受阿魯的解釋,他說“太膚淺了”。

他沒有否認1MDB高層曾經見他,但“他們無法解釋公司如何籌資、為何高價購買電力廠,以及为何缴付高盛昂貴的佣金”。

他说“政府根本無需成立1MDB,首先他們將資金借給一家名不見經傳的沙地公司,然後又將資金放在對沖基金,那是賭博,政府不應該那樣做”。

這已不是敦馬首次批評1MDB,1MDB顯然無法給予敦馬滿意的答案。

來自民聯的抨擊就不多說了,但是除了敦馬,前財長達因、拉沙里,還有巫統黨員都已先後公開抨擊1MDB的作業方式,身為1MDB顧問主席的財長首相,面對這麼多來自四面八方對1MDB的質疑,理應出面澄清,但至今為止,仍未見他作出任何回應。

此外,1MDB的能源公司上市遙遙無期,今天讀到將旗下Tanjong電力廠以28億美元(100億馬幣)賣給1MDB的阿南達,將投資至少5%在1MDB能源公司的IPO。

1MDB欲上市籌資約30億美元(108億馬幣),5%是1.5億美元(5億馬幣)。

如興業說的,當今經濟環境已變,目前可能不是上市的最好時刻,而且籌資108億元,相當不容易。

屆時,可能就是拿公共投資機構做笨,包括EPF在內!

http://ch.therakyatpost.com/%E8%B4%A2%E7%BB%8F%E9%80%8F%E8%A7%86/2015/01/15/%E9%98%BF%E5%8D%97%E8%BE%BE%E6%9C%89%E6%84%8F%E5%85%A5%E8%82%A11mdb%E8%83%BD%E6%BA%90%E8%B5%84%E4%BA%A7/

Thursday 15 January 2015

銀行 “世紀大合併” 計劃再次告吹

如所預料,聯昌、興業和馬建屋間之“世紀大合併”計劃再次告吹!

說再次,因為這是聯昌興業第二次商討合併。上一次是在四年前,最後也是告吹。

那時告吹原因是因為興業一大股東Aabar售價太高。而這次,據說Aabar仍在售價上爭持不下,因此談判陷入了僵局。

原本是聯昌要做銀行業大阿哥,以取代馬銀行地位;雖說是合併,其實是聯昌要購入興業和馬建屋。

記得當時消息出爐時,興業和馬建屋股價大漲,聯昌大跌。

原因很簡單,因為聯昌需要出資買下兩家股權,興業和馬建屋是被買對象,股價自然大漲。

爲了倂購成功,兩大銀行還有馬建屋的共同股東也就是EPF,要求在是項交易中有投票權,但不獲得交易所批准,原因是相關交易(RPT),有利益上的衝突。

EPF持有聯昌15%股權和興業41%,馬建屋更高達65%。

也因此,EPF一度有意減持聯昌股份,但後來又不了了之。

由於陷入僵局,這之後,卻傳出“小吃大”,由興業倒過來倂購聯昌,以解決興業的中東股東的價格問題。

就這樣半年過去了,市場忽然傳來消息,有關倂購計劃又告吹了!

其實,上述的演變與上一回的倂購情形幾乎是一模一樣,可說是歷史重演。也是同樣因為興業大股東Aabar要求比市價高的價錢(它當年的買價),也是同樣一度傳出由興業倒購聯昌,結果都是胎死腹中。

不同的是,當年還傳出馬銀行也加入“戰圍”,這次馬銀行倒是按兵不動,似乎對本身保持銀行老大地位胸有成竹。

當詢及倂購告吹一事,興業的答覆是因為“經濟環境改變”。

在之前,聯昌主席也就是首相納吉胞弟納西爾還說有關洽談並未撤銷,而且“很快”就會有結果。

有趣的是,當合併取消傳出的時候,聯昌股價大漲74分,興業微漲7分,馬建屋反而下跌13分。

可見市場並不看好倂購,既然倂購取消,聯昌也就回漲,倒是原本就是陪太子讀書的馬建屋跌得比較重。

Wednesday 14 January 2015

政府的誠信蕩然無存

說好的油價方程式,人民還在癡癡等。

油價部長兩個月前的承諾,至今依然無法實踐出來,原因盡在不言中。

拉菲茲說,根據當前的國際油價水平,RON95應該賣每公升1.62元,意即目前市價1.91元,比實價貴了29分。

1.62元,比起我上回根據美國零售價格計算的1.40元還高了22分呢!

拉菲茲也促請政府將每月檢討一次的「油價浮動制」改為每周一次,好讓人民享有更便宜的油價。

這是因為國際油價幾乎每天都在跌,造成每月調整一次的國內油價不能反映真正的油價。也就是說,人民享有比實價貴的油價。

不享有燃油補貼也罷,如今變成人民倒過來補貼政府,這已乖離當初實行「油價浮動制」的原意了。

而另一廂,油站業者也說在當前的機制下,由於油價下跌,造成他們面對上萬元的虧損。

我不完全認同這個說法。當油價調漲的時候,這些業者不也從較高的油價賺取更高的利潤嗎?這本來就是商業風險之一,每個行業都會有。

爲了減少這些業者的“虧損”,除了從每月改至每週檢討油價,拉菲茲也建議讓油站業者從現在的“現買庫存制”改為“寄售庫存制”(consignment basis)。

這也是可行的方法,但重點還是在人民應該享有更低的油價,而非像現在以一個月前的較高油價購買。

而且,人民多付的這些“額外”收入去了哪裡?希望政府可以很誠意的作出交待,不要像在油價方程式上支支吾吾。

至少也要回應一下,是否可以將這筆“燃油稅”設成一個基金,以在油價回升的時候再當“補貼”來用。

除了油價,人民對政府未能調降電費不滿。

這是因為能源部長麥西慕當初曾經透露,“鑒於燃油價格浮動會對電供成本構成影響,因此該部門將會每六個月檢討一次”。

相信他說這番話的時候,他未想到燃油價格會以當前這個速度滑跌而且價格還降了一半;在他心目中,油價只會上漲,因此電費也該隨油價上調,沒有理由下降。

所以到了去年12月,能源部原該對電費進行檢討,但該部門卻改了口說,“下一次檢討是在明年(2015)六月,無視燃油價格已經跌了一半。

人民當然不期望電費也跟著跌一半,畢竟還有其他成本需要考慮,但能源部如此“說話不算數”,簡直將人民當透明。

政府是在去年11月落實「油價浮動制」,在更早之前針對電費也實施了「燃料成本轉嫁機制」(FCPT),原理和「油價浮動制」一樣,便是取消政府津貼,由消費者承擔電供燃料成本。

燃油成本方面,自去年六月便已開始下跌,九月開始跌幅更加明顯,但政府故意忽視這點,不願將電費下調,推說半年後再來檢討。

在這方面,政府的誠信蕩然無存。

Tuesday 13 January 2015

大馬和蒙古今年最差

蒙女案的上訴案今天有了終極裁決,聯邦法院五司一致推翻上訴庭的判決,改判兩名被告罪名成立,面對死刑。

兩名被告是阿兹拉(Azilah Hadri)和西鲁(Sirul Azhar Umar),但只有阿茲拉出庭,西魯不知所蹤,報導說他可能已經潛逃海外。

但,相信大家腦海中仍有一個不解之謎,那就是,他們的殺人動機是什麽?爲什麽他們要把一位素不相識的蒙古女子殺掉?背後真的別無內情嗎?誰相信?

巧合的是,昨天讀到惠誉(Fitch)在今年的新興亞洲主權展望評級中,獲得最差評級的國家就是我國和蒙古。

世上有這麼湊巧的事嗎?

不利國家經濟的消息接踵而來,高官卻保持緘默,完全沒有對策。

尤其是身兼財長的首相,這時是否更應該站出來說一些話來安定民心?

沒有,只有副財長馬斯蘭時而出来说些無關痛癢的話,但不知所云。

國際油價繼續下跌,昨天跌至46美元,是六年來新低。

沙地阿拉伯承認,油價已不可能升回100美元大關,今年預算案將如何達標?針對這,未聞財長開口說話。

不要又是推出什麽附加預算,沒有資金來源,再什麽附加預算都是假。

也許他的拿手好戲就是舉債,那今年國債水平肯定再創新高。

依德里斯和他,怎麼都不再提他們的轉型計劃有如何的成功了呢?

倒是1MDB主席羅丁,之前將撤換公司CEO一事稱為公司轉型計劃的部份。

說到1MDB,新CEO阿魯公佈,在開曼群島總值約23億美元(約80億元馬幣)的餘額(約38.5億馬幣),如今已完全匯回來。

但他沒有說明,爲什麽不將資金的一部份,拿來償還那20億元貸款?那樣就皆大歡喜了。

Monday 12 January 2015

國家最後一根稻草

一根稻草,可以壓斷駱駝的背。1MDB,可能就是我國那最後一根稻草。

最近有沒有收到銀行寄給各位,叫各位將錢放該銀行定存獲高利的傳單?

各位可以不必急著拿錢去放,如果估計沒錯,相信銀行利率還會再漲。

《彭博社》報導,因為油價和匯率雙雙下跌,加上1MDB再次無法償還銀行貸款,市場擔心我國資金短缺,導致吉隆坡銀行同業拆息率創新六年新高。

雖然新CEO阿魯否認,但《彭博社》仍將1MDB貸款違約列為國內銀行升息三大主因之一。

到了本月底,若1MDB仍然無法償還這筆20億元貸款的話,銀行利率會不會因而再升新高?答案可想而知。

上星期就讀到,國行已因此事而質問1MDB高層,并警告若無法在限期內解決欠款問題,將對後者採取行動。

當時就很困惑,1MDB這家由財長首相納吉顧問的GLC,國行敢對它採取什麽行動?

如果國行對每年高達數千億元的黑錢外流都無法遏止,它能夠對1MDB奈何?

記得1MDB之前不是曾經很“委屈”的透露,那筆存放在開曼群島的資金,公司只有“微乎其微”的控制權嗎?

這不是很荒謬嗎?

所以,就算你撤換整個公司的管理層,我想那還是無濟於事的。

之前,1MDB曾向國行要求將貸款呆帳期從三個月延長至六個月,據說國行同意,結果1MDB還是違約。

相信本月30日將是最後的限期,國行不得不公開給予1MDB最後警告,以免被市場視為沒做事。

但1MDB真的就能在這最後限期償還貸款嗎?

今天,1MDB證實開曼群島的投資,其中40億已匯回我國,但這筆錢會拿來償還上述20億元債款嗎?

所以我說,大家不必急著拿錢去銀行放定存,屆時銀行利率可能會再升高。

高官一直強調政府沒有擔保1MDB貸款,市場顯然不買政府的帳,惠譽已直接指出,1MDB債券將會影響我國主權評級遭到下調。

爲什麽?1MDB本來就是一家GLC,萬一它欠債不還,不管有政府的“擔保”或“支持”,政府就必須償還這筆“或有負債”(Contingent Liabilities)。

有PKFZ在前,政府卻還吸取不到這個教訓,真是叫人難以明白。

Friday 9 January 2015

落實消費稅 物價會跌?

幾天前提到油價跌物價起的例子,今天在報上看到一些政治人物也指責“無良商家”沒有隨著油價下跌而降價。

不知他們是不是指昨天有關市內各商場不約而同停車場收費起價的新聞報導?

如果沒錯,商場停車場的開支主要只是在人力上,無關進口成本或馬幣貶值;那些安裝自動繳費機的更沒有起價的理由。

說到這,自亞庇市政廳的泊車收費改為固本制後,理論上應該節省了很多人力成本,但是基於何種原因,泊車費卻也跟著調高了?

尤其是月票的收費,竟然比之前漲了一倍,實在是太高了。

雖然泊車費漲,市內的泊車位並沒有隨之增加,結果造成車主買了月票卻找不到停車位,這樣的問題該如何解決?

至少在一些商場的停車場,如果駕了車進去找不到車位再出來,車主可以不用繳費,但市政廳有可能退款給找不到停車位的月票車主嗎?

民聯國會議員張念群問得好,既然政府無法控制商家在油價下跌後調低物價,那“落實消費稅後物價會下降”的說法根本是無稽之談。

“落實消費稅後物價會下降”是一些部長說的。

老實說我想像不出為何落實消費稅會造成物價下降而不是上漲,不是會更貴嗎?

就算一些成本會下降吧,你覺得商家會因此利益消費者,將物價下調嗎?

我覺得不會,那些做獨家生意的商家更不會。

一些官家的壟斷生意如國能都沒有調低電費,你能夠強迫商家降價嗎?

國能說過了,電費不是它訂的,而是政府訂的。

油價高漲的時候,政府就說電費將每半年調漲一次;油價跌了,理應去年12月檢討,如今卻改口說改至今年6月檢討。

政府不是應該以身作則嗎?

別的不說,大家都知道現在的零售油價比實際油價高。拉菲茲說照目前的國際油價,國內RON95應該賣1.4元,意即政府每公升多收了我們51分!

說好的油價方程式,至今仍然無法公佈,相信就是這個原因。

既然州官可以放火,你如何禁止商家點燈?

要扛起這百上加斤的成本者,卻是身為消費者的百姓們。

油價下跌,物價不跌也罷,反而還調漲。

尊貴的部長,你能夠確保,當4月1日來到開始實施消費稅的時候,物價真的會下調而非上漲嗎?這是什麽邏輯啊?

Wednesday 7 January 2015

E.Coli, 8億賑災和1MDB20億元債

一億在英文是100百萬(100 million),不是1 billion。常常看到有人說錯,包括媒體也會搞錯,將1 billion譯成一億,其實後者是10億才對。

有時自己也會弄錯,像昨天讀到副財長馬斯蘭透露:government has so far spent about RM800 million on the flood victims,當時就以為他是指政府動用800萬元賑災,因為8億元,那也太多了吧!

這還不止,原本以為他指的是撥款(allocation),8億元並未完全動用,後來才發現他說“has spent”,就是8億元已經用了。

馬斯蘭說,“政府通過國家安全理事會發出大約8億元,用在提供食物、物流運作和災民家園清理工作上”。

你相信政府真的花了8億元在救災工作上嗎?800萬元,我都還嫌多。

我看見真正的救災工作,都是民間團體在做,高官領袖都是作秀的比較多。

所以若說政府已經花了8億元賑災,打死我都不信。

假設災民20萬,8億元賑災,等於花了4000元在每位災民身上。但花在哪裡?根本看不見。

國會的公帳會主席奴加茲蘭也不信,他說要傳召財政部和國安會作出解釋。

但你知道公帳會是隻有權無實的紙老虎,它只能作出調查然後向國會報告,要不要採取行動,那由國會做決定。它的職權就與總稽查司的一樣。

如以前調查PKFZ便是一例。

國陣議員在國會占大多數,你認為他們尤其是巫統議員們會同意向自己的同僚採取行動嗎?當然不會。

何況是財政部和國安會?財長和國安會主席都是首相本身。

的而且確,奴加茲蘭說,公帳會只要查明有關支出是否透明,“以避免在提呈附加預算時引起混淆”。

而且他說,這筆錢還不包括灾後重建工作。灾後重建的撥款,還會少過這8億嗎?真是讀到這都令身為百姓的我心驚膽跳!

面對國內這麼多的批評,可說是四面楚歌,但見首相相當淡定。不知他實際上是否真的那麼淡定?

昨天有人在網上質疑,納吉到泰國去,是不是真的爲了會見泰國首相?因為泰國報紙并沒有相關報導。

今天的《曼谷郵報》卻引述消息來源說,我國首相赴泰並非專為感謝泰國首相,也是皆同夫人到泰國度假旅行,包括“購物、打高爾夫,並在曼谷的香格裡拉酒店過夜”。

"They went shopping, played golf and stayed overnight at the Shangri-La Hotel in Bangkok,"

我懷疑是不是有人寄文告給《曼谷郵報》,就是該報所提的消息來源?

那首相究竟是在哪裡染上E.Coli,是在水災災區還是在曼谷?

讓我想起一句「欲蓋彌彰」這句成語。

有些事,你愈想澄清,人家就愈不相信你。就是這個意思。

若說還有人相信這個政府,大概也沒有多少個了。

網上更有博客質疑,納吉飛去泰國,除了與夫人會合,其實還與1MDB有關。

因為隔天即傳來1MDB CEO辭呈的消息,“作為轉型計劃的一部份”,而且即刻有新人上任,那也太快了吧!

同時又傳出公司無法償還一筆20億元的貸款,造成借錢給它的馬銀行和RHB昨天股價大跌。

上個月,1MDB主席羅丁才說公司財務健全,爲什麽這麼快就出現問題呢!

該博客相信專機上還有其他乘客在內,所以首相需飛去曼谷會合,針對1MDB作出了上述決定。

聽起來這位機上神秘乘客來頭不小。他會是誰?就請大家運用各自豐富的想像力吧!

Tuesday 6 January 2015

1MDB比馬航糟糕

老實說,我一點都不相信首相得了什麽E.Coli,真要得的話,也輪不到他,應該是那幾十萬名災民吧!

很詭異的是,災區並沒有傳出有關疫情,看樣子只是我們身嬌肉貴的納吉首相抵抗力比較弱吧!

今天就讀到衛生部總監諾希山證實,并沒有在任何災區發現大腸桿菌疫情。

看來,只有首相中招。

之前,首相還去了一趟泰國回來,說是與泰國首相共同商討水災事宜,同時也就泰國政府因協助我國救災道謝。

這就奇了,我國水災,爲什麽要跑去和泰國首相商討?泰國又何曾協助我國救災?至少媒體并沒有這樣的報導啊!

巧合的是,“失蹤”一個多星期的專機也在泰國曼谷出現了,專機上的乘客是誰?至今依然成謎。

昨天,首相辦公室才做出澄清,說專機是因為技術問題而被迫滯留在美國,而不是載送納吉的家人。

這更奇了,如果是因技術問題而無法載送首相回國,那它如何從夏威夷飛往洛杉磯停在印第安州再飛紐約,而後飛往倫敦、杜拜,最後終於到達曼谷?

更詳細的報導,大家請參閱各網路新聞吧!總之就是太難以置信了。

今天要談的是兩則有關1MDB的新聞。

1.1MDB的CEO莫哈末哈晉(Hazem Abdul Rahman)宣佈辭職,由一名銀行家阿魯(Arul Kanda)接任。

2.1MDB再次無法償還原訂於去年12月底到期的20億元貸款,這筆貸款償還期已被延至本月底。

先說第一項。

這位莫哈末哈是2013年才受委CEO的,他的辭職,是否與1MDB最近許多負面新聞有關?那就不得而知。

也有說他是被逼辭職的。

他是被逼還是自願辭職?我想那也無關緊要了。

接任他位子的阿魯,報導說他曾加入阿布扎比商業銀行(是阿布扎比銀行還是阿布扎比的銀行?),而後在RHB待過,之後在哪裡就職則沒有提到。

20億元貸款原本在去年11月到期,延至12月後仍然無法償還,本月底就能償還嗎?我很懷疑。

之前說存放在開曼群島至少一半的資金(約49億元馬幣)已經贖回來,若真如此,爲什麽不拿來償還這筆貸款呢?根本是綽綽有餘啊!

而這20億元貸款,原本是55億元貸款的部份,借貸者包括馬銀行(59%)、RHB(33%)、安聯投資(4%)、馬建築(3%)和Hwang DBS(1%)。

這筆貸款原本是預計從1MDB能源公司上市所籌集到的資金來償還,但上市計劃遙遙無期,有關貸款也因此跟著改期又改期。

原本55億元的貸款也改成兩部份,除了所拖延的20億,另35億則換成10年償還期至2024年的定期貸款(term loan)。

請別忘記,拖延貸款,或將償還期拉長,並不表示貸款問題就獲得解決,因為你遲早還是要還這筆錢的。

而且這樣的貸款記錄,正表示這是一個很糟糕的機構。

這個很糟糕的機構,卻是一家政府GLC,其顧問主席是我國首相兼國家財長!

記得首相曾經向人民保證,說國債高築不足懼,因為有超過八成的國債是向內舉債。

其實這是很誤導性的,向內舉債就不用怕麼?

但請看1MDB的情形,馬銀行和RHB兩大銀行占了上述貸款的絕大部份,萬一1MDB無法償還,我國銀行系統豈不大受影響?

雪上加霜,1MDB不止向內舉債,它也向外發售債券籌資。1MDB自願繳付高昂的利息,如今馬幣疲弱,更加重1MDB償還這些海外貸款,包括利息在內。

希望到時首相不要再天真地以為舉新債就能夠解決舊債的問題。

說起來,1MDB的財況還比馬航糟糕。

馬航剛開始時至少還有過盈利,1MDB成立短短五年卻已累積420億元債款,除了資產重估所顯示的帳面盈利,至今從未有過任何利潤。

五年的時間已經足以證明,納吉真的沒有理財本事,他不應再當國家財長,這1MDB,也應該早點收拾為妙。

也不要再談什麽高收入先進國了。2020年未到,國家恐怕就要先破產了。

Monday 5 January 2015

油價跌 物價起

昨天去逛加雅街,照例在一個檔子買了六個包,給了對方10元找,對方左算右算,找回一塊錢給我。

當時還很奇怪,之前對方很快就找回錢,爲什麽這次算那麼久?

離開檔口,太太問:這麼貴你也買?

太太這樣一問,我這才察覺,原來包子起價了。

當時不以為意,是因為沒想到起價,所以才任對方算。難怪他這次算得不自在,可能是因為新價錢怕算錯吧!

以前一個包子賣1.20元,現在六個包子9塊,不就是塊半錢一個嗎?每個包子起價3毛,漲幅是25%,也太多了吧!

想到每個包子漲了3毛錢,買六個就多付了塊八錢,心里有些不悅。

心想,以後不光顧這個檔子就是了。但是,如果每個檔子都齊齊喊漲,身為消費者的我們也沒什麽選擇的了。

這只是其中一個例子。的確,趁著新舊年交替,很多食物與日常用品都已悄悄漲價了。

一旦消費稅開始實施,這些物價豈非要再漲一次?人民可吃得消嗎?

問題是,這些物價真的有要漲的必要嗎?

油價漲的時候,商家將物價上漲歸咎於油價;但此時油價下跌,那物價上漲是為何呢?

副財長馬斯蘭說,隨著此次油價大幅調降,商家也應負起責任,相應把物價下調。

看來商家們都把副財長的話當作耳邊風。

我不完全怪商家,我覺得政府應該以身作則,除了油價調降,其他統制價格也應該下調。

其一便是電費。

兩個星期前我就指出,原本半年檢討一次的電費,最近一次理應在12月,能源部長麥西慕竟然改口說,下次的檢討將在今年六月。

爲什麽不在12月檢討?是不是不想調降電費?這點部長沒有解釋。

如果砂州政府可以調降該州的電費,爲什麽聯邦不可以?

很不幸的,沙巴電力公司自從被聯邦接管,沙巴電費也必須跟隨聯邦升降,但本州卻還需面對停電頻繁之苦。

週末的時候,還讀到另幾則與油價有關的新聞。

一則是大馬油商公會副主席阿布沙馬向媒體吐苦水,說由於油價大幅調降,造成全國油站業者面對高達2至10萬元的虧損。他希望政府能與他們對話以制訂解決方案。

不懂他指的2至10萬元虧損,是指每個油站的平均虧損額,還是總額?

我覺得,與其說是“虧損”,不如說是“少賺”更加恰當吧!

明知道油價在掉,身為業者,你該不會大量囤積油量吧!

而且,當油價走高的時候,怎麼未聞這些油站業者“投訴”賺多了呢?

另一則便是拉菲茲所建議的,成立一個「油價平衡基金」,將政府所“鳩收”的燃油稅放入這個基金,以備日後油價回升時,政府可動用這筆基金補貼油價。

除了燃油稅,預算案里的110億元燃油津貼也應該存入這個基金,以免“下落不明”。

我這麼說,是因為想到在阿都拉時代,當油價調高的時候,阿都拉曾答應將所省下的44億元津貼用在改善國內的交通系統上。

那麼說,其實還是很抽象的,國家的交通系統也並未因此改善,那44億元津貼去了哪裡?政府完全沒有交待。

我在上篇提到「黑天鵝效應」,週末的時候,Market Watch則提到今年可能會發生但不比「黑天鵝效應」嚴重的「灰天鵝事件」。

其中一項會發生的「灰天鵝事件」,便是油價將反轉。

因為油價不可能一直往下掉,所以這的確是有可能發生的。

當油價回升,對大馬來說是福是禍?

商家會不會又以此為由,再將物價調漲?

似乎不管油價漲跌,百姓們,永遠都在水深火熱當中。

Friday 2 January 2015

新年新油價

新年新油價,RON95和RON97分別調降35分至1.91和2.11元。

前兩晚就收到朋友whatsapp,說是國油發佈的訊息:兩個RON將分別降至1.93和2.13元。

讓我想起莊子《朝三暮四》的故事,我們就像故事里的猴子,只要有跌,我們就很高興了。
你相信新油價反映真正的實價嗎?我不相信。

RON95@1.91元,比拉菲茲先前的1.72元還高19分,比起美國上星期的1.56元仍貴出35分。

二月的降幅,會不會高達35分?我仍不認為。

消費部長哈山馬力說要公佈計算油價的方程式,兩個月過去了,人民還在癡癡地等。

這意味著甚麼?我只能結論為:政府根本就沒有一個固定的方程式,否則為何無法公佈出來?因為若公佈出來,政府就必須跟隨,不能隨意制訂自己喜歡的價位。

上周提到美國油價1.69美元兌成馬幣最低是1.56元。本周美國油價再跌,最低為每加侖1.57美元,兌成每公升馬幣是多少?

是1.47元,比我們的1.91元還便宜了44分!
(1.57/3.785x3.55=1.47)

拉菲茲說得不錯,政府取消燃油補貼也罷,卻還變相向人民徵“燃油稅”。他說,根據有關價差,政府在12月又暗地里徵收了6.33億元的“燃油稅”。

上個月,拉菲茲指11月的“燃油稅”達2.74億元。

這些額外稅收去了哪裡?拉菲茲建議政府成立一個“燃油稅”基金,當油價回升的時候,這筆錢可以用作補貼,以“平衡”回升的油價。

既然浮動制下的油價與實價仍有落差,與其讓“燃油稅”下落不明,唯一的辦法就是成立相關基金,以取代原本的燃油津貼制度也不錯。

但你會放心當局的執行效率嗎?老實說我不。

拉菲茲也建議與其每個月調整油價,不如每週調整一次。同樣我也覺得政府不會認同。

幾年前有本暢銷書《黑天鵝》,提到西方人以為天鵝一定是白的,發現澳洲有黑天鵝,才相信世上有黑天鵝的存在。

簡單說來,它要帶出的訊息是:你認為不可能發生的事,不代表它從未或永不發生。

以往大家一般的印象是,燃油是有限的天然資源,因此,它的長期價格只會上漲不會下跌。

其實,依德里斯在PEMANDU里預測,國內油價只漲不跌,而2015年的國內油價平均在2.60元,與開年的1.91元差了69分!

所以你可以想像,今年的預算案稅收會差多少?假設油收占總收入的40%,而油價跌了一半,那今年國家的總收入恐怕要減少20%!很多預算,恐怕都要跟著減少。

當然如果財長首相又以舉債來解決這個問題,今年國債大概再攀新高。這是首相的拿手本事。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